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今小学国学热现象研究(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三、 “国学”热现象的现状分析

(一)国内外及港澳关于“国学”的态度及研究

随着小学国学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对国学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为推动小学国学教育健康顺利的发展,人们开始对国学教育进行了理论的探讨。2003年以来,国学教育研究有了较快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小学国学教育,并对其中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我国的港澳台地区也非常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香港在教材编写方面,除在选文方面注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外,每册还酌量编入与课文有关的文化常识,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澳门的语文教学要求学生从语文学习活动中充实生活经验,增加对我国文化的认识,在言语学习态度方面则要求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尊崇;中国大陆语文课程也已开始重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教育,但要进一步发展仍需向外科学借鉴,对内全面推进。

日本把国语教育中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看作是国家现代化的教育基础;

英国的课程制定者、教材编写者和语文教师把让学习者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它所宣扬的民族精神、文化习性并学习到文化知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在法国法语教育的总目标中 初中和高中都确立了民族文化教育的目标;追寻古典文化、注重经典内容的学习是法国语文教育的重要传统和特色;

1.有关小学国学教育意义的研究

意义的探讨是国学教育开展的起点。为此,人们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其中对国学教育的育人功能与价值,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袁继喜,2007;陶继新,2008,等):一是砺志怡情, 明理启智,激发民族情感,提升民族文化素养;了解中华历史文化,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校正行为规范。二是国学教育是继承传统,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

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三是国学教育是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的作用途径。就当前研究水准,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如对国学教育的育人功能的认识虽较全面,但还缺乏深度,阐述的笼统,还有待深描及细化。

2、关于小学如何开展国学教育的研究

如何开展国学教育是国学教育的核心。因为它是由理论到实践转化的关键。针对此问题, 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有些学者主张小学应开设“国学”课。因为国学是“华夏民族精神源头的文本经典”,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识别符号”(刘梦溪, 2008)教育部门可以通过试点的形式编制统一的 “国学”教材,在实践中使“国学”教育课本系统化、通俗化、基础化;力求用“国学”吸引学生,用“国学”感动学生,用“国学”滋养学生。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全面推广“国学”课程。研究人员对小学国学教育实践中的好的作法进行了总结和提升。如课程建设中,以学科渗透(如小学思想品德课中融合国学礼仪课的内容)、隐性课程开发(校园文化节等国学教育环境和氛围熏陶)、 微型课程(不定期的演讲会、国学讲座)等方式将国学列入课程计划,保证国学教育制度化和规范化;在课程实施方面, 主张在课堂教学中,以背诵、表演、小组竞赛等方式,化有形为无形,培养学生对国学的热爱。课后以活动为主要教育形式。利用课前课后将时间化零为整,在游戏中、歌声中、班级活动中寓教于乐;课程评价方面,主张以品德陶冶和普及国学基本知识为目的。重在情感陶冶、知识扩展,不想其列入考试科目。强调过程评价,将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作为改进课程的依据。此外,还有学者(楼宇烈,2007)提出,在开展国学教育过程中要谨防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倾向。

3、关于小学国学教育实践的调查研究

国学教育实践的现状怎样?结果如何,是我们评价和改进小学国学教育的依据。这方面的调查研究目前有两例。一是王素珍(2007)的“石家庄市小学国学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该文从对石家庄小学国学教育的内容、形式、教材、 评价标准、师资情况、人们对国学教育的态度以及认识等方面入手,通过深入地调查、访谈,对当前国内的小学国学教育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思考。

二是钟其鹏(2008)的“新时期国学教育述评”,该文列举了沈阳、深圳、济南等几所小学在国学课程开发中的举措及问题,并对此解析。

综上所述,目前对小学国学教育的研究,涉及的面较广,包括课程编制等方方面面,但大多是浅尝即止,缺乏深入、具体的研究。因此,要提高理论的指导性,增加可操作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二)当今国学教育的现状

3.2.1.城乡差别悬殊:

国学教育的外延被理解为诵读经典,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学习民族音乐,感知欣赏传统戏, 曲,了解民俗风情,弘扬传统体育项目等等 。但是,国学教育的开展在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非常大的差别,在城市几乎每个小学都会开设一定的国学教育,而在农村几乎一片空白, 很多城市的小学开展了国学阅读、古典诗歌、传统戏曲等方面的阅读训练欣赏, 而农村几乎没有。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让学生背诵一些古典诗歌,增设一些传统体育,比如跳绳、踢毽子等等民间传统体育游戏。

