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项目名称:博雅教育能否真正促进中国大学生个人发展 项目编号: 项目负责人: 项目组成员: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 填报日期:
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学院制
开 题 报 告
说 明
1、《项目开题报告》应按顺序逐项填写,空缺项要填“无”。要
求一律用A4纸正反页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2、《项目开题报告》中栏目“1至8”由学生填写,栏目“9”由教师填写,栏目“10”由学院负责人填写。
3、《项目开题报告》由所在学院审查、签署意见后,一式三份(均为原件),报送创新学院。
项目名称 博雅教育能否真正促进中国大学生个人发展 基础研究 √ 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 其 它 项目类型 ( 划“√” ) 1、项目来源及选题依据 项目来源: 此课题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项目。 选题依据: 由于长期接受应试教育和传统专业教育,中国大学生出现知识面狭窄,创造力缺乏和人文素质低下等问题。然而,当今中国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国家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的竞争与合作;必须具备全球化、国际化的语言、知识、视野;必须具备学习、创新、创业与服务的精神和能力……为解决传统大学专业教育暴露的种种问题,教育者们正尝试在中国实行博雅教育。2001年,北京大学设立元培实验班;2009年,中山大学设立博雅书院;2012年,合肥工业大学成立博雅班……这些高校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和人才规格的需求,坚持人为本、德为先、业于精的教育理念,希望以博雅的教育方式,造就具有创新思维和广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在中国,像这样的对博雅教育的探索方兴未艾。衡量博雅教育是否适合中国大学的重要标准是相比于传统专业教育,中国大学生能否真正受益于博雅教育,博雅教育能否真正促进中国大学生个人发展。这些问题是教育者们急切想要了解的,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博雅教育已成为热点话题,研究它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非常有幸能成为合肥工业大学首届博雅班的一名学生,一个正在亲身经历博雅教育的大学生。相比于传统大学专业教育,大学生能从哪些方面受益于博雅教育?博雅教育能否真正促进中国大学生个人发展?这些问题与我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博雅教育的亲历者,相比于一些研究者,我对博雅教育有着更直接也更深切的感受和体会。作为一名博雅教育的探索者,我觉得我有责任为博雅教育在中国的探索做出一点贡献。所以我选择了这个课题。 2、选题过程中已经阅读的文献资料,以及各项准备工作(如计算、实验等) 1)本团队成员均为合肥工业大学12级博雅班学生,正在接受博雅教育,对于博雅教育有着深切的感受和体会。 2)本团队成员已经收集了大量资料,为课题的研究做了充分的准备。 3)指导老师对博雅教育有着深入的研究,可以指导本团队逐步完成该项目的研究。 4)本团队成员在上海这座开放,多元的城市接受的博雅教育,对外交流广泛,有机会与其他实行博雅教育的院校交流合作。 5)已取得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学院领导对本团队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霞.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反思[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06. [2]朱桃杏,朱正国,赵丽琴,吴殿廷.国内外大学博雅教育特征比较与启示——兼论我国高校博雅教育形势与体制建构.[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3]魏善春.博雅教育视野下对大学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9(09). [4]管庆江,王智永.刍议博雅教育与大学新生始业教育[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 [5]陈松林.对大学教育中“博雅”与“专业”理念的再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6(05). [6]王远伟.论博雅教育及其现实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4(01). [7]黄岩,黄汇娟.博雅和通识教育:概念的演进及其经验批评[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8]孙晓梅.博雅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启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3). [9]陈彩燕.香港岭南大学博雅教育课程实践与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1). [10]杜洋,曲乐,季一鹏. 浅谈博雅教育的发展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3(07). [11]Stearns P. Global Education and Liberal Education [J]. Liberal Education, 2010(03). [12]FREELAND R. Liberal Education and Effective Practice: The Necessary Revolution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J]. Liberal Education 2009(01). [13]OXTOBY, DAVID W. The Place of the Arts in a Liberal Education [J].Liberal Education 2012 [14]LEWIS,PERICLES. Asia Invests in Liberal Arts [J].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 2013. [15]JIANG, YOU GUO. Liberal Arts in China’s Modern Universities: Lessons from the Great Catholic Educator and Statesman, Ma xiangbo [J].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12. 3、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中国大学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忽视人文知识底蕴的积累;强调课堂知识的传授,较少参与实践和体验;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技能,却忽略个人德行和创新品格的养成―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削弱了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博雅教育不同于就业为重要指针的传统的大学专业教育,基于以人为本,教学民主和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大学期间不设专业,提供大量文理通识课程。其目的不在于传授单一学科的知识或职业技能, 而在于通过提供内容广泛的课程, 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储备, 并进而培养学生以思辨为主的综合能力。 在美国,博雅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占很重要的地位。美国许多规模较小的大学和旨在培养社会精英的高层次学校如哈佛和耶鲁都在本科阶段对学生进行博雅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在中国大陆,由于人们已经明显感受到长期进行应试教育和专业教育给学生带来的知识面狭窄,创造力缺乏和人文素质低下等问题。一些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或整合教学资源,或与外国高校联合,进行博雅教育的尝试。 魏善春在《博雅教育视野下对大学教育改革的思考》中指出博雅教育培养的是具备一定学科逻辑基础,能够较快适应社会职业需要的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学生毕业后既能获得进入劳动力市场的“passport”,又能主动参与到民主社会中承担起合格公民的各种责任,既懂得“以何为生”,又知晓“为何而生”。 陈彩燕在《香港岭南大学博雅教育课程实践与启示》中指出香港岭南大学的博雅教育着眼于培养“全人”(the whole person),培养学生在香港、亚洲地区以至全球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能够独立思考判断、关怀他人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具体来说,理想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1. 具有良好的英文及中文会话及书写的语言能力,并兼具出色的沟通及人际技巧;2. 热衷贡献及服务社会;3. 具有国际视野及能从不同的文化角度了解问题;4. 具有稳固的学科基础,及懂得运用不同的跨学科知识;5. 具备普遍性的研究技巧,包括资讯科技知识;6. 拥有良好的分析力和独立批判思考能力;7. 具备创意及解决的能力;8. 勇于创新及具有策划能力;9. 善于与人共融合作,待人以宽容、诚信、谦逊及有责任感;10. 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意志。 但是,21世纪教育研究所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中国的博雅教育在教育功利化,职业化的背景下已偏离其本质。接受博雅教育的学生课业负担高于普通学生,学校一味增加课程数目,贪大求全。中国现今的博雅教育并没有实现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Stearns P.在 Global Education and Liberal Education.中指出,虽然博雅教育在美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博雅教育是否适合成为全球教育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 LEWIS,PERICLES在Asia Invests in Liberal Arts中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正在为博雅教育投入大量资金,博雅教育被认为是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国际化视野的方法。博雅教育能够教学生如何分析,交流和做明智的选择。 虽然国内外研究者都看到了博雅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理念相比于传统大学专业教育具有优越性,并且博雅教育有必要在中国大学实行,但是他们忽略了实际教学中大学生是否真正能够从博雅教育中获益?如何获益?接受了博雅教育的大学生是否能够有更好的个人发展?这些问题则是我们小组在要研究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题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