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国际经济学论文(标准格式)(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以上的分析都是在一定的假设上进行的:国际间的商品可以自由流通,也就是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阻拦商人追求商品价格差的利润。

但是事实上由于代购的特殊性,法律必须在一定范围上限制代购和保护其他商人的利益。

根据2007年6月海关总署修订的版本,2010年9月1日的政策调整涉及对这张《价格表》的修订。 《价格表》给每一种商品列出一个“完税价格”以及相应的“税率”,例如“一瓶香水”,表中的“完税价格”是100元(均为人民币计),“税率”是50%,即邮寄入境的任何牌子任何品种的香水,海关统一按100元一瓶计算,乘以税率50%,其“应征税额”为50元。按原来的规定,一次寄10瓶依然免税,而新规定实施后,想免税的话,一次只能寄一瓶。海关人士指出,修订规定旨在规范行邮渠道进口的同时,也照顾到收件人、寄件人的合理需要。

三、雁行理论的体现与发展

下面是我自己对雁行理论发展的一些个人思考,包括雁行理论不仅仅让落后的国家有机会追随上技术发达的国家,同时也让发达国家在发展其他技术遇到瓶颈时,能够借鉴后起之国。总之对世界的贸易都有积极方面的影响。

1. 从亚洲四小龙到东南亚与南美国家

我们知道雁行理论一开始是1935年由日本学者赤松要提出。它指的是某一产业,在不同国家伴随着产业转移先后兴盛衰退,以及在其中一国中不同产业先后兴盛衰退的过程。这里面涉及的是技术的发展、传播与最后的没落。 发展经济学学者研究战后东亚国家经济及产业结构变迁,认为东亚国家是雁行理论的经济发展型态:以日本为雁头,其次为亚洲四小龙(包含南韩、台湾、香港、新加坡),其后是中国大陆与东盟各国(包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即日本先发展某一产业,当技术成熟,生产要素也产生变化时,这些产品在日本的竞争力转弱。接着亚洲四小龙自日本移转技术或产业转移,开始发展此一产业。在此同时,日本产业结构升级到另一个新的层次。同样地,当亚洲四小龙在该一产业发展成熟后,这些产品的生产又转移到相对更落后的国家发展。亚洲四小龙的产业结构也相应升级,呈现出有先后秩序的发展。

2. 雁行理论对先进国家的影响

雁行理论十分形象地描述了技术的发展,当充当领头的雁子被其他的雁子逐步追上以后,失去了原有的优势,从新又去发展其他的技术,而后起的雁子也很快被其他雁子追上,转而和领头的雁子一样发展另类科技。

但是这个循环如果是这么单纯不变的话,始终是要停下来的。想象一下先进的国

共 8 页 第 5 页

家虽说在技术与经济上面有十足的优势,但是他们由此承受的经济危机压力也是其他国家无法比较的。当今经济全球化如此发达的时候,每个国家都是紧紧依靠在一起,经济危机爆发时,谁都不能幸免。而发达国家为此受的伤更是难以想象。

而要让危机后的发达国家起来和继续维持着雁行理论循环的,正是所谓的后期国家。20世纪末的日本经济危机正是一个例子

通称“日本消失的十年”,1990年代日本景气开始衰退、通货紧缩、银行不良债权增加、失业率攀升,而且又掉入流动性陷阱令许多日人忧心。然而最让日本担忧的是产业空洞化以及雁头地位能否确保。日本工商协进会荣誉会长稻叶兴作曾表示,就长期来看,日本经济将持续产业空洞化。他认为最早到了2005年,当人口出现负成长时,贸易顺差也会跟着转为逆差。对日本而言,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因为贸易顺差不只有国际金融上的意义,而是象征着雁头的地位是否可以维持。此外,从日本进口金额所占比重来看,来自海外当地子公司的进口回销比重,在1999年已达15%,从1995年至1999年就增加六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海外工厂的获利率比在日本国内成长两倍,企业需到海外设置生产据点,才能够持续拥有优势。第三级产业尚未完全作为第二级产业的替代产业下,就将第二级产业的工厂外移至中国大陆等地,将加深空洞化的危机。

日本在发生经济危机以后,加大了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邻国的交往。从前由于技术流通学习日本技术的国家这时充当了日本的救命稻草。就日本出口在美国、欧盟和中国大陆三个市场加起来占有率下降幅度最大(60%以上)的产品来看,虽然此类产品中含有属于信息业的无线和有线通信器材,而且到了2000年已低于中国大陆相同产品之市占率,但是这两种产品的毛利率(尤其是有线通信器材)已大幅下降,可视为是电子业当中的「传统产业」,而且中国大陆的成长仅呈现平稳并没有很大的爆发力。中国大陆真正有爆发力产业是建筑用陶瓷制品制造业和其他家用电器制造业,而它们仍属于低附加价值的传统产业。

