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应力腐蚀破裂的重要变量是温度、溶液成分、金属成分、应力和金属结构。
裂纹方向一般与作用力垂直。
对应力的要求:须为拉应力并有足够大,应力的来源可有外加的、残余的、热或焊接应力。许多应力腐蚀破裂的例子并未发现外加应力,焊接的钢内有接近屈服点的残余应力。
应力腐蚀破裂和多数化学反应一样,随温度上升而加速。
20
第三章 防止腐蚀的途径
研究腐蚀的目的是控制腐蚀,控制腐蚀的目的是安全生产、保护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 第一节 选材
工程中选择一种材料取决于多种因素,虽然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各种材料的耐蚀性,但最后的选择却常常决定于耐蚀性以外的因素,在大多数要求高耐蚀的工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材料的成本和耐蚀性,同时还要考虑加工性能,包括成型、焊接和其它机械作业的难易。很多高耐蚀材料如金、铂和一些高温合金不是到处都用,因为不易得到;玻璃也很耐蚀,但加工性能、强度又存在问题。选择材料通常要考虑的因素:耐蚀性、成本、外观、加工性能、强度、供应及时。
1、金属和合金 防止腐蚀最常用的办法是针对特定腐蚀环境选择合适的金属或合金。在选择合金时,有几种金属——腐蚀介质的较好组合,耐蚀性好且成本较低。例如:
不锈钢——硝酸 镍和镍合金——碱 蒙耐儿——氢氟酸 哈氏合金——热盐酸 铅——稀硫酸
铝——非污染大气暴露 锡——蒸馏水
钛——热的强氧化性溶液 钢——浓硫酸 钽——最耐蚀
不锈钢:不锈钢应用广泛主要是因为它的耐蚀性,铬是主要合金元素,含量不得低于11%。铬及其合金能够钝化,在很多环境中具有优良的耐蚀性。
铝和铝合金:铝是活性金属,但它能产生一层氧化铝膜,使它在很多环境中
21
得到保护。这层膜在中性和多种酸性溶液中十分稳定,但是受碱侵蚀。纯铝很软,一般需制成合金和进行热处理,可以获得范围较宽的机械性能。
镁和镁合金: 镁是耐蚀性最低的材料之一,因而用作阴极保护中的牺牲阳极。它相对于大多数金属和合金一般都为阳极,因而必须使之互相绝缘。 铜和铜合金:铜和多数其它金属不同之处是它兼有良好耐蚀性、高电导率和热导率、成型性能、加工性能和强度,只有高温下例外。铜对城市、海洋、工业大气和水有良好的耐蚀性。铜在腐蚀过程中通常不析氢。因此,除非有氧存在或其他氧化剂(如HNO3)存在,否则它不受酸的腐蚀。例如,铜和硫酸间的反应在热力学上是不可能的,但有氧存在时就会发生腐蚀,产物为硫酸铜和水。铜和铜合金的阴极反应主要是氧还原为氢氧根离子。在高温(300~400℃)强还原性条件下,铜常常优于不锈钢和不锈合金。
黄铜(CU—Zn)
青铜(CU中加入Sn,AL或Si) 2、金属纯度
纯金属的耐蚀性一般比含有杂质或少量它种元素的金属更好。但是纯金属价格较贵,且比较软,强度低。机械性能一般不能满足工程要求。 第二节:改变环境
1、改变介质状态 改变介质状态为减轻腐蚀提供了多种途径。通常采用改变介质状态的典型方法有:(1)降低温度,(2)降低流速,(3)除去氧或氧化剂,(4)改变浓度。在许多情况下这类改变可以显著减轻腐蚀,但是实施起来必须小心。这类改变产生的效果随特定体系而不同。
降低温度 这样往往会引起腐蚀率显著下降。但有些情况下温度变化对腐蚀率没有影响;有些情况温度增高反而使腐蚀率下降。这个现象发生在加热至沸腾的淡水或盐水中,因为氧浓度随温度上升而下降,所以,沸腾的海水比不到沸点的热海水(65℃左右)的腐蚀性要低。
