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政治学概论大纲 文档 (2)(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 武器。

(二)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内容

统一战线的指导思想。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统一战线的工作范 围。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三)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

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民族的关 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海内外同胞的关系。

四、建议阅读书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项基本原则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4.[美]罗伯特〃A.达尔著:《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5.[美]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6.《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王沪宁著:《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张永桃主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2.《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13.熊复主编:《世界政党辞典》,红旗出版社1986年版。 五、名词解释 政党 政党制度 政党政治 两党制 一党制 多党制 政治协商会议 政治协商制度 统一战线 六、复习思考题

1.现代政党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3.英国的国家的两党制有什么特征? 4.美国的两党制的特征有哪些? 5.试述西方多党制的类型。

6.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8.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9.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第六章 政治参与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政治参与的涵义和特征、政治参与的类型及作用;

11

了解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理解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特征与实质;体会政治参与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中的重要地位,把握中国政治参与的特点,掌握中国政治参与的体制、机制及方式,理解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涵义和特征、必要性和基本途径,并能明确辨别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参与与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本质差异。

二、教学重点

1.政治参与的涵义、特征、类型及作用 2.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形式

3.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特征与实质 4.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 5.中国政治参与的特点

6.中国政治参与的体制、机制及方式 7.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三、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政治参与概述

(一)政治参与的涵义和特征

西方学者的政治参与观。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参与观。政治参与的定义。政治参 与的基本特征。

(二)政治参与的类型

个别参与和组织参与。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三)政治参与的作用

促进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推进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监督政治系统的 运转。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政治参与 (一)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形式

投票表决。政治选举。合作行动。个别接触。 (二)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特征与实质

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特征。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实质。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参与

(一)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本质和核心。政治参与是实现人民 当家作主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才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二)中国政治参与的特点

中国政治参与的进展及成就。目前中国政治参与的不足和问题。 (三)中国政治参与的体制、机制及方式

政治参与的体制。政治参与的机制及方式。公民政治参与方式的创新。 (四)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涵义和特征。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必要性。扩大公民 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

四、建议阅读书目 1.[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12

3.[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著:《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4.[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96年版。

5.[美]罗伯特〃A.达尔著:《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6.[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7.[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8.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10.[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1.[日]蒲岛郁夫著:《政治参与》,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12.[美]安东尼〃奥罗姆著:《政治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3.[美]詹姆斯〃E.安德森著:《公共决策》,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14.王沪宁著:《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5.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6.王浦劬著:《政治学基础》(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王维国编著:《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8.李图强著:《现代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19.王锡锌著:《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20.陶东明、陈明明著:《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五、名词解释 六、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有哪些基本类型? 2.如何看待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实质? 3.简述新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

4.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机制及方式有哪些? 5.现阶段应当如何扩大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第七章 政治文化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政治文化的准确涵义、特征及构成要素,理解政治 文化的基本功能;正确把握政治社会化的涵义,了解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和途径;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作用,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基本途径。

二、教学重点

1.政治文化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2.政治文化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3.政治文化的功能

13

4.政治社会化的涵义

5.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与途径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作用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征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三、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涵义与功能 (一)文化与政治文化

什么是文化。政治文化的概念。政治文化研究的内容。 (二)政治文化的特征

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三)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

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价值观。 (四)政治文化的功能

塑造和影响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影响社会政治制度的创制、发展和变迁。影响政治发展的道路和进程。 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

(一)政治社会化的涵义

有代表性的政治社会化定义。马克思主义有关政治社会化的观点。政治社会化 的涵义。

(二)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儿童期的政治社会化。青年期的政治社会化。成年期的政治社会化。 (三)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大众传播媒介。政治实践。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作用

维系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顺利运行。规范人民群众的政治行为。影响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和改革。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政 治思想。社会主义政治情感和政治心理。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科学性。大众性。民族性。开放性。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实践。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教 育。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政治文化的研究。

四、建议阅读书目

1.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年版。 2.《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3.《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4

5.[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7.[法]莫里斯〃迪维尔热著:《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8. [美]J〃普拉诺著:《政治学分析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9 .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1.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燕继荣编:《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毛寿龙著:《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五、名词解释 六、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2.政治文化具有哪些重要功能?

3.什么是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第八章 政治发展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政治发展的基本涵义,熟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 理论;了解政治发展的动力和途径,明确政治发展不同途径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辩证关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把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意义及基本要求;准确理解政治体制改革的涵义和性质,全面了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和成就,正确把握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原则,系统认识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及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

1.政治发展的涵义。

2.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 3.政治发展的动力与途径 4.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6.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7.政治体制改革的涵义与性质 8.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和成就 9.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原则 10.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三、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政治发展的涵义与理论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政治学概论大纲 文档 (2)(3)在线全文阅读。

政治学概论大纲 文档 (2)(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089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