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试题(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1、晶状体的位置在( )。

A、虹膜的前方B、角膜与虹膜之间C、玻璃体的前方D、睫状体的前方E、脉络膜的前方

12、沟通眼球前房和后房的结构是( )。

A、泪点B、虹膜角膜角C、巩膜静咏窦D、瞳孔E、眼静脉 13、充填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结构是( )。

A、睫状体B、房水C、玻璃体D、疏松结缔组织E、脉络膜 14、与鼓室相通的管道是( )。

A、外耳道B、咽鼓管C、蜗管D、骨半规管E、鼻泪管 15、泪小管起始于( )。

A、泪腺B、泪点C、泪囊D、鼻泪管E、巩膜静脉窦 16、鼓室是下列哪块骨内的小腔( )。

A、上颌骨B、蝶骨C、颧骨D、颞骨E、筛骨 17、外耳道的外侧1/3部为( )。

A、膜性部B、肌性部C、软骨部D、骨部E、皮肤部 18、属于皮肤附属器的是( )。

A、皮下组织B、皮脂腺C、浅筋膜D、深筋膜E、乳头层

二、多项选择题:

1、眼的折光装置包括( )。

A、瞳孔B、角膜C、房水D、晶状体E、玻璃体 2、中耳包括( )。

A、咽鼓管B、鼓膜C、乳突小房D、耳蜗E、鼓室 3、用肉眼观察活体的视器,可见到的结构有( )。

A、角膜B、巩膜C、泪点D、虹膜E、瞳孔 4、关于角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B、无色透明C、参与折光作用 D、边缘有巩膜静脉窦E、与巩膜相接 5、位觉感受器包括( )。

A、螺旋器B、球囊斑C、壶腹嵴D、椭圆囊斑E、半规管 三、填空题:

1、在活体,通过角膜可以看到 和 。

2、眼球的折光装置从前向后依次为 、 、 和 。

3、结膜主要分为 、 。 4、眼球中膜由前向后为 , , 。

5、骨迷路由后向前分为 、 、 。 6、幼儿咽鼓管相对较 走行较 ,故咽部感染易经咽鼓管侵入 导致 炎。

7、晶状体位于 与 之间。 8、内耳又称 ,可分为 和 。 四、名词解释:

视神经盘 黄斑 巩膜静脉窦 五、问答题:

1.试述眼球壁、眼球内容物的组成和功能。

2.外界光线需经过哪些结构才能投射到视网膜上? 3.房水的产生、作用及循环途径如何? 4.泪液的产生及排出途径如何? 5.运动眼球的肌肉有哪些?

6.眼球的平滑肌有哪几块?位于何处?其功能中什么? 7.写出鼓室 六壁 的名称。

8.小儿咽鼓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如何? 9.外界声波至听觉感受器的传导途径如何? 10.试述内耳迷路的分部。

11.试述膜迷路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功能。

感觉器官答案

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D. 5、C. 6、C. 7、C. 8、D. 9、D. 10、A. 11、C. 12、D. 13、C.

14、B. 15、B. 16、D. 17、C. 18、B.

多项选择题:

1、BCDE. 2、ACE. 3、ABCDE. 4、ABCDE. 5、BCD.

问答题

1.眼球壁从外至内,由眼球纤维膜、眼球血管膜和视网膜三层构成。

眼球的内容物 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这些结构和角膜一样都是透明,无血管,具有屈光作用,共同组成眼的屈光系统,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映出清晰的物

象。

2.外界光线需经过角膜→前房房水→瞳孔→后房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至视网膜

3.房水由睫状体产生。有营养、折光和维持眼压的作用。睫状体产生房水→眼后房→瞳孔→眼前房→虹膜角膜角→巩膜静脉窦→眼静脉 4.泪液由泪腺分泌。经若干排泄管→结膜上穹→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

5.有上直肌使眼球转向上内;内直肌,使眼球转向内侧;下直肌,使眼球转向下内;外直肌,使眼球转向外侧;上斜肌,使眼球转向下外;下斜肌,使眼球转向上外

6.有三块,①瞳孔括约肌,位于虹膜内,收缩时使瞳孔缩小;②瞳孔开大肌,位于虹膜内,收缩时使瞳孔开大;③睫状肌,位于睫状体内,该肌收缩与舒张,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7.上壁为鼓室盖;下壁为颈静脉壁;前壁为颈动脉壁;后壁为乳突壁;外壁为鼓膜;内壁为迷路壁

8.小儿咽鼓管短而粗,且近水平位,故咽部感染易由此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9.声波经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前庭窝→前庭阶外淋巴→蜗管内淋巴→螺旋器

10.内耳在颞骨岩部内,位于鼓室与内耳道底之间,由构造复杂的管道组成,故又称迷路。迷路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

