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2008上海市
(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6分)
醉翁亭记(节选)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本文作者是____(朝代)发文学家____(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__________
6.第①段节选文字描写了山间不同时间的景色,在欣赏的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是____的。 (将节选文字中的关键字组成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语来回答)(2分)
(三)(6分)4.(2分,每空1分)北宋 欧阳修 5.(2分)来到溪边钓(捕)鱼,溪水深而鱼儿肥 6.(2分)快乐
2008兰州市
二、文言文阅读(共23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题。(11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富之洒也。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西南诸峰/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C.山之僧智仙也 / 名之者谁 ..
D.故自号曰醉翁也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饮少辄醉 辄: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 ...11.本段写醉翁亭的环境,醉翁亭的远近上下构成了一 幅山水画。请简要描述画的构图。(4分)
9.B思路分析:A项中“其”分别指的“滁州城”和“太守”;B项中“于”都译为“在”;C项中第一个“之”是助词,第二个“之”是代词“亭子”;D项中第一个“故”译为“所以”,第二个“故”译为“原来”。
【点评】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有实词有虚词,用分类积累法。有助于对词语的掌握。 10.(1)就。(2)寄托。(3)情趣。(4)茂盛的样子。
思路分析:这些实词有的词古今意义不同,如“意”现代汉语中指“意思、意义”,文中指“情趣”,而“寓”“辄”的意义跟现在差别不大,所以要结合语境来解释词的意思。
11.群山是背景,一泉山间出,林深路曲,亭临泉上;林映山秀,山衬水清,亭添泉趣。彼此辉映生色,构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
思路分析:作者采用了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的“缩短头”手法,由“群山一西南诸峰一琅琊山一泉一亭”,这些优美景色构成生动画面。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和表达能力,要点明山林、泉、亭的关系。
2008呼和浩特市 三、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11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9.下列词语中的“错”字与“觥筹交错”中的“错”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错愕良久 B.铸成大错 C.承蒙错爱 D.错落有致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 .. (2)云归而岩穴暝 归: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译文: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译文: 12.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本文通过写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抒发了作者 思想情感。(3分) 9.D “觥筹交错”中“错”的意思是“错杂”。(A项“错”意为“仓促”; B 项“错”意为“错误”;C项“错爱”是谦词,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关心爱护;D项“错”意为“错杂”)。 10.(1)像鸟张开的翅膀。(2)聚拢。
11.(1)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2)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
12.北宋欧阳修与民同乐
2010年中考《醉翁亭记》汇编
2010黑龙江省鸡西市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12—15题。(共10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 树林阴翳 翳: .(2) 太守谓谁 谓: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3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2分)
15.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 12.(1)翳:遮盖(2)谓:为,是
13.示例:不久太阳落山,人影零散纷乱,这是太守归来宾客跟随。 14.与民同乐。
15. 示例: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在实际生活中,我每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010广东省佛山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6至第10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 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 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 选出下列句子中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名之者谁(命名)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C.野芳发而幽香(香气)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
7. 选出句中 “而”字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 A.一鼓作气,再而衰 B.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C.广起,夺而杀尉 D.云归而岩穴暝
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B.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
C.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D.觥筹交错(大家交换着酒杯喝酒) 9. 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和太守之乐,其实质都是与民同乐。 B.作者在本文借寄情山水来表达对遭到贬谪的不满,抒发消极的情绪。 C.文章第三段写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
D.全文围绕“醉”和“乐”展开,写“乐”正是为了写“醉”。 10. 选出对文章写作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采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B.本文每句话都用“也”字作结,起判断和舒缓语气的作用。 C.本文语句凝练,言简意深,片语传神。 D.本文写太守之乐是为了突出游人之乐。
【答案】6.C 7.B 8.D 9.A 10.D
2010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12—15题。(共9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 树林阴翳 翳: .(2) 太守谓谁 .
谓: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2分)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2分)
15.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 12.(1)翳:遮盖 (2)谓:为,是
评分标准:(2分) 每题1分。
13.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评分标准:(2分)翻译正确,完整即可。 14.与民同乐。
评分标准:(2分) 意思相近即可。 15.示例: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每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评分标准:(3分)生活态度1分,联系实际谈看法2分。 2010:
2010年安徽芜湖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节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节选)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野芳发而幽香 芳: .. (3)而或长烟一空 一: (4)把酒临风 把: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17.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4分) ....
《醉翁亭记》(节选): 《岳阳楼记》(节选): 18.依据选文,填写下表。(3分)
篇目 《醉翁亭记》(节选) 《岳阳楼记》(节选) 写人的活动的语句 相同的内心感受
15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每小题1分,共4分)
(1)幽暗,昏暗 (2)花 (3)全 (4)执,拿 16 翻译下列句子。 (每小题2分,共4分)
(1)这或明或暗、变化不定的,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的景象。 (2)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17 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 (每小题2分,共4分) (1)主要描写了琅琊山早晚和四季景色的变化。 (2)主要描写了洞庭湖春和景明之时的美丽景象。 18 根据选文,填写下表。 (每空1分,共3分)
写人的活动的语句:《醉翁亭记》:朝而往,暮而归。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把酒临风。
相同的内心感受:快乐(或高兴)。
201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12—15题。(共10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 树林阴翳 翳: (2) 太守谓谁 谓: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3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2分) 15.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12——15题。(共10分) 12.(1)翳:遮盖 (2)谓:为,是 评分标准:(2分) 每题1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042011年全国历年中考文言文汇编醉翁亭(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