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制保障
成立特色学校“田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成立以校长马红生为组长;事务主管田吉梅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分工及职责:
组长:负责特色建设的总体领导与策划,宏观调控特色建设的全过程。
副组长:构思并制订特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和有关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和考核。组织教师进行特色建设的理论学习。指导课题组实施课程计划,组织教师编写地方教材、撰写课题和督导各班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培育,对特色建设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做好特色建设的总结及经验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成员:负责各班的特色建设的实施,负责编写教材、教案,上好特色课,组织领导学生进行各种特色建设的活动,总结、归纳、整理本班的过程性成果资料,并展示、交流和存档。
(二)时间保障
第一阶段:讨论和启动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1、 组建田园文化特色教育领导机构和队伍。
2、 了解“田园文化”的内涵,知道“田园文化”的意义,师生收集有关“田园文化”内容的知识。包括“农业种植、田园诗、田园风格艺术品”等
第二阶段: 探索和落实阶段(2013年9月——2014年7月)
1整体推进、项目突破、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工作、使特色文化稳步实施。
2聚焦特色科研问题、丰富特色科研方式、打造特色科研团队、营造特色科研文化。
3实施中加快对特色建设阶段性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并及时做好问题修正和建议补充
4、各班布置“田园文化”主题墙,展示收集到的资料。 第三阶段:完善和巩固阶段(2014年2月——2014年8月) 各班以班级为集体,在自己的责任田上种植自己的作物,请人指导种植;开展“田园诗歌朗诵会”活动;用板报的形式认识“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了解“田园”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全面实施特色校建设,整体提高师生文化内涵。基本达成目标,请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验收,向社会和家长展示并推广“田园文化”实施成果,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三)师资保障
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完善必要的硬件设施、以满足开展特色项目活动的需要。学校要拨出特色项目的专项经费、确保特色项目的正常开展。 七、农耕文化建设存在的困惑 1、家长不首肯
随着“70后”“80后”纷纷步入家长行列,现在的家庭教育理念逐步变得科学化、人文化,这部分家长许多人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愿意主动再学习求发展,乐于接受先进的教育经验,并与自身家庭结合,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但这批人中也有部分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知识改变命运”让他们摆脱了贫困与劳苦,使
他们得以在城市之中拥有了一席生存之地,但同时,这种思想也根深蒂固地成了他们教育子女的“金科玉律”。所以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过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什么种瓜,种地这种特色教育他们发自内心不是很接受。
2、社会不提倡
现在的小学生已经不大会唱“劳动最光荣”了,长大想当农民的的学生很少,想当工人的也很少。这跟社会需要存在着很大差距。独生子女的增多及家长对孩子的宠爱,给学校农耕文化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只要有个好成绩,爱不爱劳动的无所谓。
3、教师大都没有种植经验。
我校教师大部分是年经教师,他们大都没有种植经验。虽然老师们都很喜欢这项特色教育,他们愿意带领孩子们一起劳动,但是如果让他们指导孩子们去种植某种植物,就不太可能实现了。植物怎么种植,如何翻土,什么时候打尖,如何防止病虫害都不是老师们能准确掌握的。这些都给我校的农耕文化建设带来一些困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农耕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