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或有事项中的债务担保问题(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浅谈或有事项中的债务担保问题

及关联企业,导致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整体陷入困境。

2.1.2 超额担保风险巨大

一些上市公司在对外担保时,对被担保方的资信状况、偿还能力不进行认真研究和考察,就随意担保,而且对外担保数额大,使得原本互不相干的上市公司被绑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一旦被担保公司财务恶化不能还贷,势必给提供担保的上市公司带来系统风险。因此,巨额担保加剧了上市公司的财务负担,形势恶化甚至会拖垮或掏空上市公司。随着2010年11月8日三木集团第六届董事会审议通过对外担保的十一项议案,三木集团及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总额已升至6亿元左右,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12%。据Wind资讯数据,深国商2010年度关联担保余额合计13.17亿元,2010年度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2358.65%;2011年中期关联担保余额15.17亿元,2011年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3911.02%。根据外高桥公司年报显示,2010年度外高桥的担保总额已经高达57亿元,担保总额占净资产的比例达到了111%,而半年报中这一比例为103.83%。其中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高达45.9亿元。此外,公司还曾因担保对象之一华源股份逾期担保事项被三家银行起诉。根据公司与各家银行达成的和解情况,公司2010年度对华源逾期担保事项增加计提了负债2735万元。

2.1.3 逾期担保影响业绩

自1998年3月16日起中国证券市场开始推行ST制度(股票特别处理制度)截止到2007年底,共有414家公司被ST,其中仅由于被担保公司逾期未能偿还担保贷款而使其或有负债成为实际负债,致使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的共32家。从2010年下半年,随着企业资金链的越来越紧张,担保逾期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2010年8月,美利纸业曾公告公司为东盛科技提供担保5820万元,为其子公司东盛医药提供担保7495万元,两项担保合计13315万元,已全部逾期。2011年5月,太工天成公告披露对外担保的状况,公司对外担保额为9300万元,全部处于逾期状态。2011年6月,胜利股份由于对子公司的担保额度过期,

- 7 -

浅谈或有事项中的债务担保问题

以及参股公司对外借款都没有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公司遭到了证监会的责令整改,其中整改函指出,公司在2010年年度报告中披露其对子公司胜邦绿野提供了2.3亿元担保额度,其中1.4亿元的担保额度已过有效期,但公司未补充履行相关审议及信息披露程序。

2.1.4 违规担保陷入债务困境

或有事项中的担保、诉讼事项往往带来巨额的损失进而导致一个企业经营的失败,更令人忧虑的是,上市公司在或有事项的披露上也屡屡违规,或隐瞒不披露、或披露不及时,这些都极大地损害了证券市场的信息透明和公平竞争,进而影响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从而使上市公司的发展受到阻碍。2011年9月1日,山东海龙公告称,公司股票自9月5日将实行其他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由“山东海龙”变更为“ST海龙”。公司公告显示,2010年末公司未履行担保程序,同时未履行及时披露义务对外担保(未包括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担保)所涉金额达4.23亿元,占2010年期末经审计净资产的43.9%。截至9月1日,公司仍未解决上述违规担保,且2011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违规对外担保1亿元。上述原因导致公司股票自9月5日起实行其他特别处理。这不是第一家因为违规担保而受到处罚的上市公司。2010年6月8日,一则上海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牵出ST沪科的一桩违规担保。公司公告称,2007年4月,公司原控股股东南京斯威特用于清欠的华美达酒店,在进入公司前,已为南京斯威特关联企业大额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截至2009年12月31日,南京斯威特占用公司资金3.80亿元。2010年3月,深陷巨额债务泥潭进入破产重组进程的ST锦化发布重大诉讼公告,公布的19个诉讼案件不仅暴露了公司近9亿元的巨额债务而被深交所处罚,而且将上市公司锌业股份也推到了违规担保泥潭。其中的两起诉讼,ST锌业共涉及担保责任3732万元。截至ST锦化披露相关公告的2010年3月22日,并未在ST锌业的相关公告中发现上述两起担保的相关披露。此外,ST锦化发布的重大诉讼公告也促成了锌业股份这8000万违规担保最终浮出水面,根据ST锌业披露的补充公告,公司8000万元的违规担保共分了十一次提供,其中有六笔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公司提供的担保,却只经过董事会但没有经过股东大会批准。全部的十一笔担保均未履行临时信息披露义务。

