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整体方案
(1)钛酸丁酯 6.80ml 无水乙醇 11.30ml 5.00ml无水乙酸 混合30min 然后逐滴滴加1.10ml二次水 3.00ml无水乙酸 7.3ml无水乙醇的混合液,继续搅拌30min 然后陈化数小时,然后在50度烘箱慢慢从凝胶到固体,进马弗炉550灼烧 结果:得黑白相间物质
(2)溶胶陈化12h后得到凝胶,凝胶放在干燥箱里100度干燥5h,然后简单磨了磨,放在炉子里,250度脱胶1h,接着升温到400度保温4h。
(3)在一圆底小烧瓶中加入20ml水,滴5滴硝酸(此时ph大概为1.5),60摄氏度水浴,磁力搅拌;取1g钛酸丁酯溶解在5ml乙醇中,逐渐滴加到烧瓶中,3h后反应结束,做粒径检测。
结果:通过动态光散射或者子力显微镜发现平均粒径在15nm~20nm
(4)Mesoporous TiO2 was synthesized as follows: 4.4mL (0.015 mol) of titanium tetraisopropoxide (TTIP; Junsei98%) was added to 100 mL of ethanol (J.T. Baker, 99.9%)containing 0.4 mL of 0.01 M aqueous KCl (??pH 8.5) undervigorous stirring. A white precipitate was formed immediately.
(5)钛酸四丁酯溶于乙醇A;水和硝酸、聚乙二醇混合溶液B;B加入溶液A中 (Ti) : (C2H5OH) : (HNO3) : (H2O) = 1 : 15 : 0.3 : 4
结果:溶液B加进去以后,瞬间就成了果冻状,完全凝固了,不管是多剧烈的搅拌,多缓慢的滴加,还是会变成果冻
(6)将8ml钛酸丁酯[Ti(OBu)4](分析纯)在50℃搅拌下滴加到20ml乙醇中混合均匀,再加入2ml冰乙酸得到溶液A。然后将60ml乙醇(分析纯)与2ml的蒸馏水在搅拌下加入硝酸(分析纯)调节PH值至2~3,得到溶液B。将溶液B以每分钟50~60滴的速度滴加到溶液A中,然后在30℃下搅拌3~4个小时,得到一份淡黄色的透明钛溶胶。
(7)用钛酸四丁酯+乙二醇混合再加浓盐酸,加了几滴浓盐酸他就开始凝固了,20min后就不流动了,但是一直呈现淡黄色。我用保鲜膜封口,放置了2周。放置5天后表层开始出现白色,应该是表层与烧杯中水蒸气反应水解的缘故。这就是我那天拍到的情况。里面有些气泡,是由于搅拌导致的。
(8)A液是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乙酸。B液是乙酸+无水乙醇+水。摩尔比为:钛酸四丁酯:乙醇:乙酸:水=1:34:1.8:3.2。A液是透明的黄色溶液,把B液缓慢的滴入A液中,
大概6秒才滴下一滴,磁力搅拌,转速大概500多每分钟。滴加一半时发现溶液出现乳白色。滴加结束时,溶液呈现乳白色浑浊,但还是透明的,而且有点淡黄色。并没有使用乙酰丙酮。和文献上说的黄色透明溶胶有差距。
(9)将30ml钛酸四丁酯溶于120ml无水乙醇中,然后加10ml二乙醇胺搅拌,在35℃下高速搅拌2h,将FeNO3,5ml二甲基甲酰胺,4.0ml去离子水、30ml乙醇、0.8g聚乙二醇(DP=20000)溶解后,滴加到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中。
