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现象并记录】每天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结果。 略
2.阅读教科书P18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铁制品锈蚀的实质是什么?
铁生锈实质是铁与氧气、水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比铁活泼,为什么生活中铁易生锈而铝却不生锈? 铝表面生成致密氧化铝保护膜,阻止了铝与氧气进一步接触。 (3)如何防止铁生锈?
(1)涂保护膜;(2)刷漆;(3)镀上其他金属;(4)制成不锈钢。 3.完成教科书P18—21“讨论”。
点拨:无论是哪种方法防锈,其原理主要是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与干燥;在其表面加保护层;改变金属的结构等几个方面。
知识模块二 金属资源的保护
阅读课本P20—21,回答下列问题。 1.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点拨:(1)防止金属锈蚀;(2)回收金属;(3)有计划合理开采;(4)寻找金属替代品。 2.你知道哪些废旧金属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点拨:废旧电池中镍、镉、汞可对环境造成污染。 知识模块三 稀土资源的保护
阅读教科书P19—20“讨论”,谈谈你对我国稀土资源的保护利用有什么见解。 点拨:严格保护,有计划开采,合理利用。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知识模块二:金属资源的保护 知识模块三:稀土资源的保护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一、当堂检测
1.常温下,铁生锈的条件是铁接触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而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 2.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锈蚀的速率最慢的是( D )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3.在车船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 A )
A.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 B.可以增大硬度防止撞坏 C.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D.改变铁的颜色
4.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 B )
A.铁矿石 B.金属或合金 C.氧化物 D.非金属单质 5.将下列五种选项的序号分别填在横线上,每一项只能用一次。 A.缓慢氧化 B.疏松多孔 C.受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 D.使铁器与空气隔绝 E.没有水分存在铁不易生锈
①钢铁锈蚀条件C ②钢铁锈蚀的过程属于A ③铁锈状态B ④使铁保持干燥E ⑤铁器表面喷漆D
6.如图所示,在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形管的胶塞塞紧,U形管内水面处于同一高度,一周后观察铁钉和U形管内水面变化( C )
A.铁钉未锈蚀,水面一样高 B.铁钉锈蚀,水面左低右高 C.铁钉锈蚀,水面左高右低
D.铁钉锈蚀,U形管内水从右边全部逸出 二、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困惑以及你还想获得的知识有哪些? 2.课后反思: 方法改进: 存在困惑: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共性及个别金属的特殊性,了解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常见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了解钢铁生锈的条件及防锈方法。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应用,知道炼铁的反应原理,会根据金属与酸及化合物溶液的反应现象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活动性。
【复习重点】
掌握常见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了解钢铁生锈的条件及防锈方法。 【复习难点】
应用常见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回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说说铁是怎样的一种金属。 2.出示复习目标,由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知识梳理——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纯金属 合金
2.金属的物理性质:大多为银白色,都有金属光泽,常温下为固体(汞为液体)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3)铁:年产量最多的金属 (4)银:导电性最好的金属 (5)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6)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4.合金:
(1)定义: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性能:熔点低,硬度大,性能更优越。
(3)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知识模块二 知识梳理——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反应:
分别写出镁、铝、铁、铜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 4Al+3O2===2Al2O3 3Fe+2O2=====Fe3O4 2Cu+O2=====2CuO
2.金属+酸―→盐+氢气(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要除去钾、钙、钠,为什么?酸一般指稀盐酸、稀硫酸,而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为什么?)
分别写出铁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3.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要除去钾、钙、钠,为什么?前金换后金,盐可溶)
分别写出铁和硫酸铜,铜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2)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2AgNO3===Cu(NO3)2+2Ag [规律小结]
1.金属一般能与氧气、酸溶液、化合物溶液等物质反应。 2.金属与稀酸、化合物溶液的反应一般属于置换反应。 3.铁与稀酸、化合物溶液的反应都生成正二价铁的化合物。 知识模块三 知识梳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1.内容:K__Ca__Na__Mg__Al__Zn__Fe__Sn__Pb(H)__Cu__Hg__Ag__Pt__Au 2.应用
(1)根据位置前后可以确定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与稀酸反应生成氢气(浓硫酸、硝酸有强氧化性,除外)。 (3)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极为活泼的金属K、Ca、Na除外)。
知识模块四 知识梳理——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铁的冶炼
原料、实验装置、反应原理、实验现象、注意事项 2.铁的锈蚀
(1)钢铁锈蚀的条件:
铁与空气中氧气、水分共同作用。 (2)防止铁生锈所采取的措施: 略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略
(1)途径:略 (2)意义:略 点燃
△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金属材料
知识模块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知识模块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知识模块四: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一、当堂检测
1.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减轻 ④液体的质量减轻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把适量的稀硫酸倒入盛有过量的铁粉和少量的氧化铜的试管里,稍微加热,充分反应后,静置片刻过滤,滤纸上有铜、铁,滤液里溶质是硫酸亚铁。
3.一些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假金元宝”(铜锌合金)骗财,下列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D )
A.加盐酸 B.测密度 C.用火烧 D.看颜色 二、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困惑以及你还想获得的知识有哪些? 2.课后反思: 方法改进: 存在困惑: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2.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知道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学习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学习难点】
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海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将少量蔗糖固体放入一杯水中,搅拌后固体消失? 2.出示学习目标,由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溶液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溶液
1.阅读教科书P26,观察【实验9-1】,思考: 实验现象:蔗糖逐渐溶解,固体消失了。 混合物的特点:各部分组成相同。
解释(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蔗糖分子扩散到水分子中间。 2.阅读教科书P26—28,观察【实验9-3】思考: 溶剂 水 溶质 乙醇 振荡前的现象 液体分层 振荡后的现象 静置后现象 结论 溶质可以为液体 液体不分层,液体仍不分融为一体 层,融为一体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稳定性;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两种液体互溶,一般把量多的叫做溶剂,量少的叫做溶质;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
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最常用的溶剂是水;碘酒中酒精是溶剂,碘是溶质。 3.阅读教科书P27,观察【实验9-2】,填表 溶质 碘 碘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水 汽油 现象 碘在水中没有变化 碘溶解在汽油中,溶液变为紫黑色 高锰酸钾全部溶解,溶液变为紫红色 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 实验表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是不同的;
知识模块二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活动与探究】根据教科书P29的实验药品和仪器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水中加入的溶质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溶解现象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结论 NaCl 溶解 无变化 溶解时温度不变 NH4NO3 溶解 温度下降 溶解时温度下降 NaOH 溶解 温度上升 溶解时温度上升 归纳整理:阅读P29最后一段内容:吸热>放热:温度下降;吸热<放热:温度升高;吸热=放热:温度不变。
知识模块三 乳化现象
1.阅读教科书P30,观察【实验9-4】 试管内加 入的物质 现象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用水冲洗后的试管是否干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教案(人教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