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旅游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展平台改革和政策创新。规划还提出要围绕大众观光、休闲度假和专项旅游产品的建设要求,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的意见》,深入实施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签署的《关于探索建立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促进云南省旅游产业改革发展合作协议》,推进落实《云南省旅游用地规划》,加快建立协调推进省发改、国土、林业、环境等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落实重大(重点)旅游项目用地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协同推进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的工作格局。
大理州苍洱片区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综合试点规划提出要加快旅游开发和建设发展,促进休闲度假、康体娱乐设施和旅游集散地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旅游产业和配套设施体系,促进现代旅游新业态发展,把苍洱旅游试点区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休闲度假舒适、接待设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旅游形象鲜明、中外游客向往,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提出了通过构建统一高效的旅游项目行政管理平台,推进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通过构建旅游建设用地管理平台,促进旅游开发建设用地供应上有突破。探索先行先试的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企业发展、旅游开发用地、旅游投融资、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文化开发方面的政策。
6
第二章 发展条件
一、项目概况 (一)区位交通 1、地理区位
项目规划区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洱海北端,大理市上关镇东沙坪村境内。东南距离大理市区下关40公里,南距离大理古城28公里,西北距离洱源县城20公里,东北60公里外是鹤庆县城。
项目规划区地处洱海北岸冲积湖滨带上,洱海源头由西北洱源方向流经规划区注入洱海,西闸尾河是主要的入湖河道。规划区所在区域是洱海湖滨带湿地发育最为典型的地方,西侧是大面积湿地和水域——芦苇荡,西北侧有罗时江湿地生态公园。
2、旅游区位
项目规划区是苍洱旅游片区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理市苍山、洱海旅游区的范围内,周边旅游景区点分布集中,近距离范围内有罗时江生态湿地公园、蝴蝶泉、喜洲小镇、南诏风情岛、苍山风景区、洱源西湖等主要的景区点,东面双廊正在建设大理世博城项目,区域内旅游综合体的集聚效应明显。
项目规划区还是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是昆明—大理—鹤庆—丽江、昆明—大理—洱源—剑川—香格里拉旅游热线的必经之地。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业较发
7
达,游客相对集中,在云南乃至全国地位突出、品牌影响力较大。规划区发展具有非常好的旅游区位。
3、交通区位
项目规划区在东沙坪村西闸尾地区的洱海环海路边上,紧邻国道214线,昆明—大理—香格里拉高速公路、大理—丽江高等级公路、昆明—大理—丽江铁路在这里交汇,规划区通过环洱海公路与它们相连。规划区距离大理机场、大理火车站、大理汽车客运站均在20公里内,距离丽江机场50公里。规划区周边立体交通网络逐渐形成,具有很好的进入条件。
(二)景源基础
1、苍洱旅游片区核心区旅游资源
项目规划区所在的苍洱旅游片区核心区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齐全,分布集中、组合度好,级别较高、吸引力强。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山水风光、气候生态优势突出。核心区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12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8个,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
2、项目规划区景源基础
项目规划区地处环洱海旅游圈上,其旅游资源融洱海风光、苍山风光、罗时江湿地生态公园、海北江尾湿地风光、农田风光、民居风光、历史文化、白族文化、地方物产为一体,从空间分布
8
上大致可分为洱海风光区、苍山风光区、湿地风光区、农田风光区、民居文化历史文化白族文化区。从规划区周边环境来看,苍山、东山、洱海将规划区环抱其中,形成优美的区域山水背景。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相对集中,从资源互补性来看,规划区具有较好的景源条件。
项目规划区景源分类
大类 自海景 洱海 苍山、东山 朝霞、晚霞、云雾 湖水、湿地、河流 草地、水生植物、水生鱼类、湿地珍稀鸟类 白族院落、上关花、田园风光 白族民居、历史建筑 寺庙 节日庆典、白族民俗、传说故事、水乡物产 中类 小类 然 山景 景天景 源 水景 生景 人园景 文 建筑 景胜迹 源 风物
项目规划区用地较小,但苍山、洱海、湿地、田园、民居、民俗、历史背景等区域性景源具备延伸游赏链条的条件,为规划区项目的生态休闲、民俗体验、康体运动、环境教育等功能提供
9
了非常好的条件,是开发方向的多元化资源利用模式的基础。
(三)旅游市场
项目规划区是大理苍洱休闲度假旅游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和突出的旅游区位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大理立足于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培育,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持续增长,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大理的支柱产业。2009年,旅游业总收入实现88.92亿元,相当于全州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26.8%,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75.9%。大理州旅游业已从单一的产业向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功能转化,旅游业与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的融合发展加快,旅游业的综合带动效应、社会就业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日益显现。
通过多年的旅游开发建设,大理已形成了海外游客以观光休闲、历史文化旅游和民俗风情旅游为主,国内游客以观光游览、特色购物、康体度假、宗教朝觐为主的产品体系。从2001—2009年,大理旅游区接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和游客人均消费都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接待旅游总人次从528.77万人次增加到1071.17万人次,累计达到6388.98万人次,年均增长9.2%;旅游总收入从25亿元增加到89亿元,累计达到438.74亿元,年均增长17.2%;游客人均消费从472.80元增加到为830.12元,年均增长7.3%。总体上,大理旅游区的发展呈现出持续上升的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理海滨五星度假客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