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综合实践活动最常用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然而在活动的实施中,小组的分工合作也是出现问题最多的环节。很多学生认为的合作就是成立了小组,大家坐在一起,就是合作。一旦在一起的小组成员也常常就你做得多,他做的少或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不同产生分歧,结果导致合作很难进行下去。

于是我设计让学生数通过路口的车辆的数辆,使学生明白因为通过这一路口的车多,一个人又要数又要记是无法数清时,让学生明白要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任务。活动中我设计学生三次数车辆,通过第一次学生无法独立数清车辆,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需要与他人合作。 我设计学生第二次数车辆的目的在于,学生合作数,使学生意识到分工在小组的重要性。 学生重新分工,第三次再数车辆,使学生意识到合理的分工是成功合作的重要条件。

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了解了分工合作中活动中的重要性,这比教师单纯的讲授更易于学生理解,同时也充分的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倡导的:“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的指导理念。同时,我的这一个活动设计方案也在全国的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上做现场的观摩并获一等奖,而此方案也得到与会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 (3)小组凝聚力的疏导

学生在综合实践小组活动中,总会因为组内承担的任务不同或在组内总有人做的多有人做的少而产生分歧,小组的每个成员的荣辱感不强,团结、合作意识差。

为了增强组内合作的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我采取以下方法:

方法一:增加小组归属感

为了明确活动任务,学生自己亲手制作了自己小组的“工作证”,上面写着姓名、职务、背面还有须知等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小组归属感。

方法二:增加组内的交流合作

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活动空间,便于组内交流合作。 方法三:明确评价标准

组内制定活动制度,对于每位同学在组内的表现都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3、辅导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要独立对面对各种困难,会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这时如果得不到教师及时有效地辅导,活动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我采取如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

(1)掌握特点,提高兴趣。

有效利用大量的图片、文字、音像等,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克服畏难情绪,切实提高学生的活动质量。

(2)模拟调查、采访。

外出采访前,进行逼真的模拟调查,模拟采访等。 (3)资料整理,自我归纳。

收集资料一方面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养成敏感的信息意识、形成收集利用信息的能

力。在活动中我指导学生以资料卡的形式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然而在课题不断深入研究中,学生在活动中又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又调整了指导的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关注活动过程

在活动的最初阶段很多学生都争着抢着当组长,但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想当组长的学生就少了很多。课下我也询问这些学生不想当组长的理由,很多学生热情高,但活动中遇到问题就缺少管理经验,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

在了解了组长们的心声后,我设计制定 “小组长培训会”。在会上向各位组长介绍管理经验,并请组长汇报在活动中遇到哪些问题,你又是如何解决的,其它的组长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他是整个小组活动成功的最重要的保障。 (2)创造交流空间

在小组活动中,那些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常常受到教师、同学的关注。而有一些学生性格较为文静,面对新的问题喜欢沉思冥想。教师往往对前一部分学生引导、调控不够,对后一部分学生关爱、鼓励不够,以致出现学生个体低效参与状况。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设计的方案是:为小组创造交流空间,通过组内交流增进理解、联络感情,达到心理上的共融和默契。通过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同学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自我调整或相互调整,使合

作得以优化。通过交流,还可以提高交际能力,推动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3)采用多元化评价

活动的评价也是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环节。如何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并充分肯定学生的活动成果,我设计用每个环节的小结与每次活动的总结及阶段总结相结合,使学生在每次活动后都有所提高。

同时,在每一个活动主题的最后,我设计了“颁奖典礼”环节,让小组表现最优秀的做为颁奖嘉宾,为获奖的小组颁发证书。这不仅可以提高每个小组的凝聚力,更是对优秀小组的肯定和鼓励。 四、课题研究的结果与结论 (一)课题研究的效果

1、通过教师的指导,小组的合作更有效了。

在活动中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参与、无效参与的活动状态变成了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的活动状态,小组的合作不再成为一种形式,学生充分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 2、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

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了调查采访的基本步骤,对于采访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困难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并学会如何撰写调查报告。学生不再畏惧与陌生人交流,面对采访中的拒绝,学生也能总结失败教训调整心态,重新采访。通过学生的一系列的亲身体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人交往能力都有了明显了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1、综合实践教师的“三导”指导策略

我设计的综合实践教师的“三导”指导策略,是综合实践教师指导的有效途径之一。 (1)活动前的“引导”

学生通过教师细心、精心的引导,使学生对活动主题有了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探究的欲望,并不断引发学生新的研究内容,同时也为活动主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2)主题活动中的“疏导”

通过教师在不同阶段对活动的疏导,学生自主选择小组以及在小组中承担的任务,理解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分享合作的快乐。

(3)活动过程中的心理健康“辅导”,

通过教师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辅导,消除了学生在活动可能产生的畏难情绪,学生学会了如何与陌生人交流,如何面对采访被拒绝的尴尬等等。 2、活动反思

在课题的不断深入研究中,我针对综合实践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策略,撰写了多篇活动反思。通过反思,也不断发现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为课题的研究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3、案例及论文

我设计的《小组的分工与合作》一课的案例,在扬州举办的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上做现场的观摩并获一等奖,而此方案的设计也

得到与会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同时我撰写的论文《浅谈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策略》获国家一等优秀论文,还被编写到陈树杰教授《综合实践研究》一书中。 五、问题与讨论

活动过程中如何通过教师指导实现学生的深度体验:教师在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而忽略了让活动在学生心目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往往忽视了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活动后的反思与评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144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