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算术平均法计算传热系数。
A.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热阻的末次计算值与24h之前的计算值相差不大于5%; B.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热阻的末次计算值与24h之前的计算值相差不大于2%; C.检测期间内第一个1NT(2×DT/3)天内与最后一个同样长的天数内围护结构主体部
位热阻的计算值相差不大于5%;
D. 检测期间内第一个1NT(2×DT/3)天内与最后一个同样长的天数围护结构主体部
位热阻的计算值相差不大于2%;
12、DB32/478-2001规定室内热环境设计应满足下列条件 。 A.冬季采暖建筑室内平均温度不低于18℃,换气次数1.0次/h; B.夏季空调建筑室内平均温度不高于26℃,换气次数为1.5次/h;
C.冬季被动采暖建筑室内平均温度夏热冬冷地区不低于12℃,寒冷地区不低于10℃; D.夏季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不高于35℃。 1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 。 A.表征围护结构传热量大小的一个物理量; B.是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评价指标; C.是隔热性能的指标之一; D.是围护结构工程质量的指标之一。
14、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方法有 。
A.热流计法 B.热箱法 C.动态测试法 D.算术平均法 15、JGJ/T132-2009中受检外表面热工缺陷应采用 评价,受检内表面热工缺陷
应采用 评价。
A.传热系数 B.冷桥热阻 C.相对面积比 D.能耗增加比 16、JGJ/T132-2009规定外窗气密性检测时,应对 同步检测。 A.室内空气温度 B.室外空气温度 C.室外风速 D.大气压力 17、热流计法测定的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往往有差别,原因主要是: A、热电偶选材不好,引起寄生电势,增加测量误差;
B、热流计在使用时,需要粘贴在被测构件表面上,由于改变了表面原有的热状态,所以必然引起构件内部和热流计周围温度场与实际情况不符,这就是热流计测量误差; C、巡检仪本身存在误差; D、测试现场电磁场不够。
18、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热工缺陷是影响建筑物 的关键因素之一。 A.节能效果 B.传热系数 C.热舒适性 D.隔热性能
6
19、JGJ/T132-2009中外窗气密性检测时,环境参数要求进行同步检测的原因
是 。 A.节省检测时间;
B.对室外风速环境状态进行检测,以确定检测数据的有效性; C.环境数据要参与检测结果的计算。 D.防止风速、气温变化。
20、建筑物体型系数计算外表面积不包括 。
A.地面 B.不采暖楼梯间隔墙 C.空调降温的楼梯间 D.户门 21、围护结构中包含金属、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梁、柱、肋等部位,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形成 的部位。这些部位形成传热的桥梁,故称热桥。 A.热流密集 B.内表面温度较低 C.内表面温度较高 D.外表面温度较低
22、关于热工性能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表征围护结构传热量大小的一个物理量; B、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评价指标; C、热流计法是按非稳态传热原理设计的测试方法;
D、采用热流计及温度传感器测量通过构件的热量和表面温度,通过计算即可求得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阻和传热系数。
23、热箱法的主要特点有 。 A、基本不受温度的限制;
B、只要室外平均空气温度在25℃以下就可以测试; C、热箱内温度大于室外最高温度8℃以上就可以测试; D、基本不受湿度的控制。
24、关于热工性能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热箱法无法测试热桥部位;
B、红外热像仪法只能定性分析,难于量化。 C、热箱法可用于测试热桥部位;
D、红外热像仪法可以定性分析,难于量化。 25、下列哪些 部位称为热桥。 A、金属;B、钢筋混凝土;C、混凝土;D、砖砌体。 2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A、冷桥是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形成热流密集、内表面温度较高的部位。
7
B、导热系数是在稳态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1h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
C、导热系数是在稳态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K,1h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
D、传热阻是在稳态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K,1h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
2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A、外墙平均传热系数指包括外墙主体部位和周边混凝土圈梁和抗震柱等部位在内,按面积加权平均求得的传热系数。
B、外墙平均传热系数指包括外墙主体部位和周边混凝土圈梁和抗震柱等部位在内,按厚度加权平均求得的传热系数。
C、外墙平均传热系数指包括外墙主体部位和周边混凝土圈梁和抗震柱等部位在内,平均求得的传热系数。
D、内表面换热阻是内表面换热系数的倒数。
2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A、最小传热阻特指为满足一定节能标准,在设计计算中允许采用的围护结构传热阻的上限值。
B、热惰性指标是综合表征围护结构对温度波衰减快慢程度的指标。
C、单一材料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等于围护结构材料层的热阻乘以蓄热系数。 D、单一材料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等于围护结构材料层的热阻除以蓄热系数。 29、根据傅立叶定律,q??T/(?/?) ,式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A、q为通过热流计的热流量; B、?为热流计的导热系数; C、?为热流计的厚度;
D、?T为被测围护结构加装热流计后,热流计两面的温差。 30、依据DGJ32/J 23-2006,下列对计算公式θ有 。 A、θB、θ
i,i
i,i
=∑θ
i,ij
×Aj/A的有关描述,正确的
表示围护结构外表面平均温度逐时值。 表示外表面第j个温度传感器逐时检测值。
i,ij
C、Aj表示第j个传感器所代表的面积。 D、A—表示构件面积。
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现场热工A(考卷)(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