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0)?r0??(0)?0??vr(0)?0??v?(0)?v近?r(t)?r
f?f?m(0)?m0??v?(tf)?0?v(t)?57?rf其中,tf为给定的飞行时间。
5.1.3模型求解
(1)通过matlab编程求解,得到主减速段末端位置到近月点的极角
??7.53,
又根据嫦娥三号在3000米高度时的月心距,根据平面几何知识可求得从近月点到距月球表面3000米高的水平位移,如图2所示。
图2:近月点到距月球表面3000米高的水平位移求解示意图
则求得近月点到距月球表面3000米高的水平位移xf?rfsin??228km
(2)相关地理资料显示,相邻纬度间的距离纬度大约为30km,则可求得水平位移经过的纬度为7.53,则近月点的纬度为(44.12?7.53)N?36.59N,根据远月点与近月点对称关系,得远月点的纬度为36.59S。因为近月点与嫦娥三号软着陆点的经度相同为19.51W,则远月点的经度为180?19.51?160.49,根据远月点与近月点的对称关系,则可得远月点的经度为160.49E。近月点的位置为19.51W、36.59N,距月球表面15km;远月点的位置为160.49E、36.59S,距月球表面100km。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求得近月点的速度大小为v近=1.6725km/s,结合上述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知,其方向垂直y轴水平向右;同理可得远月点的速度大小为v远=1.6334km/s,方向垂直y轴水平向左。
5.2问题二的模型建立与求解 5.2.1模型建立
基于问题一的嫦娥三号软着陆动力学模型,则此时满足嫦娥三号软着陆的初始状态条件不变,终端状态条件改变为: (1)嫦娥三号降落到月球表面,则r(tf)?R
(2)径向速度与横向速度均为零,即vr(tf)?0,v?(tf)?0 则嫦娥三号软着陆的初始状态与终端状态的条件为:
?r(0)?r0??(0)?0??vr(0)?0??v?(0)?v近?r(t)?R ?f?m(0)?m0??v?(tf)?0?v(t)?0?rf而问题二要求优化软着陆轨道,可以说在软着陆过程中消耗的燃料最省即为最优轨道,则可得目标函数
minz??m(t)dt。 (2.1)
t0t1然后把嫦娥三号软着陆轨道进行离散化,则整个的轨道可分割为N个小段,每段的
节点设一个推力方向,如图3所示。
图3:软着陆轨道离散化
那么,各小段之间通过线性插值确定各时刻的推力方向,可得 (1) 各离散点时间序列满足:t0?t1?t2?t3?(2) 系统的状态可定义为XT??vr(3) 控制变量为?;
综上,可将嫦娥三号软着陆的动力学方程简化为为X?f?X,?,t?。
在每个离散的时间点tk处,嫦娥三号状态变量为Xk?X?tk?,控制变量为
v0?tn?tf;
r??;
?k???tk?。由于嫦娥三号的状态变量是连续的,因此在每一小段,利用求积公式对轨道
进行逼近求解,得相邻的两个离散点状态应满足:
1?k?Xk?1?Xk?(K1?2K2?2K3?K4),
6其中
K1?hkf?Xk,?k,tk?1??K2?hkf?Xk?K1,?k?1,t?2??1??K3?hkf?Xk?K2,?k?1,t?2??K4?hkf?Xk?K3,?k?1,tk?1? hk?tk?1?tk1t?(tk?1?tk)2?k?1??(t)离散化嫦娥三号软着陆轨道,即将轨道分为N段,每个状态变量可以产生N个等式约束。这样便将问题二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则 (1)非线性规划的变量为Z???X1,?1,X2,?2,,Xf,?f,t0,tf??;
(2)轨道优化的约束即非线性规划的约束c1?c(x)?cn (2.2) 其中c(x)????1,?2,,?f,?0,?f??,
T?0为嫦娥三号在初始时刻满足的约束即?0????X?t0?,??t0?,t0??
??f为嫦娥三号在终端时刻满足的约束即?f????X?tf?,??tf?,tf?
(3)此非线性规划的状态变量所满足的边界X1?X?t??Xn; (2.3) (4)此非线性规划的控制变量所满足的边界为?1???t???n。 (2.4)
以(2.1)式为目标函数,以(2.2)-(2.4)为约束条件,建立非线性规划[4]模型:
minz??m(t)dtt0t1?c1?c(x)?cn ?s.t?X1?X?t??Xn???1???t???n5.2.2模型求解 (一)算法实现
对上述问题利用遗传算法[4]进行求解, 步骤如下:
Step1:将n个取值范围给定的优化参量,按一定的浮点数编码原则排列在一起,成
为一个个体, 随机产生N个这样的个体作为初始种群; Step2:计算每一个个体的性能指标, 并对这N个个体进行排序;
Step3:选择出若干个性能指标取值较小的个体保留,并将其遗传到下一代;
Step4:将个体随机两两配对, 按照指定的概率Pc进行交叉操作; Step5:对每一个个体中的每一个参数, 按照指定概率Pm进行变异操作; Step6:若满足收敛条件则输出最优解并退出, 否则继续进行编码、评价、选择、交
叉和变异等操作。
(二)仿真计算
初始时刻嫦娥三号质量m0?2.4t,发动机比冲I?2940m/s,可供选择的发动机推力限制在1500~7500N之间。嫦娥三号轨道高度h?15km,横向速度v近=1.6725km/s,径向速度vr0?0。
终端时刻嫦娥三号着陆在月面上,月心距rf?1737.013?2.641?1734.372km,速度
vr?tf??0,v??tf??0。
采用遗传算法的参数为: 优化参量的数目n?14, 种群规模N?20。选择策略为采用最优保留策略的轮盘赌法, 每个优化参数交叉概率Pc?0.6,变异概率Pm?0.5,迭代代数Titer?10000。
以下4个图表为月心距、极角、径向速度和横向速度的变化曲线。
图4:嫦娥三号月心距的变化曲线
图5:嫦娥三号径向速度的变化
图6:嫦娥三号横向速度的变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嫦娥三号软着陆轨道设计与控制策略(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