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22-24)
22.铅由于抑制了血红素合成酶,从而影响了正常血红蛋白的合成,可引起( E ) 23.三硝基甲苯能与血红蛋白发生作用,最终产生Sulf Hb,则导致(C ) 24.苯影响造血系统的正常代谢 ,可引起( A )
A.使氧分压过低 B.急性中毒引起的休克 C.中毒性缺氧 D.中毒性肺水肿引起的呼吸性低氧血症 E.影响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 四、简答题
1.试述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1)职业卫生法规与卫生监督:职业病防治法与各种卫生标准的制定,卫生监督包括经常性卫生监督和预防性卫生监督。
(2)工程技术措施:用低毒或无毒物质替代高度物,有害物的生产在密闭条件下进行,采取机械化、自动化、远距离操作以消除或减少有害因素的危害。
(3)个人防护与卫生保健措施:呼吸防护器、面具、防护服、手套、眼镜等有目的的选择,加强健康教育,使劳动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狼嚎卫生习惯,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4)健康监护与环境监测:健康监护包括就业前体检、定期体检。
2.生物性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有哪些?(1)传染病与寄生虫病。(2)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与非细菌性。(3)过敏性疾病,生物气溶胶为主要原因。(4)癌症。 (5)畸胎。(6)其它急慢性疾病。 3.中暑的临床表现及防护措施是什么 中暑的临床表现
(1) 热射病,临床表现: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皮肤干热发红,脉搏快而无力、呼吸快而浅表,严重时出现昏迷,体温升高可达40度。
(2) 热痉挛。以四肢肌肉和腹肌痉挛为多见,尤以腓肠肌为最常见,痉挛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
(3)热衰竭。起病迅速,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呕吐、多汗、口渴、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
防护措施:(1)技术措施。(2)保健措施:①加强健康监护,包括就业前体检和定期或入暑前体检;②合理供给清凉保健饮料及食品;③加强个人防护。
(3) 组织措施 ①落实防暑降温工作;②开展卫生宣传教育;③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
4.振动和噪声对人体有何危害危害: 振动对人的危害
(1)全身振动对机体的危害——全身振动病 振动可影响手眼的配合,使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全身振动常引起足部周围血管和神经的改变,以及晕车病等。 (2)局部振动病 表现为白指或称雷诺氏现象,手麻、手痛,骨关节、肌肉系统症状,和其他症状,如头昏、头痛和睡眠障碍等。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1)对听觉功能的影响 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可表现为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包括对高频区的听力损失和噪声性耳聋)和爆震性耳聋。
(2)对非听觉系统的影响噪声的作用使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发生变化,常表现出心率加快或减慢,外周阴力增加、血压不稳。长期作用可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
第四部分 营养与健康
一、 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5分)
1.人体三大产热营养素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产热最高的为糖。 2.无机盐按含量分为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3.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维生素是VB1 、 VB2、 VPP 。
4.医院的基本膳食有---普食-、流质饮食、--软食-------、-----半流质膳食------。 5.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EAR-----、---RNI-----、--AI-------、--UL-----。
6.谷类食品不含有维生素------A-----、------C---------、--------D--------。 7.人体热能消耗途径为-------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8.我国儿童主要的营养缺乏病是------佝偻病----------和-------------缺铁性贫血-------
二、 名词解释 (每个2分,共12分)
1.营养 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素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生物过程。
2.营养价值 指食物中所含营养素和热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3.食物中毒 指正常人摄入正常数量可是状态的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害物质的食物或误食有毒食品引起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4.膳食纤维 植物性食品中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多糖类物质。
合理的食物调配;科学的加工烹调;良好的用膳制度;食物对人体无毒无害,保证安全。
5.膳食结构 是指人群消费的食物种类及数量的相对组成。 6.Balanced diet 是指全面达到营养要求的合理膳食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7分)
1.黄曲霉毒素在婴儿食品中的允许量是( E) A.20㎎/㎏ B.15㎎/㎏ C.10㎎/㎏ D.5㎎/㎏ E.不得检出
2.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含有的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成分和组织修复、维 持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不属于营养素的是( A)
A.有机盐 B.蛋白质 C.无机盐 D.脂肪 E.碳水化合物 3.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主要指标是( E)
A.蛋白质的含量 B.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C.蛋白质的利用 D.氨基酸模式 E.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及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程度 4.目前公认的必需脂肪酸是( A )
