泰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 学 试 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Mn 55 Cu 64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B.用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及其危害 C.推广使用煤的液化技术,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D.明矾常用于水体杀菌消毒
2.下列有关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7的氮原子:147N B.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氨气分子的电子式:
D.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水和二氧化硫都具有漂白作用,两者漂白原理相同
B.等质量的铜粉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和途径b消耗的H2SO4相等
途径a:CuO2CuO稀H2SO4CuSO4;途径b:Cu浓H2SO4CuSO4
C.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D.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4.工业上,若输送Cl2的管道漏气,用NH3进行检验时生成NH4Cl和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H只有1H和1H两种核素
B.Cl2、NH4Cl中氯元素微粒的半径:r(Cl)>r(Cl-)
C.工业上常用干燥的钢瓶储存液氯,是因为铁和氯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反应
D.该反应表明常温下氯气有氧化性
5.短周期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单质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W与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X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X、Y、Z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Z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Y、X、W B.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比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
1
12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Z、Y、X、W D.WX与ZX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NH4、Fe2、SO42-、NO3-
+
+
B.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Ba2、NO3-、K、SO32-
+
+
+
C.使苯酚显紫色的溶液中:NH4+、Na+、Cl-、SCN- D.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NH4、SO42-、NO3-
+
+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25.0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
配得1.0mol·L-1硫酸铜溶液
B.焰色反应实验中,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先
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并灼烧至火焰为无色 C.用装置甲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D.用装置乙制取乙酸乙酯
饱和NaHCO3溶液 装置甲 装置乙
8.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Al2O3B.SNaOH(aq)NaAlO2(aq)H2OCO2H2SO4
蒸发Al(OH)3
O2点燃SO3 盐酸 C.Mg(OH)2D.Fe MgCl2(aq)无水MgCl2
H2O高温Fe2O3盐酸FeCl3
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O2溶于水:3NO2+H2O=H++NO3-+2NO
B.NaClO溶液中ClO-的水解:ClO-+H2O=HClO+OH-
C.酸性条件下,用H2O2将I转化为I2:H2O2+2I-+2H=I2+2H2O
-
+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10.一种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每消耗22.4L NH3转移3mol电子 B.电子由电极A经外电路流向电极B C.电池工作时,OH-向电极B移动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 4H+ 4e=2H2O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
+
-
负载NH3电极A电极BNaOH溶液O2N2 2
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FeBr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约为3×6.02×1023
B.常温下,pH均为3的三种溶液:①HCl溶液 ②H2SO4溶液 ③CH3COOH溶液,各自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顺序为①=②<③ C.电解熔融NaCl或AlCl3制取Na或Al D.一定条件下反应Cr2O72-(aq)+H2O(l)
2CrO42-(aq)+2H+(aq)达到平衡后,滴加少
22
量浓硫酸,重新达平衡前,2v正(Cr2O7-) 12.真菌聚酮(X)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一定条件下可分别转化为Y和Z。 OHO( )6HOCOOH(1)NaOH(2)H+HOOHO( )6NaBH4CH3CH2OHHOOHOOCOOCH2CH3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Z A.X、Y和Z中均不含手性碳原子 B.Y能发生氧化、还原、取代、消去反应 C.一定条件下,1 mol X最多能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 Z最多可与含3 mol NaOH的溶液反应 13.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向沸腾的NaOH溶液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 B.提纯含少量苯酚的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C.检验亚硫酸钠是否变质:将试样溶解后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比较铁与铜的活泼性:将铜粉加入1.0 mol·L1 Fe2(SO4)3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 14.25℃时,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1( NH4)2SO4溶液中:c(SO42-)>c(NH4)> c(H)>c(OH-) - + + B.20 mL 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与10 mL 0.1 mol·L1 HCl溶液混合所得酸性溶液 - - 中:c(Na)>c(CH3COO-)>c(Cl-)>c(CH3COOH)>c(H)> c(OH-) C.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CH3COO-)+c(H)>c(Na) +c(OH-) D.向浓度为0.1mol·L + -1+ + ++ 的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后所得溶液中: c(Na)=c(CO32-)+c(HCO3-)+c(H2CO3) 15.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2(g)+6H2(g) CH3OCH3(g) +3H2O(g),一定条件下,现有两个体积均为1.0L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在甲中充入0.1molCO2和0.2molH2,在乙中充入0.2molCO2和0.4molH2,发生上述反应并达到平衡。该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A.反应2CO2(g)+6H2(g) △S<0、△H<0 CH3OCH3(g) + 3H2O(g)的 B.表示乙容器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是曲线B C.体系中c(CH3OCH3): c(CH3OCH3,状态Ⅱ)<2c(CH3OCH3,状态Ⅲ) D.逆反应速率v逆:v逆(状态Ⅰ)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0分) 16.(12分)氯化亚铜(CuCl)广泛用于化工、印染、有机合成等行业。CuCl难溶于醇和 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氯化亚铜的工艺过程如下: 硝酸铵、水、硫酸海绵铜溶解①过滤②亚硫酸铵、氯化铵滤液反应③过滤④滤饼水洗⑤滤饼乙醇醇洗⑥烘干⑦氯化亚铜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N元素被还原为最低价,则Cu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溶解温度 应控制在60~70℃,原因是 ▲ 。 (2)写出步骤③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NH4)2SO3要适当过量,目的有: 保证Cu2+的还原速率, ▲ 。已知NH4Cl、Cu2的物质的量之比 + [n( NH4Cl )/n(Cu2+)]与Cu2+沉淀率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当氯化铵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氯化亚铜的沉淀率减少,原因是 ▲ 。 100 80 60 40 20 0.7 0.8 0.9 1.0 1.1 1.2 n(NH4Cl)/n(Cu2+) Cu2+沉淀率/% (3)步骤⑥加入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 。 17.(15分)化合物H是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酸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4 (1)化合物H的含氧官能团为 ▲ 和 ▲ (填官能团的名称)。 (2)化合物B合成C时还可能生成一种副产物(分子式为C20H24O2),该副产物的结构 简式为 ▲ ;由C→D的反应类型是 ▲ 。 (3)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I.分子含有1个苯环; II.分子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III.能发生银镜反应。 (4)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 为有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可选择适当有机溶剂)。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H3CHOO2CHCHOHCH3COOH32CH3COOCH2CH3 浓硫酸,△催化剂,△18.(12分)K2SO4是无氯优质钾肥,MnSO4·H2O在工业、农业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以硫 酸工业的尾气联合制备K2SO4和MnSO4·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CaCO3空气NH4HCO3NH3反应Ⅰ含SO2的尾气CO2软锰矿浆反应Ⅳ除杂结晶MnSO4·H2O反应ⅡCaCO3KCl反应ⅢNH4ClK2SO4 (1)检验K2SO4样品是否含有氯化物杂质的实验操作是 ▲ 。 (2)已知软锰矿浆主要成分是MnO2,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已知室温下Mn(OH)2的Ksp=4.5×10-13,向MnSO4溶液中滴加氨水使溶液的pH=10, 此时溶液中残留的Mn2的浓度为 ▲ mol·L-1。 + (4)取一定量MnSO4·H2O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率(固体样品的剩余质 量/固体样品的起始质量×100%)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样品在300℃时已完全失去结晶水,900℃以上残留固体为金属氧化物)。试通过计算确定曲线中B段所表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三化学-泰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