3.2.2.教育内容比较单一

尽管不少城市小学都认识到了国学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到了国内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并且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开设了不同的国学教育内容。

但是整体来看, 我国城市小学的国学教育课程明显地呈现出课程单一的现象。 把国学教育片面的理解为经典诵读,学生诵读内容也大都侧重于《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课本, 而传统习俗、民族戏曲、民族音乐、道德传统等这些国学内容由于受到学生的理解能力的限制, 尤其是教师师资力量的制约, 无法做到国学教程内容的多样化。

3.2.3.国学教育没有系统的教学安排

当前我国小学的国学教育, 一方面缺乏专职的任职教师,又没有专业的教材,

同时也没有安排固定的课时,更没有相应的国学教育的评价体系, 因此小学阶段国学教育具有明显的随意性、粗放型特点, 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随机的渗透,形式大于内容是当前国学教育的普遍特点。

3.2.4.小学国学教育的认识复杂化

当前绝大多数教师对于国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识, 尽管他们都比较认同, 但是对相关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却各不相同, 对于在小学阶段开设国学课程, 开是什么样的专业课程,如何进行教学各个学校的认识和观点不一而论。有的学校认为国学教育意义重大, 需要把国学教育当做特色教育开展, 大力发展和扶持;更多的教师则认为当前的小学课程已经安

排得够多, 增设更多的国学教学会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 抽不出时间再给学生进行专门的课程教育。 而家长更多的考虑国学选修内容, 不是必考的科目 ,也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升学。 因此,对国学走进小学的认识呈现出明显的复杂化特点。

少儿国学班招生走俏

中高考都加大了对国学的考查力度,也带动了幼儿学国学的热潮。临近寒假,很多少儿国学班进入了招生旺季。记者了解到,很多书院利用寒暑假招收4到10岁的学生,孩子们穿上“汉服”,拜孔子,学茶道,练书法,进行传统文化的浸润。这些形式化的内容受到了家长的青睐。这些国学班学费都在万元左右,不菲的价格却非常火爆。家长们认为,孩子们从小学“礼”,诵读先贤的作品,能够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品德。

在少儿国学班里,《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等几乎是学生们的必修课。有的还创造了“《弟子规》操”,孩子们一边朗诵一边跳舞。然而,由于没有规范性的课程教学,每个国学馆教学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有的单

纯强调孩子背诵大量经典而缺乏讲解,有的甚至沿袭了传统的“惩戒”文化,造成孩子的伤害。

七成受访者认为背古诗有用

一方面是课程体系上的“加餐”,另一方面也有媒体针对“小时候背诵古诗文的经历”做了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超七成受访者觉得背诵古诗受用;六成则认为古诗文从小就背很重要。

在调查中,67.3%的受访者表示从小就背“很重要”。在学习古诗文的方法上,40.3%的受访者表示应该“从小启蒙,背诵是童子功”,24.4%的人认为应该“凭个人兴趣,自愿学习”,19.4%的人觉得“小时候不懂,最好长大了再学”。工作多年后还能背诵出多少古文?受访者还能背出的以3~5篇(34.6%)居多,20.8%的人能背出10篇以上,20.0%的人能背出6~10篇,18.2%的人能背出1~2篇,1篇都记不全的仅占6.4%。这些篇目的背诵时期,主要以小学(60.2%)和中学(59.8%)为主,幼儿园(9.9%)、大学(7.5%)、工作以后(2.4%)等时期背诵得较少。

四、 小学国学教育的内容

(一)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

4.1.1中小学教材“加餐”国学

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从幼儿园到普通高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推行“一纲多本”政策。在教育部大纲下,各个出版社也开始编纂出版自己的教材。随着国学热劲风,围绕课程改革,多家出版社已经明确将在新版的语文课本中为国学“加餐”。

11月1日,2014年亚洲教育论坛上,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表示,语文出版社新修订的语文教材,小学一二年级、初中一二年级的已修订完毕,送交教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当今小学国学热现象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当今小学国学热现象研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589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