11.膜迷路 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蜗器。各部互相交通。

(1)椭圆囊和球囊 位于前庭内。椭圆囊较大,在后上方;球囊较小,在前下方,两囊 借小管相通。椭圆囊后壁与三个膜半规管相通。球囊有小管与蜗管通连。两囊的壁内分别有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均为 位觉 感受器,能接受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

(2)膜半规管 在骨半规管内,两者形状相似,但 膜管管径较小。每管在骨壶腹的膨大部称为膜壶腹,壁内有突起称壶腹嵴,也是 位觉 感受器,能接受旋转运动开始和终止时的刺激。

椭圆囊斑、球囊斑和三个壶腹嵴合称为前庭器,与前庭神经相通。

(3)蜗管 在耳蜗(骨蜗管)内,也旋转两圈半。其顶端为盲端,下端借小管与球囊相通。在耳蜗的切面上,蜗管呈三角形,有上、下和外侧三壁。下壁由骨螺旋板和蜗管鼓壁(螺旋膜)组成,并与鼓阶相邻。蜗管鼓壁又称基底膜,膜上有螺旋器(Corti器),为听觉感受器。

八、脉管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 1、体循环( )。

A、起自左心室B、将血液射入肺动脉干C、肺静脉内含静脉血 D、与肺泡进行交换E、将动脉血带回到右心房

2、肺循环( )。

A、起自右心室 B、将血液射入主动脉C、主动脉内含静脉血 D、与组织、细胞进行交换E、将静脉血带回到左心房 3、心的位置( )。

A、位于胸腔前纵隔内B、位于胸腔中纵隔内C、前方对向胸骨体 D、前方对向第2—8肋软骨E、后方平对第2—8胸椎 4、心尖( )。

A、朝向左方B、朝向下方C、朝向前方D、朝向左下方E、朝向左前下方 5、心右缘的构成( )。

A、右心耳 B、右心房与右心耳 C、右心房 D、右心房与右心室E、右心室 6、心左缘的构成( )。

A、左心耳B、左心耳与左心房C、左心房D、左心耳与左心室E、左心室 7、右心房有( )。

A、肺动脉口B、肺静脉口C、冠状窦口D、二尖瓣E、三尖瓣 8、左心房有( )。

A、主动脉口B、卵圆窝C、2个肺静脉口D、4个肺静脉口E、二尖瓣 9、卵圆窝位于( )。

A、左心房的房间隔下部B、右心室的室间隔上部 C、左心室的室间隔上部D、右心房的房间隔下部 E、右心房的房间隔上部 10、冠状窦口位于( )。

A、上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B、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 C、上腔静脉口与右心耳之间D、下腔静脉口与右心耳之间 E、上腔静脉口与下腔静脉口之间 11、三尖瓣位于( )。

A、右房室口B、右房室口周围的纤维环C、左房室口 D、左房室口周围的纤维环E、为三片半月状瓣膜 12、二尖瓣位于( )。

A、右房室口 B、右房室口周围的纤维环 C、左房室口 D、左房室口周围的纤维环E、为二片半月状瓣膜 13、主动脉瓣位于( )。

A、主动脉口B、肺动脉口C、左房室口D、右房室口E、为三片三角形瓣膜 14、肺动脉瓣位于( )。

A、右房室口B、左房室口C、主动脉口D、肺动脉口

E、为三片三角形瓣膜 15、窦房结位于( )。

A、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交界处心外膜下B、下腔静脉口附近心内膜下 C、上腔静脉口附近心内膜下 D、房间隔心内膜下 E、下腔静脉口附近心外膜下 16、心的正常起搏点( )。

A、窦房结B、结间束C、房室结D、房室束E、房室结和房室束 17、房室结( )。

A、位于房间隔下部心内膜下 B、由心肌细胞构成 C、由神经细胞构成 D、是心的正常起搏点E、将窦房结的冲动传向房室束 18、房室束( )。

A、由窦房结发出B、沿房间隔左侧心内膜下降 C、沿房间隔右侧心内膜下降D、穿过房间隔 E、在室间隔肌部上缘分为左、右束支 19、冠状窦注入( )。

A、左心房 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E、上腔静脉 20、心包是( )。

A、包裹心的纤维囊 B、包裹心的浆膜囊 C、包裹心和大血管根部的纤维囊 D、包裹心和大血管根部的浆膜囊 E、包裹心和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囊 21、纤维性心包( )。

A、下方与膈胸膜相贴B、两侧与肋胸膜相邻C、分壁层和脏层 D、与出入心的大血管外膜相续E、与心外膜之间的窄隙称心包腔 22、主动脉弓自右向左发出的分支( )。

A、头臂干、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 B、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头臂干 C、右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头臂干 D、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E、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 23、右颈总动脉起自( )。

A、升主动脉B、主动脉弓C、降主动脉D、头臂干 E、常与左颈总动脉共干 24、右锁骨下动脉起自( )。

A、升主动脉D、主动脉弓C、降主动脉D、头臂干E、胸主动脉 25、左颈总动脉起自(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试题(6)在线全文阅读。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试题(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394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