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6 题 图
(1)求出A、B两支承反力。
(2)画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方法不限)。确定梁的最大剪力Q其所在截面,并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3)试求出梁内的最大弯曲正应力?maxmax和最大弯矩Mmax及
和最大弯曲剪应力?max。
7. 外伸梁由16号工字钢制成(有关截面几何参数已查表获得),其受力及有关尺寸如图所示。已知a?1m、F?4kN、q?2kN?m
四、7 题 图
16号工字钢的有关截面参数
抗弯截面模量:Wz?141cm3;总高:H=160mm;翼缘宽度B=88mm; 翼缘平均厚度t=9.9mm;腹板厚度??6.0mm;Iz:Sz,max?13.8cm
(4)求出A、B两支承反力。
(5)画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写出最大剪力和最大弯矩的绝对值并指出其所在截面位置。
(6)试求出梁内的最大弯曲正应力?max和最大弯曲剪应力?max。
第 11 页 共 19 页
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解:
1(B);2(B);3(D);4(A);5.①.(C);5.②.(D);6(D); 7(B);8(D);9(C);10(B);11(D);12(C); 13.①(D);13.②(C)14.①(A );14. ②(C)15.(C); 16(C);17(A);18(A);19.①(C);19.②(A)
二、 多项选择题解:
1. ①:(D、E、F、G );1. ②:(B、C);2. ①:(1、8、5); 2. ②:(1、3);2. ③:(1、2、3); 3.(E、F);4.(C、H); 5.(A、C、D);6.(C、D);7.(B、C、D);8.(A、B)
二、 简单计算题解
1. F=(Gcos? ); F2=( F1?Gcos?)
2. FR=( 8 )kN; ?=( 0 )°(即与y轴共线↓) 3. M1 =( 6 )N·m; FCD=( 10 )N 4. FA=(
2M3a); FC=(
2M3a)
?2?3??Fl5. M=???2??=1.87Fl; FA=F
6. FAC =207N (拉);FBC =164N (拉)
7. 答:A处横截面上共有( 3 )种内力分量,分别是:
①.(扭矩):T =(PD/2);②.(弯矩):M=3Pl;③.(剪力):FS=3P 8. 答:1-1截面上共有( 3 )种内力分量,分别是:
①轴力:FN=Fcos?; ②剪力:FS=Fsin?;弯矩: ③M=F(cos??a?sin??l) 9. 答:m-m截面上共有( 3 )种内力分量,分别是:
①. 轴力:FN=Fcos?; ②. 剪力:FS=Fsin?; ③. 弯矩:Mz=(Fsin??l?Fcos??a)
10. F=(200)kN e=(50/3=16.7)mm
第 12 页 共 19 页
11. ?max=( -200 )MPa; ?l =(-0.3 )mm; 12. ?max??40.7?MPa;?AC??1.12?? 13. ?max=46.4MPa; P=71.8kW 14. F=(21.2)kN ?=(10.9)°
15. 答:
① ?1=100MPa, ?2=0 MPa, ?3=-20MPa
② ?max??1??32=[100-(-20)]/2=60MPa,
③ ?r3??1??3=100-(-20)=120MPa
16. 答:
① 由图知:?1?20;?2?0;?3??80
则:?r3?20?(?80)?100MPa; ?max?② 由图知:?1?100;?220?(?80)2?50MPa
?20;?3?0
100?02?50MPa
则:?r3?100?0?100MPa; ?max?③ ?1?50;?2?20;?3??30
则:?r3?50?(?30)?840MPa; ?max?50?(?30)?40MPa
2三、 综合计算题解
说明:本题有多种解法,以下只是其中一种,本题不依计算结果为唯一评分依据,故要求写出解题步骤,将根据具体步骤评分。 1. (桁架)题解如下 (1) 用截面法画受力图(a)
(2) 对(a)图所示部分桁架列平衡方程,求得杆1、2、3的内力。
?MD?0;?F1?F=2kN (拉) =-4kN (压)
(a)
?M?FyA?0;?F3??2F2F?0;?F2?=2.83kN (拉)
(3) 以B点为对象,判断杆4为零杆,即:F4?0 答:杆1、2、3及杆4的内力分别为:
F1=2kN (拉);F2=-4kN (压);F3=2.83kN (拉);F4=0 (压)
第 13 页 共 19 页
2. 求图示桁架指定杆件(1、3、4、5杆)的内力,
以下为各步骤得受力分析图。
(a)图 (b)图 (c)图 方法一:
(1) 以B点为对象。 ① 画受力图(a),
(d)图
② 列、解平衡方程求出或判断出3为零杆(即:F3=0)和F5=-FB。 (2) 以C点为对象 ① ②
画受力图(b),
列、解平衡方程求出或判断出1为零杆(即:F1=0)和F2=-F(压)。
(3) 以D点为对象。 ① 画受力图(c),
② 列、解平衡方程求出或判断出,F4?2F(拉)和F5=-F(压)。
2F(拉)和F5=-F(压)。(压)。
答:杆1、3为零杆(即:F3=F1=0);F4?方法二: (1)
以整体为对象。
① 画受力图(d),
② 列、解平衡方程,求得:FB=F(↑)(或FAy=-F(↓), FAx=F(←))
(2)
以B点为对象(5分)。
① 画受力图(a),
② 列、解平衡方程求出或判断出:F3=0;F5=-FB=F(压)。 (3) 以D点为对象(5分)。 ① 画受力图(c), ②
列、解平衡方程求出或判断出:F4?以C点为对象:
2F(拉)和F2=F(压)。
(4)
第 14 页 共 19 页
①画受力图(b),②列、解平衡方程或判断求出1为零杆(即:F1=0)。 3. (系统平衡、求拉绳直径)题解如下。 (1) 以整体为对象求出FB和FC。 ① 画受力图(a),
② 列、解平衡方程求:FB;FC 由:
?MC?0;P?acos??2Q?lcos??FB?2lcos?
得:FB=450 N(↑)
再由:?Fy?0FB?FC?2Q?P?0 得:FC=550 N(↑)
(2) 以AB为对象,求出绳子的拉力TDE。 ①画受力图(b) ②列、解平衡方程求TDE: 由:?MA(a)图
?0TDE?h?FBlcos??Ql2cos??0
得:TDE=420cos70°≈143.65 N(拉)。
(3) 用绳子的拉伸强度条件求绳子DE的最小直径d ① 将有关数据代入拉强度条件公式??求得d?4TDE
(b)图
FDEA?4FDE?d2????,
?????4.28; 答绳子的最小值经应大于4.28mm
4. (系统平衡、求拉绳直径)题解如下。 解: 可由多种解法,以下给出一种解法: (1)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① ②
画出受力图,并建立有关坐标系,如图(a)。
列、解平衡方程
GMA?0;FC?2?G?1?0;?FC??5kN
2图(a)
?
(2) 以圆柱为研究对象,
① 画出受力图,并建立有关坐标系,如图(b)。 ② 列、解平衡方程
第 15 页 共 19 页
图(b)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川农1212工程力学(理、材)_复习题及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