总之雁行理论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政策十分相像,“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再拉动另一部分人的经济。”雁行理论在以后世界贸易的发展还会十分重要,国家之间最终只有不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互相扶持,才能稳定发展。

四、08年后贸易格局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联系越来越多,特别是2001年加入了WTO之后,通过贸易逐渐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接下来的部分,我想重点围绕“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来说明自己对于中国贸易的思考。

1. 中国面对的贸易格局的改变发展

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一是: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发生分化,东亚经济崛起。美国通过2008年以来的4次量化宽松逐渐走出财政困境,下半年,随着实体经济复苏、房地产强劲回暖、美元升值,美国经济将实现全面复苏。而欧元区随着欧债危机见底,经济也将

共 8 页 第 6 页

步入复苏阶段,但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增长趋势也将严重分化,其中北欧经济增速明显快于南欧。新兴经济体在较为强劲的私人需求和政府刺激措施的双重作用下,总体经济形势将继续向好,到2014年东亚经济规模可达到17.34万亿美元,与世界第一经济体美国并驾齐驱。

二是: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挑战,区域经济体内部贸易增强。WTO管理的多边贸易体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力推动全球贸易保障体制的完善和国际贸易更深更广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着新挑战。而在多边贸易体制受到挑战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却越来越繁荣。

2. 恩格尔定律下的中国发展旧模式

恩格尔定律的主要内容大概是说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也就是说随着时代、贸易的发展,当各国能力逐渐变强,居民生活能力的要求更高了之后,人们对于奢侈品、制成品之类的物品需求会增加。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国际贸易的发展必然是向着有利于制成品生产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利于食物,特别是农业的输出国。从这方面来说,就是一国天生有发展农业的禀赋,他也不应该太过固守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只有经济的工业化才是经济发展的途径。

中国成立后,为了未来能真正发展成大国,决心全力发展工业。工业可谓是国家进步的重要一步,但是全力发展工业,其他产业必定会受到影响。例如,我们知道国家生产两种产品时,机会产品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的等等。强制发展工业会扭曲市场和压制其他产业发展。在知道这个的前提下,我国还是毅然前进。因为在恩格尔定律下,长久发展农业、土地禀赋只会让我国永远驻足在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中,这样下去在世界贸易中是吃亏的。于是毫无办法,优先发展工业是首选。

如今中国工业已经十分发达,中国也早已放弃一心发展工业的时代,如今国内内需满足,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好时机。

3. 发展贸易的黄金时代(重叠需求)

重叠需求理论说的是若两国中一国具有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而另一国没有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则两国无从发生贸易。因此,各国应当出口那些拥有巨大国内市场的制成品,即大多数人需要的商品,一国在满足这样一个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可以从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获得出口该类商品所必需的经验和效率,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是最大的。

基于这个理论,企业首先应选择国内市场巨大的产业进行出口贸易,同时最有可能发生在偏好相似的国家之间(往往是相邻国家市场),因此,国际化经营往往表现为渐进式。渐进式国际化经营的产业往往是国内外需求偏好相似的产业,根据林德尔的理论,国际贸易被视为国内贸易的延伸,因此产业一开始往往表现为国内经营,待国

共 8 页 第 7 页

内市场饱和后或因偶然机会(被动地)才向外延伸到国际市场,根据需求偏好相似原则,首先选择的是相邻国家市场,而后才是全球市场。

当下中国正是贸易的黄金时代。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重叠需求重叠度十分高,我们可以和发达国家贸易,也可以和发展中国家贸易,甚至可以和落后国家有相似的需求。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的联合,并且通过国际会议等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打开他国的市场把生产的能量释放出去。以出口导向为战略,尽管中国的国内市场非常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国外有更加广阔的需求,在劳动力价格还算有优势时,发展制成品和精加工产品,提高生产技术,是以后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佳贵.工业化蓝皮书: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1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叶华容. 國際產業轉移下的區域貿易流向.《经济前瞻》双月刊,第143期,2012年9月5日

[3]梁嘉桓. 日資回流東南亞 雁行理論再成形.《國際財經》, 2009.

[4]国际贸易格局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http://www.sinosure.com.cn/sinosure/xwzx/rdzt/ckyj/ckfx/163499.html.

[5] 董国辉.阿根廷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确立的历史进程. 《南开学报》,2013年,第三刊

共 8 页 第 8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国际经济学论文(标准格式)(2)在线全文阅读。

国际经济学论文(标准格式)(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6041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