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概念结构的过程。
4) 概念结构的优化
概念结构的优化是指根据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需求,在系统全局E-R图的基础上,利用需求分析的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通过检测消除系统中全局E-R图的属性冗余、实体冗余和联系冗余等冗余数据,并最终形成独立于具体DBMS的整体概念结构的过程。
4. 什么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试述其设计步骤。
数据库系统逻辑设计的任务是:把数据库系统概念设计阶段产生的数据库系统概念模型变换为数据库系统逻辑模式。
5. 简述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的一般规则。
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一般遵循如下原则:
1) 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
码就是关系的码。
2) 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
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 3) 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
系模式合并。如果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则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n端实体的码。
4) 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
的关系模式合并。如果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则与该关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每个实体的码均是该关系的候选码。如果与某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则需要在该关系模式的属性中加入另一个关系模式的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
5) 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多元
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
6) 同一个实体集的实体间的联系,即自联系也可按上述1:1、1:n和m:n三
种情况分别处理。
7) 具有相同码的关系模式可以合并。
6. 数据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那些?
在数据库运行阶段,对数据库经常性的维护工作主要是由DBA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 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
2) 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控制。 3) 数据库性能的监督、分析和改造。 4) 数据库的重组织和重构造。
7. 假设在某仓库管理系统中,有两个实体集:仓库和商品。仓库用来存放商品,且规
定一类商品只能存放在一个仓库中,一个仓库可以存放多件商品。仓库和商品之
间是一对多的联系。在存放联系中要反映出存放商品的数量。仓库和商品的属性分别如下:
仓库:仓库号、地点、面积;商品:商品号、商品名、价格 请绘制仓库管理系统的E-R图。
请设计一个图书馆数据库,此数据库中对每个借阅者保存读者记录,包括:读者号、姓名、地址、性别、年龄。对每本书存有: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对每本被借出的书存有:读者号、书号、借出日期和应还日期。要求: (1)进行关系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绘制E-R图); (2)进行关系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
本题各位自己做一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数据库习题答案(1)(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