A.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B.亚油酸.C亚油酸和α亚麻酸 D.α-亚麻酸 E. 花生四烯酸
5.㎎/㎏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妇女的钙摄入量为( B)
A. 800~1000mg/d B.1000~1500mg/d C.1500~2000mg/d D. 000~2500mg/d E.2500~3000mg/d 6.谷类蛋白质的限制氨基酸是( E)
A.蛋氨酸 B.亮氨酸 C.缬氨酸 D.丝氨酸 E.赖氨酸 7.奶类含量低的营养素是( B )
A.钙 B.铁 C.蛋白质 D.脂肪 E.乳糖 8.耐盐最强的食物中毒病原是( A )
A.副溶血性弧菌 B.沙门菌 C.大肠杆菌 D.葡萄球菌 E.肉毒梭菌
9.引起食物中毒不表现为胃肠道症状的病原是( E) A.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沙门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肉毒梭菌 10.不属于合理营养基本要求的是( E )
A.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机体需要 B.贮存、加工、烹调方式合理 C.膳食制度合理 D.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E.以上都不是 11.某男孩,2岁,查体发现方颅,枕秃,串珠胸,夜间经常啼哭,最可能的原 因是( D )
A.受惊吓 B.锌缺乏 C.维生素A缺乏 D.钙缺乏 E.铁缺乏
12.某大学,同宿舍的8名同学聚餐,吃了一种鱼后,出现皮肤潮红、头晕、头痛、心
悸、胸闷、血压下降,荨麻疹或哮喘症状,引起中毒最可能的病原是( C ) A.河豚毒素 B.霉菌毒素 C.组胺 D.有机磷农药 E.沙门菌
13.2001年5月,某单位10位同事在海鲜馆聚会,吃完海产品5h后,陆续有8人出现
腹痛、频繁腹泻、里急后重不明显,继而出现恶心、呕吐,重症者出现脱水,少数出现休克、意识障碍,3d后中毒症状逐渐好转,发生食物中毒的最可能原因是( E) A.沙门菌 B.葡萄球菌肠毒素 C.肉毒毒素 D.李斯特菌 E. 副溶血性弧菌
14.某年7月,某小学20多名学生食用了由奶、蛋、糖制作的冰淇淋12h后,出现腹
痛、腹泻、黄绿水样便,少数病人有脓血便,体温高达39℃,重症者出现谵妄、昏迷等,引起该次食物中毒的最可能病原是(C ) A.致病性大肠杆菌 B.沙门菌 C.葡萄球菌
D.肉毒梭菌 E.副溶血性弧菌
15.某家庭5人,吃了自制的豆酱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食欲不振,随后出现视
力模糊、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颈无力、头下垂,经治疗后逐渐恢复健康,发生中毒的最可能病原是(D )
A.副溶血性弧菌 B.李斯特菌 C.沙门菌 D.肉毒毒素 E.葡萄球菌肠毒素 共同题干(16~17)
某患者,平时经常吃瘦肉、鸡蛋、牛奶,不吃蔬菜、水果、粗粮。 16.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主要症状是( C )
A.贫血 B.记忆力减退 C.便秘 D.消瘦 E.乏力 17.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 A )
A.改变饮食习惯,多摄入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 B.改变饮食习惯,多摄入动物内脏 C.改变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脂肪的食品 D.改变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E.改变饮食习惯,多摄入粮谷类食品
A.夜盲症 B.坏血病 C.佝偻病 D.贫血 E.脚气病 问题(18~20)
18.长期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是( A ) 19.长期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疾病是( B ) 20.长期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疾病是( C ) 21.长期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疾病是( E)
A.粮谷类 B.豆类 C.动物肝脏 D.奶及奶制品 E.蔬菜、水果 问题(22~25)
22.钙的最好来源是( D ) 23.优质蛋白的最好来源是(B ) 24.维生素C的最好来源是( E)
25.我国居民膳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A ) 26.人体缺锌的临床表现有( ABCDE )
A.生长停滞 B.味觉功能减退 C.性幼稚 D.多发性神经炎 E.创伤不愈合 27.为更好地发挥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应采取的措施有( BC) A.供给足够的能量 B.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C.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 D.供给更多的蛋白质
E.供给大量的维生素
四、思考题 (共36分) 1.简述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1)促进肠蠕动,减少肠癌和肠道疾病的发省。(2)降低血胆固醇,对心血管疾病和胆石症有良好作用。(3)降低餐后血糖,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4)控制体重及减肥。 (6分)
2.平衡膳食宝塔分几层?怎样正确应用平衡膳食宝塔?
(1)平衡膳食宝塔分五层 谷类食品位于底层;蔬菜和水果类食品位于第二层;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品位于第三层;奶类和豆类位于第四层;第五层塔尖是油脂类。(2)平衡膳食宝塔应用 ①确定你自己的食物需要,不一定要每天搬照摄入量进食,重要的是要按照宝塔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②同类互换,调配丰富多彩的膳食;③要合理分配三餐食量;④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⑤要养成习惯,长期坚持。(12分)
3.食物中毒的处理原则。
食物中毒的处理:(1)积极抢救处理病人。(2)及时处理可疑食物及现场。 (3)对饮食行业及炊事人员中带菌者或传染病、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皮肤病者,应调查并积极治疗。(4)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站和有关部门报告。(5)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同时进行卫生宣传及指导工作,针对本次中毒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和措施。 (10分)
4.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合理的食物调配;科学的加工烹调;良好的用膳制度;食物对人体无毒无害,保证安全。(8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供本科护理学使用)(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