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一词是个复杂的概念。从广义上来看,它是一场席卷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的运动。从时间上讲,它从20世纪开始,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意识形态上,现代主义实质上相对于传统意识形态的革命,包含的范围很广泛,几乎涵盖意识形态的所有范畴。现代主义从建筑设计开始,很快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几乎所有传达设计领域,成为一场前所未有的、声势浩大的设计运动。、
1、设计
现代意义上的艺术设计,常常作为动词来解释,它是精神物化的过程,就是按照人的需求、人的审美、人的功能以及人的意志目的要求来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是创造物质产品或创造新物质的过程。而作为名词来理解的话,它可作为精神物化的结果。
2、包豪斯
包豪斯是20世纪初在德国创办的建筑及产品设计学校,创始人是现代建筑设计师格罗佩斯。包豪斯的宗旨是创造一个艺术与技术接轨的教育环境,培养出适合于机械时代理想的现代设计人才,创立一种全新的设计教育模式。包豪斯对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展和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建立功不可没,其历史作用和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它对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在建立、传播和设计实践上的影响,二是它对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建立所起的作用。它的设计思想总的来说指:a、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b、设计的目的是功能而不是产品;c、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法则进行。总之,包豪斯完成了设计由传统的手工艺向现代设计工业化转变的历史使命,开拓出了一条现代设计之路。
3、设计批评
设计批评是对一定的设计实践进行分析与综合研究,进而作出判断和评价的一种科学活动,着重对具体的设计作品、设计思潮及设计运动等进行判断和评价。设计批评随着设计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并且推动和指导、支持着设计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设计批评是设计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又由理论来指导实践的关键环节。
4、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是对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以及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对字体、版面编排、插图、摄影图像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和运用,其核心功能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和劝说,以期达到一定的商业或非商业目的,其表现方式多以现代印刷技术为支撑。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设计的基本含义
现代意义上的艺术设计,常常作为动词来解释,它是精神物化的过程,就是按照人的需求、人的审美、人的功能以及人的意志目的要求来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是创造物质产品或创造新物质的过程。而作为名词来理解的话,它可作为精神物化的结果。
2、 如何理解环境艺术设计心理?
环境艺术设计心理包括三个方面:环境的心理需求、环境设计的心理表现元素、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时空及光影的心理效果。环境的心理需求指的是受众对环境的心理需要,即从心理上看,受众需要一个怎样的环境。环境设计的心理表现元素主要是从光色、空间、植物、道路等方面讨论环境表现元素在设计中的心理学考虑。在环境设计中,光影和空间往往会影响最终效果,这个最终效果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
3、 设计批评标准的三个尺度是什么?
(1)设计的人文意识。人文意识应成为设计批评的尺度。设计是创新的、形式的、审美的、视觉的、个性的,这就必须要求设计有艺术性、人文性。其次,当代设计讲究可持续发展,讲求生态设计,要以人为本,这也需要设计要有人文意识。
(2)设计的功能性。设计的功能性是设计最基本的特征,也应该是设计批评的尺度之一。所谓功能性,就是指一件物品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具备的条件,比如所需要的形态、结构、用途等。
(3)设计的市场性。市场性是设计的特征。在当代社会,市场竞争实质上是文化的竞争,而文化的竞争归根结底仍然是设计的竞争。
4、设计批评标准的三个尺度是什么?
(1)设计的人文意识。人文意识应成为设计批评的尺度。设计是创新的、形式的、审美的、视觉的、个性的,这就必须要求设计有艺术性、人文性。其次,当代设计讲究可持续发展,讲求生态设计,要以人为本,这也需要设计要有人文意识。
(2)设计的功能性。设计的功能性是设计最基本的特征,也应该是设计批评的尺度之一。所谓功能性,就是指一件物品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具备的条件,比如所需要的形态、结构、用途等。
(3)设计的市场性。市场性是设计的特征。在当代社会,市场竞争实质上是文化的竞争,而文化的竞争归根结底仍然是设计的竞争。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纷纷把设计及创意产业作为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重点,将设计视为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的有效途径。
5、工业革命在设计史上有哪些重大影响?
首先,设计行业开始从传统的手工制作中分离出来。传统设计是以手工业生产为特征的,设计者和制作者都是同一人,并无过多的职业分工。而现代设计中,设计从制作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行业和职业,这对设计者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任务,设计逐渐发展为一门专门的学科。
其次,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诞生及运用,为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改变了传统设计材料的结构模式,这对产品的设计也提出新的要求,设计师们面临着对新材料性能的认识和把握。
在次,设计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标准化、批量化和机械化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与传统的手工业个性化、少量化的状态有所区别。
工业革命带来的不只是生产方式的变化,还有社会制度的更替。设计在面临这些改变时也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制度和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一种新的设计和设计观出现成为必然。
6、 设计中的美感特征包括哪几种?
设计的美感特征包括美的距离感、美的模糊感、美的材料质感等几种。
A、 美的距离感。美感的出现是人的精神活动中最自由、最重要的现象。美作为一种现象,与消费者的需求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美,无距离的亲密,便失去了神秘性,美的意义也因此消失。
B、 美的模糊感。美的模糊感是指设计中有意通过不确定的意象,增加设计的包容量,通过朦胧的抽象的形态,为消费者提供美的空间。
C、 美的材料质感。设计者通过对材料性能的充分认识与发掘,使材料本身显示出设计的感染力,从而创造出赏心悦目的产品。同时,人类的审美意识又促进了新材料的发现和发明。
五、论述题
1、结合具体实际,谈谈你对设计师内在素质的理解。 设计师的内在素质包括:
(1)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指要具备高尚的品行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高尚的品行既要求设计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也要求具有服务和奉献精神。可见良好、积极的心态对设计师的重要。具备高尚的品行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设计师个人必须对自己的工作有极其负责的态度,社会要求设计师从全社会大众的利益出发,为大众而设计。同时,设计是一个为大众服务和奉献的职业,服务和奉献应当成为根本的职业道德,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应当是一个最具服务精神和奉献品格的人。
(2)较强的职业能力。作为新时期的设计师,社会对其实践行为的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空间的理论上,设计师也不能闭门造车,他除了要有艺术实践技能和科技应用实践技能以外,还需要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如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参与生产管理的组织能力等非专业技术能力。
2、结合具体实际,谈谈你对设计的原则的理解。
设计的原则是在长期设计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不仅是对设计实践的理论总结与归纳,也是对实践的一种升华,同时,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另外,设计原则所具有的科学性和指导意义,对设计实践的进一步推动有着积极意义,尤其对艺术设计发展及其规律的形成有着积极作用。
a) 人与物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原则
所谓人与物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原则,实际上就是对事物各部分的整合,也可称总体性原则。设计总体包含了设计物、设计所处的环境以及设计主体——人。这三者之间必须相互依存、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协调,达到彼此间的和谐。
b) 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精神与物质的统一原则
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完美形式,它很好地体现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关系。设计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和制作技术水平,同时也展现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观念,成为艺术与科学的统一。
c) 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原则
该原则实际上也就是价值化原则,价值化在这里指的是使用价值。所谓使用价值,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种实际用途和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的属性,艺术设计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两个方面。实用价值是指产品自身所固有的价值在使用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内容。审美价值是指人对产品的审美活动进行设计与创造,产生的额外价值。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设计概论试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