- 8 -

浅谈或有事项中的债务担保问题

2.2 债务担保问题存在的因素分析 2.2.1 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

在我国,上市公司多数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由于股权被固定化,虽然作为股东却无法通过买卖行为利用股价的变动来获得利益,因此,有通过担保等渠道来变相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此外, 中小投资者持股比例分散化,使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变得相当突出,由于股权过于集中且缺乏对控股股东权利的制约机制,加之缺乏监事履行职能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得控股股东利用担保等渠道变相谋取自身利益成为可能。因此,大股东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往往会放松对被担保方资信、还贷能力等的审查。

另外,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以及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对等等原因,上市公司管理层会利用信息优势来谋取个人利益。当由管理层代表股东进行担保业务的审查时,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往往会通过一些具有极大风险的担保决策。对于恶意担保和滥用职权非法担保给上市公司造成巨大损失的,当事人或当权人几乎不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从而使某些人有机可乘,因而难以防止和避免恶意担保现象及其给上市公司带来的风险与损失。

2.2.2 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债务担保出现至今产生了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各自的建议,但还是有很多上市公司由于对担保事项控制不够而受到牵连。其原因主要是:

1. 许多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和决策者风险管理理念存在缺陷 经营管理者对风险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外提供担保时虽然已经意识到大额担保的风险,但往往忽略了存在小额担保累计总额大的风险、对外担保次数无限制的风险、同一时间段内多家被担保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的风险(如2008年出现的全球金融海啸引发多家公司财务困境)等,这不仅增加了自身财务状况恶化的风险机会,还给公司的经营决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 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较低

- 9 -

浅谈或有事项中的债务担保问题

在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之前,由于没有时间(机会)对其所承担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对担保信息的掌握不够全面,被担保方的偿债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经营能力指标、资信状况以及本公司资产与担保额比例等不清楚,从而会出现信息不对称,使对外的债务担保由于信息的滞后而增加了为偿付风险的机会成本。

3. 缺乏有效的风险监控处理系统

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时,没有适时对其进行事中监控,没有及时关注可能产生风险的情况,在被担保方财务状况恶化的时候没有充分的进行了解和掌握,并且在担保风险产生后,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的管理机制,以及本公司为被担保方偿还债务后应如何降低自己损失的有效方法。

4. 风险责任制度不完善

债务担保与担保有关责任人的经济利益没有有效地制约机制,因而会导致直接相关人员对担保风险的评估和处理不谨慎,此外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对担保行为的审批不严谨,从而使得担保风险加大。

2.2.3 法律体系不完善

尽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监管制度来规范担保行为。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出台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对违规担保行为的约束缺乏一定的预见性,相应的监管措施没有跟上形势的不断变化。并且违规之后的处罚力小,违规收益远远大于违规的成本,这让管理者拥有进行违规担保的动机和时机。2003年的证监发[2003]56号通知,规定: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本《通知》规定,中国证监会将责令整改,依法予以处罚,并自发现上市公司存在违反本《通知》规定行为起l2个月内不受理其再融资申请;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违反本《通知》规定或不及时清偿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中国证监会不受理其公开发行证券的申请或其他审批事项,并将其资信不良记录向国资委、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有关地方政府通报。通知并未对相关负有责任的董事经理等高管加以处罚,从而使某些人有机可乘,因而难以防止和避免恶意担保现象及其给上市公司带来的风险与损失,难以达到彻底治理违规担保的目的。2005年的证监发[2005]120号通知加大了对涉及上市公司违规对外担保行业的责任追究力度,基本建立了较

- 10 -

浅谈或有事项中的债务担保问题

为完善的相关法律,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如企业负责人法律意识薄弱)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实施。

2.2.4 银行自身治理结构不规范

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本身的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意识不强,加上国内的融资体系不够完善,企业的主要融资途径是谋求商业银行的贷款。对银行来说,首先,担保作为贷款的一个辅助性条款,银行在进行贷前调查的时候,往往不如贷款本身调查得仔细,其次,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相对公开,本身受证券市场监督,并拥有非上市公司所没有的通过证券市场再融资的渠道,而现有专业担保机构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社会信用普遍低于上市公司,因此由上市公司提供担保更容易被商业银行所接受,因而不会对上市公司的资信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查,使得一些业绩差的上市公司成为违规担保的主力军。此外,商业银行信贷部门缺乏对担保贷款必要的监督和管理,并且对担保额度缺乏有效控制,这使得过度担保成为可能。

- 11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浅谈或有事项中的债务担保问题(3)在线全文阅读。

浅谈或有事项中的债务担保问题(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8980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