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与欣赏试题库(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馨”之美誉的,是对我国 的赞誉。 A.陶器 B.瓷器 C.玻璃器皿 D.玉器
2.尖拱、高窗、壁墩和竖高的雕像都统一在向上的动势之中,垂直感很强,这是典型的 特点。
A.古希腊建筑 B.罗可可式建筑 C.伊斯兰建筑 D.歌特式建筑
3.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雄浑刚健”是对 的作品的评价。 A.颜真卿 B.王羲之 C.张旭 D.赵孟顺
4.戏剧艺术作品中,下列 都属于“块状结构”的舞剧样式。 A.《丝路花雨》与《无字碑》 B.《玉卿嫂》与《无字碑》 C.《无字碑》与《秦始皇》 D.《玉卿嫂》与《秦始皇》 5.基本公式为:ABACA??A的曲式,是 。 A.回旋曲 B.变奏曲
C.套曲 D.奏鸣曲 6.可以讲 是戏剧作品的中心问题。 A.人物 B.语言 C.情境 D.场面 7.戏剧中的“旁白”属于 。
A.静止动作 B.心理动作 C. 形体动作 D.言语动作
8.在 的画上,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前所未有的鲜明色彩,第一次领略到色彩的组合可能形成的美感。
A.现代派 B.印象派 C.古典派 D.抽象派
9.在京剧《野猪林》中,林冲身受重刑,步履艰难地向前行进,演员采用跪步前行连带 ,把林冲承受着的钻心的疼痛,形象地传达给观众。 A.甩水发 B.抖水袖 C.吹髯口 D.撩褶子
10.在摄影作品中,为了表现乎稳、沉静、构筑典雅庄重的画面,多用 结构表现。 A.圆形 B.水平线 C.曲线 D.斜线
11.不适合于表现人物神情与人物之间细微关系的拍摄角度是 。 A.俯角 B.正面
C.背面 D.仰角
12.雕塑艺术大师 ,以接近几何体的构成表达极为概括抽象的思想,开辟了现代雕刻的新路。
A. 米开朗琪罗 B.罗丹 C.马育 D.乌桐 13. 被称为色光中的三原色。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绿 D.红、蓝、紫
14.红色西红柿,置于蓝色台布上,再放置 会好一些,这样可以有一个较为和谐的色彩过渡。
A.一束黄玫瑰 B.一把绿蔬 C.一串紫葡萄 D.一盘青豆 15.在 基础上,我国人民创造了瓷器。 A.青铜器 B.陶器 C.漆器 D.玉器 16.电影艺术的突出特征是 。
A.形象性 B.造型性
C.视听综合性 D.间接性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有2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横线上方,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1.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它带有明显的 。 A.个性特点 B.批判意识 C.主观随意性 D.理性推理 E.客观标准
2.中国画的风格是侧重于 。 A.表现 B.再现 C.写意 D.写实
3.教材所介绍的多种艺术种类中,雕塑最明显的特点是 。 A.凝练 B.概括 C.抒情 D.叙事
4.文艺复兴时期油画在主题内涵方面的主要表现是 。 A.人的旺盛生命力与纯洁心灵之间的一致 B.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C.追求高贵、典雅、和谐的抒情风格 D.画面的艺术个性很强
E.戏剧性很强的艺术构图 5.音乐是的艺术 。
A.声音 B.空间 C.时间 D.表现
6.作为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段,“动作”的内涵除了形体动作外,还应包括 。 A.舞蹈动作 B.言语动作 C.静止动作 D.武打动作
7.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突出地表现在 。 A.自然式 B.几何式
C.风景美与艺术美结合
D.风景与文化美结合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中国园林被尊为“世界园林之母”。( )
2.素描、油画、静物画、壁画等,都是按照绘画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来分类的。( ) 3.工笔重彩画是用熟宣纸创作的。( ) 4.书法的结构是指作品的整体布局。( )
5.希腊雕塑多以夸大胸肌、三头肌来表现男性的健美,中国雕塑则多以夸张颈部腹部来表现男性的健美。( )
6.旋律、节奏、和声是最主要的音乐语言。( )
7.《紫竹调》、《喜相逢》是四句基本曲调多次变形出现构成的作品。( ) 8.舞蹈艺术中戏剧式结构类型又可以称为“线型结构”。( ) 9.摄影中色彩的三种属性是色别、明度和清晰度。( )
