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化学专题训练
A.图A装置用Cu和浓硝酸可制取NO B.图B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l2 C.图C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D.图D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分离CO和CO2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L pH=2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到10 mL,pH变为3
B.常温下,Na2CO3溶液中加水稀释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增大 C.向氯水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一定有c(Na)=c(Cl)+c(ClO)
D.NH4Cl溶液稀释过程中c(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与c(NH3·H2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选择题强化训练(十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Fe-56 Cu-64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4CuO(s)
+
+
--
2Cu2O(s)+O2(g)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ΔH>0
第 21 页 共 21 页
2017届高三化学专题训练
B.向稀醋酸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pH升高的主要原因是醋酸钠水解呈碱性 C.室温下K(HCN) 2.下列有关粒子组的评价及相关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选项 +3+FeS(s)+H2O(g),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反应速率v正(H2S)和H2S的平衡转化率均 粒子组 K、Al、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2-评价及离子方程式 A 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H、CH3CHO、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B M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SCN、C Cl Na、K、H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 -3++-3+--4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不能大量共存,Fe+3SCN3+-Fe(SCN)3↓ 不能大量共存,H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OH-、OH -H2O+CO2↑ 3.戊醇(C5H11OH)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时,所得产物可能结构种数最少(不考虑立体异构)的是( ) A.与浓氢溴酸卤代 B.与浓硫酸共热消去 C.铜催化氧化 D.与戊酸催化酯化 4.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B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C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D位于第ⅥA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D>B>C>A B.元素A、B的氧化物具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C.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D.元素B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C>B 5.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目 的 配制100 mL 1.0 mol·LCuSO4溶液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在溶液中将M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完全转化为Mn 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 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 2+-1操 作 将25 g CuSO4·5H2O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 6.气体的自动化检测中常常应用原电池原理。如图为该电池的示意图:气体扩散进入敏感电极,发生反应, 第 22 页 共 22 页 2017届高三化学专题训练 传感器就会接收到电信号。下表列出了待测气体及敏感电极上部分反应产物。(对电极:即与敏感电极对应相反的电极)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检测Cl2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敏感电极移动 B.右上表气体检测时,敏感电极均作电池正极 C.检测含相同物质的量的H2S和CO两份空气样本时,传感器上流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D.检测H2S气体时,在对电极上充入氧气,对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7.常温下,将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到未知浓度的Na2CO3溶液中,用pH传感器测得混合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饱和CO2溶液的pH为5.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发生水解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H2O H2CO3+2OH -2-2-- 4OH - B.a→b段,溶液有气体放出 C.c点以后,盐酸过量 D.d点溶液中c(Na)=c(Cl) 第 23 页 共 23 页 + - 2017届高三化学专题训练 选择题强化训练(十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Fe-56 Cu-64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室欲配制480 mL 0.10 mol·L的CuSO4溶液,可用12.0 g胆矾及相应容器配制 B.将适量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不断搅拌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C.实验室中从海带里提取碘的过程是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D.用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带铁圈)、饱和Na2CO3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2.已知有机物A、B之间存在转化关系:A(C7H14O2)+H2O最多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物质氧化性的是( ) A.氧化铝作耐火材料 B. K、Na合金作原子反应堆导热剂 C.焦炭用于炼铁工业 D.次氯酸用于消毒杀菌 4.X、Y、Z、W是分别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 5.利用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设计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其装置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K移向正极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H2-2e+2OH --+ -1 -1 B+CH3COOH(已配平)。则符合条件的B的结构 2H2O C.电池充电时镍电极NiOOH转化为Ni(OH)2 D.电池充电时碳纳米管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第 24 页 共 24 页 2017届高三化学专题训练 6.密闭容器中充有10 mol CO与20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B两点对应的容器中,n(A)总∶n(B)总= 4∶5 B.在A、C两点对应的容器中自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 D.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的情况下,降温、加压、将甲醇从混合体系中分离出均可提高CO的转化率 7.标准状况下,将VL H2S气体通入aLbmol·L的NaOH溶液中,下列对所得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1 CH3OH(g); A.随着H2S气体的通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有如图变化关系 B.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b时,所得溶液中存在:c(OH)+c(S)=c(H)+c(H2S) C.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b时,所得溶液中存在:c(Na)>c(S)>c(OH)>c(HS)>c(H) D.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 25 页 共 25 页 + 2--+ 2---+ -2-+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