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28%,共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近年来出口总额的60%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可见,中小企业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拉动民间投资,带动地区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稳定农业就业量。引导和鼓励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延长农业产业链,并适当向城镇集中。通过发展小城镇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国家在西部开发中,要把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作为开发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的力度,通过信息引导和有序组织,运用经济手段引导和调节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向发达地区流动就业。加大统筹城乡就业力度,推进劳动力就业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标号的能力。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针对中国劳动力的特点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新型就业观的教育,使之首先从思想上适应当今社会的变化。要围绕加入WTO之后产业和行业结构的新情况安排培训计划,综合开发和利用各类培训资源,推动培训机构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步伐。大力推进创业者培训,为更多劳动者创业和自谋职业准备条件。
(六)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创业积极性。推动城乡一体化人才开发工程,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和自谋职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建设工作,为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提供发展空间。实施人才资助工程。政府对高新技术项目持有人创业,可根据项目的高新技术含量、所处行业水平、投资额度大小,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2.帮扶重点人群就业工程促进具有竞争优势的人群就业,帮扶和安置弱势人群就业,建立巩固就业、预防失业的制度和机制。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2003—2006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告[R]. [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M],2002.
[3] 2006: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 2007: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张娟.新时期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7.
[6]施华斌,刘砚.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劳动保障,2004,(07). [7]赵云,石美遐.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设计[D]北京:北方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5.
[8]蔡霞.中国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分析中国失业问题现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