10.1928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的出现,开始了画面和声音有机结合的历程。(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对比绘画与雕塑,简要分析并说明空间构图是建筑艺术独有的语言特征。
2.简要回答戏曲的艺术特征,并举例。
五、分析与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音乐艺术是“再创造”的艺术,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2.以秦代兵马俑和汉代霍去病墓石刻为例,分析察汉雕塑艺术特色的不同及成因。
试题库(2)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B 2.D 3.A 4.C 5.A 6.C 7.D 8.B 9.A 10.B
11.A 12.C 13.A 14.C 15.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AC 2.AC 3.ABC 4.ABC
5.ACD 6.BC 7.ACD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每小题1O分,共20分) 1.答题要点:
(1)绘画、雕塑、建筑同属造型艺术。(1分)
(2)面、体形、体量、构图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在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当中;(1分) (3)空间构图可以说是建筑独有的艺术语言。(1分)
空间的形状、大小、方向、开敞或封闭、明亮或黑暗只有建筑才具备,正是这一点使其欣赏的角度,从面、体形、体量扩展到更大的范围,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情绪意境。(2分) 空间构图本身的情绪感染;(3分)
室内室外不同性格空间的联系创造的意境。(2分)
2.答题要点:
戏曲艺术熔歌、舞及其他艺术形式为一炉,以唱、做、念、打为戏曲表演的艺术手段,塑造人物、敷演故事。(1分) 主要艺术特征如下:
(1)综合性:把唱、念、做、打四种表演手段有机地融为一体,这一高度综合的特征,是其它戏剧形式所没有的。(2分)
(2)虚拟性:首先表现在赋予舞台时间、空间以及大自由,完全打破了西方戏剧“三一律”的结构方式。另外,在具体生活的反映方面,同样采取虚拟的手法。(2分)
(3)程式性:即一定的表演程式、规范化的表演动作。按照艺术美的原则,从生活中提炼、概括出来的,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舞蹈化的特征。同一个动作程式上亦有区别。(2分)
(4)举例、分析。(3分)
五、分析与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答题要点:
(1)歌谱、乐谱只是记载音乐的符号,音乐需要“二度创作”;(3分) (2)“二度创作”不是复述、重播,而是对作品的一种再创造;(6分) 再创造是积极的,包含着演奏、演唱者对作品的再理解、再认识; 对创作者艺术表现意图的再领会; 在技术、艺术上的再处理、再发挥。
对于不同的演奏团体、演唱人员是如此,对于同一个乐队、同一个演员阵容也同样如此。 (3)艺术的独创性也印证了音乐的“再创造”的特性;(3分)
(4)从审美的角度讲,音乐的最终实现,还须落在欣赏者的头脑之中。这种再创造的结果会因为欣赏者的思想、修养、性格、阅历等等,使音乐呈现丰富多样的无数的“这一个”。(3分) (5)举例、论述(5分) 2.答题要点:
(1)秦兵马桶雕塑从将军到士兵都十分简朴,风格为严格而又写实,整体朴实无华,周密严谨,甚至倾向于拘谨,甚至有点刻板;(3分)
(2)汉代霍去病墓石刻群,以大块巨石雕成,可谓是运斤成风,奏刀成趣,随石赋形,大气磅礴,极尽写意之势;(3分)
(3)秦奉行“法家”思想,汉实行宽和政策;(2分)
(4)秦实行十分严酷的“法制”制度,汉以“黄老之术”治世,提倡“无为而治”;(2分) (5)秦恰守诏命,耕作尽力,打仗拼命,为人标准比较一致;汉以顺乎自然,尊重自然合乎自然为要,要求天人合一,与自然融而为一;(2分)
(6)秦政治、文化与汉政治、文化决定了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遗产的风格的不同;(2分) (7)当然也有例外,秦俑中也有生动深刻的人物刻画。(1分) 举例、阐述。(5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_艺术教育与欣赏试题库(2)及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