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中2009届高三物理模拟测试
命题人:张 峰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 在图1中有四幅图片,涉及到有关物理学发展历史的四个重大发现,则下列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
A.X光是居里夫人最先发现的。 B.天然放射性是贝克勒尔最先发现的。 C.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的方法和规律。
D.为了维护世界和平,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核能的利用得益于质能方程,质能方程在世界上得到了的广泛应用,正影响着今天的世界,因此被称为改变世界的方程。
2. 在奥运比赛项目中,高台跳水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那么在他减速下降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A.他的动能减少了Fh B.他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C.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mg)h 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h
3. 氢原子的电子从n=4的轨道分别跃迁到n=1的轨道和n=2 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λ1、λ2的光,从n=2的轨道跃迁到n=1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λ3的光。λ1、λ2、λ3之间的关系是
A.
?3??2??1 B. ?1??2??3 C.
?3??1?2???1?32?2??1 D. ?2??3
4.地面附近空间中存在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已知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个带电油滴沿着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直线MN运动,如图2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如果油滴带正电,它是从M点运动到N点 B.如果油滴带正电,它是从N点运动到M点 C.如果水平电场方向向左,油滴是从M点运动到N点 D.如果水平电场方向向右,油滴是从M点运动到N点
M B
? N
图2
5. 如图3所示,一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质量为m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斜面上,现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恒定的拉力F作用于小 木块,拉力在斜面所在的平面内绕小木块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斜面体和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木块受到斜面的最大摩擦力为
F2?(mgsin?)2
B.小木块受到斜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mgsin? C.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 D.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cos?
6. 如图4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b 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除 R 以外其余电阻不计.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u1 = 2202 sin100?t V的交变电压.并将开关接在 a 处.则
1
A.t = s 时,c、d间电压瞬时值为110V
6001
B.t = s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V
600
C.若将滑动变阻器触片P向上移,电压表和电流表 A2 的示数均变大 D.若将单刀双掷开关由 a 拨向 b,两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大
7. 压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某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电梯运动状态的装置,其装置示意图如图5中左图所示,将压敏电阻平放在电梯内,受压面朝上,在上面放一物体m,电梯静止时电流表示数为I0,电梯在不同的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5中甲、乙、丙、丁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图5
图4 图3
A.甲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匀加速上升运动 C.丙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匀加速上升运动 D.丁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变减速下降运动
8. 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A、B,若物体A以速度vA=4m/s与静止的B物体发生无能量损失的碰撞,则碰后B物体的速度不可能为: ...
A. 8m/s B. 10m/s C. 6m/s D. 4m/s
9. 在右图6所示的光电管的实验中,发现用一定频率的A单色照射光电管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B单色光照射时不发生光电效应,那么
A.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B.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
C.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 G的电流方向是a流向b。 D.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b流向a。
10. 在研究自感现象的实验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a、b分别与有铁芯的线圈L和定值电阻R组成如图7所示的电路(自感线圈的直流电组与定值电阻R的阻值相等),闭合开关S达到稳定后两灯均可以正常发光。关于这个实验的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闭合开关的瞬间,通过a灯的电流大于通过 b灯的电流 B. 闭合开关后,a灯先亮, b灯后亮
C. 闭合开关,待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通过a灯的电流不大于原来的电流 D. 闭合开关,待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通过b灯的电流大于原来的电流
11. 太阳系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可粗略地认为是圆,各行星的半径、日星距离和质量如下表所示: 行星名称 星球半径/×106m 日星距离/×1011m 星球质量/×1024kg 水星 2.44 0.58 0.33 7 8 4.80 5 1.00 6.04 星 6.08 1.58 0.60 金球 6.30 2.28 190地星 3.449 7.729 569 火星 71.27 14.71 86.8 木星 60.56 28.04 102 土天王星 海王星 25.75 45.24.b E 图7 a L
图6
R S 由表中所列数据可以估算海王星公转的周期最接近于: A.1050年
12. 如图8所示,倾角为θ=30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电场中,斜面AB长为L,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υ0由斜面底端的A点开始沿斜面上滑,到达斜面顶端的速度仍为υ0,则:
A.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小球在A点的电势能 B.A、B两点的电势差一定为
o
B.165年 C.35年 D.15年
mgL2qC.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该电场场强的最大值一定是 mgq图8
D.若该电场是由AC边中垂线上某点的点电荷Q产生的,则Q一定是正电荷
二、选做题:(本题共10分.考生从对应的模块中选择题目作答.) 3-3模块: (题目略) 3-4模块:
13.⑴(4分)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在电磁波接收过程中,使声音信号或图象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叫调制 B.火车过桥要慢行,目的是使驱动力频率远小于桥梁的固有频率,以免发生共振损坏桥梁
C.通过测量星球上某些元素发出光波的频率,然后与地球上这些元素静止时发光的频率对照,就可以算出星球靠近或远离我们的速度
D.光导纤维有很多的用途,它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外套的折射率比内芯要大 E.在光的双逢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F.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 ⑵如图,质点O在垂直x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形
10 y/cm 成了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质点O开 始向下运动,经0.4s第一次形成图示波形,则该简谐 波周期为 s,波速为 m/s,x=5m处的质 点B在t=1.6s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 cm。 三.实验题(共28分)
O -10 1 v A 2 3 4 B 5 x/m
图9
14. (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10-(a)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让一个摆球由静止开始从A位置摆到B位置,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机械能应该守恒,即
12mv?mgh.直接测量摆球到达B点的速度v比较困难.现2让小球在B点处脱离悬线做平抛运动,利用平抛的特性来间接地测出v.如图10-(a)中,悬点正下方P点处放有水平放置炽热的电热丝,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小球由于惯性向前飞出作平抛运动.实验步骤如下(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自己设定需用的字母):
(1)在地面上放上白纸,上面覆盖着复写纸,当小球落在复写纸上时,会在下面白纸上留下痕迹. (2)用重锤线确定出A、B点的投影点N、M.
(3)让小球每一次都 释放,重复实验10次. 球的落点痕迹如图10-(b)所示,图中米尺水平放置,零刻度线与M点对齐.
(4)用米尺量出 ,算出A、B两点的竖直距离,再量出 ,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的质量为m.
图10
(5)数据处理
①根据图10-(b)可以确定小球平抛时的水平射程为 cm.
②表示出小球平抛时的初速度v0 = .(用题中所给字母和自己设定的字母表示) ③用测出的物理量表示出小球从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 = ,动能的增加量ΔEK= .(用题中所给字母和自己设定的字母表示)
④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出一条)。
15. (12分)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得到多组数据。
金属丝(L) 电流表(A1) 电流表(A2) 电压表(V) 电阻(R1)
长度为L0
直径为D
量程10mA 内阻r1 = 40Ω 内阻r2 = 750Ω
内阻10kΩ 起保护作用
量程500?A
量程10V
阻值为100Ω
滑动变阻器(R2) 总阻值约20Ω 电池(E)
电动势1.5V
内阻很小
开关(S)及导线若干
(1)在下列方框中画出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数据计算电阻率?,则所用的表达式?=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四.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6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 (12分)固定光滑斜面与地面成一定倾角,一物体在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拉力F和物体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11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求物体的质量及斜面与地面间的夹角θ.
2
。
图1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东莞一中2009届高三物理模拟测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