降低流速 这是控制腐蚀的一种现实方法,因为流速高往往会增加腐蚀,(对于能钝化的金属和合金,如不锈钢,一般在流动介质内的耐蚀性比在静止介质中更好),应该尽可能避免过高的流速,因为这样会产生磨损腐蚀。
除氧或氧化剂 古老的腐蚀控制技术,锅炉除氧用得很普遍。
22
改变浓度 降低腐蚀剂的浓度通常是有效的。
2、缓蚀剂 在环境中加入少量某种物质就能降低腐蚀率,这种物质就称为缓蚀剂。缓蚀剂有很多种类和成分,一般是按照机理和成分进行分类。
吸附型缓蚀剂 是缓蚀剂中最大的一类,是有机化合物吸附在金属表面上,使金属溶解(氧化)和还原反应都受到抑制。多数情况下,吸附型缓蚀剂显示出同时影响阳极和阴极过程,这类缓蚀剂的典型例子就是有机胺类。
析氢反应抑制剂 这类物质如砷和锑离子,特别对放氢反应能起抑制作用。这类物质在酸溶液中非常有效,但是在起控制作用的阴极反应为氧还原等其他还原过程时,这类缓蚀剂无效。
氧化剂 这类物质如铬酸盐、硝酸盐和三价铁盐在许多体系中也起缓蚀作用。一般他们主要用于显示活化—钝化转变的金属和合金的缓蚀,如铁、铁合金、不锈钢等。
气相缓蚀剂 这一类与有机吸附型缓蚀剂非常相似,它不需要直接与金属表面接触就可以防止金属的大气腐蚀。这类缓蚀剂在使用时放在被保护金属的附近,通过升华而后凝聚在金属表面上。气相缓蚀剂只用在密闭系统内才有效,例如用于包装内部或运输中的机器内部。
特别强调,不同的缓蚀剂只对特定的金属、环境、温度和浓度才有效;使用缓蚀剂一定要有足够的量,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许多缓蚀剂当用量不足时,会加速腐蚀,特别是会引起孔蚀一类的局部腐蚀,加得太少不如不加,适当过量有好处;一个体系内加入两种以上的缓蚀剂,缓蚀效果有时比单独加一种要好,这是复合效应。
第三节 设计与防腐蚀
结构设计常常和选材一样重要,设计既要考虑机械和强度上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腐蚀裕量。
壁厚 由于腐蚀是一种侵蚀性作用,在设计时需要对部件的壁厚留出裕量,裕量不是越大越好,还要满足机械上的要求,如重量、压力、应力等。
设计规则
要得到好的耐蚀性,应当遵守很多设计上的规则:
1、槽和其他容器用焊接不用铆接。因铆接缝会提供缝隙腐蚀的部位。
23
2、设计槽和其他容器时,应考虑易于清洗和将液体排放干净。槽底和排液口应有坡度,使槽放空后不至积留液体。
3、预计在使用中很快会损坏的部件,设计时应考虑使它更换方便。 4、暴露在腐蚀介质中的部件要避免承受过大的机械应力和应力集中。 5、避免不同金属接触以防止电偶腐蚀。可能时,全部体系选用同类材料,或使不同材料之间绝缘。
6、避免管路中的急弯。因为容易引起磨损腐蚀。 7、换热操作中应避免局部过热点。
8、设计中要排除空气。腐蚀中最普遍的阴极反应是氧还原,如果消除了氧,腐蚀常常可以减轻或停止。
第四节 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
阴极保护 阴极保护原理可以用金属M在酸中的腐蚀来说明。产生的电化学反应是金属的溶解和氢气的析出:
M —→M+ne (3-1) 2H+2e—→H2 (3-2)
由(3-1) 可知,将电子提供给被保护金属结构,金属就得到了保护,即当电子通入金属时,会抑制金属的溶解,并增加析氢反应速度。就是说当电流从电解液流进金属时,结构得到保护。相反,如果电流由金属流向电解液,则会发生加速腐蚀。
金属的阴极保护有两种方法:(1)使用外加电源,(2)用合适的电偶(牺牲阳极)连结。
使用外加电源时,电源的负极接到金属构件上;
+
+n
2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1.金属腐蚀与控制-新疆(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