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春》参考答案:
1.润 宛 yùn niàng 嘹 烘 hè 2.
zhǎng(涨价) sǎn(零散) yūn(晕车) cáng(捉迷藏)
涨 散 晕 藏
zhàng(涨红了脸) sàn(散步) yùn(黄晕) zàng(宝
藏)
3.(1)欣欣然 (2)呼朋引伴 (3)花枝招展 (4)舒活 (5)朗润 (6)酝酿 (7)一年之计在于春 4、D 6、(1)朱自清 踪迹 背影
(2)写景抒情 江南 对春天的赞美 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4)闭上眼,熟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5)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5.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绘春”写得最详细。因为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依次写了草、花、风、雨、人,通过写这些景物的特点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6.先正面写“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种子从肥沃的土壤中发芽,小草悄悄地安静的生长;“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
5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最后两句写出了春草给人欢乐和充满活力的感受,通过春天“人”在春草上的活动,“风”吹拂春草的景象,侧面描写出春草新、嫩、绿的特点,令人喜爱不已。
7.四个角度。自上而下:树上的花,树中的昆虫,树下的野花;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由眼前的花想到了结的果;调动了视觉、味觉、听觉等感官,突出了春花花色艳,花朵多,花味甜三个方面的特点 。
8.(1)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画出了春的轮廓
(4)运用了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5)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 (6)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
(7)“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了引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写出春风的温暖。“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的柔和。
(8)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春雨的细密。
6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教学案 2 济南的冬天
学习目标
1.识记作者和代表作品,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识记作者和代表作品,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知识链接
1.走近作家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 市人。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老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从1950年至1965年,仅剧本就写了十多部,其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茶馆》(1957)。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
7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号。
2.写作背景 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想北平》)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
学法指导
1.在阅读文本时,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尝试,假如让你写家乡的冬天,你会怎么写呢?不论你会怎么写,请带着你对该问题的思考,再去读《济南的冬天》,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2.在阅读过程中认真体味老舍先生所刻画的风景,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济南的冬天是一幅水墨画,请你尝试着将画境在笔下勾勒出来;3.试着阐述老舍先生所描写的冬天的特点;4.划出文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简要分析修辞手法在作文时所发挥的作用。
学习内容 一、基础梳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水zǎo( ) chéng( )清 宽chǎng ( ) 水藻( ) 狭窄 ( ) 宽敞 ( ) 贮蓄( ) 澄清( ) 济南( ) 镶上( ) 髻 ( ) 看护妇( )
8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2.解释下列词语
响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探究
3.济南的冬天的总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4.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几幅动人的图画)?
5.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
6.推荐一句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并说出推荐的理由。
知识点训练
7.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 )
(2)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
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