结果:反应完后的溶胶放置一段时间后就出现了分层,上面有一层上清液是怎么回事呢? (10)5ml的钛酸四丁酯滴加在115ml的无水乙醇,形成A溶液,搅拌45分钟。1.5ml的去离子水滴加在10ml无水乙醇中,形成B溶液。之后B溶液滴加在A溶液中,pH调为3左右,搅拌两个小时。陈化一天,80度干燥。之后,在分别在450度和500度进行退火,退火时间2h。
结果:退火出来的样品颜色是灰色的,而且做的吸收光谱明显红移,红移边在420~430nm.一般来说吸收边应该在390nm左右的。
(11)30ml钛酸丁酯缓慢滴加到105 ml无水乙醇中,磁力搅拌10--20min,A溶液。 12ml乙酸+30ml蒸馏水加到105ml无水乙醇中,剧烈搅拌,加盐酸或硝酸调PH值小于等于3.B溶液。剧烈搅拌下,将A滴加到B中,即得透明稳定淡黄色溶胶。
(12)①、A溶液的配制:将1.0ml蒸馏水与5.5ml乙醇混合,再滴入一滴浓盐酸;
②、B溶液的配制:500rpm搅拌下,将3ml钛酸四丁酯滴加到2ml乙酸和9ml乙醇的融合溶液中;③、30℃下,在磁力搅拌作用下,将A溶液滴加到B溶液中;④、待溶胶完全形成凝胶后(倾倒容器时液体无流动性),置于80℃烘箱干燥至黄色颗粒;⑤、将干凝胶研磨成粉末,以10℃/min的升温速率在300℃下焙烧1h。按照该步骤,向B液中滴加完A液后,整个反应液为浅黄色透明溶液,搅拌下7天后才变成凝胶,得到的TiO2(80℃下烘干未焙烧)的SEM结果如下图,聚集严重。
——乙醇用量可能过多;冰醋酸用量过多;这两个原因,都可能导致形成凝胶的时间延长,过长时间可能使得粒子团聚加重。
——我也是做这个的,我觉得你的醇量不够,就是比例小了点,就像你说的,可能碰撞概率
大。乙醇多些可能浓度低了就可以降低这个,我做的水:醇:钛源比在5ml:200ml:10ml,有时候醇还多。
(13)A:17ml钛酸四丁酯(≥98%)缓慢溶解到30ml无水乙醇(≥99.7%)中,搅拌30分钟。B溶液:28ml无水乙醇,7ml蒸馏水,20ml乙酸,速度大约是10s一滴,缓慢加入溶液A中。然后搅拌2.5小时,得到透明溶胶,室温放置10.5小时陈化得到淡黄色凝胶。100℃在烘箱干燥2小时,使凝胶中的乙醇缓慢挥发干净,得到淡黄色晶体,再用玛瑙研钵磨碎至400目,在马弗炉中煅烧4小时(500℃)。
结果:XRD的图不错,根据谢乐公式算出的粒径约为16nm,但是用Mastersizer激光粒度仪测得的粒径达到了几十um
——说明粉体团聚很厉害。建议你在将A溶液中加入少量催化剂乙酰丙酮,以控制B溶液滴加到A溶液时钛酸丁酯的水解速率,而且B滴加一定得慢、匀速! 煅烧结晶的时间也偏长,2h足够。防团聚你还可以加聚乙二醇……至于六偏磷酸钠,个人认为作用不大,还可能引入晶化缺陷或杂质! ()其他
——很多文献都是说水和钛酸四丁酯的比小于4就可以了
——最好在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加,一定要控制水解速度! ——钛酸丁酯跟水的比例为0.6最好,最好不要超过1比1
——使用钛水比1:1 和1:0.6 都做出来黄色透明的溶胶了。摩尔比。 ——可以考虑在水中加入少量柠檬酸3纳
——我用过经典的sol-gel方法 :40mL乙醇+10mLTBOT 为A液 ;10水+10乙醇+2mL硝酸 为B 液。。。B递加到A ,2-3天成为几乎固态的经典凝胶态。 ——钛酸四丁酯在剧烈搅拌中逐滴加入到HNO3水溶液中,得到透明溶液,加入PH=8的弱碱性水溶液使胶体化,得到凝胶,然后空气中80℃干燥。
——我们的手法很简单,就是钛酸四丁酯溶于几十毫升乙醇,醋酸几毫升防止水解,盐溶于蒸馏水,和几十毫升乙醇滴加,这是直接形成溶胶,高温煅烧,制作粉末。 2.煅烧后产物发黑或烧不白
——可能积碳了。可能氧气不足或每次烧的太多,尽量让粉末摊开。 ——有机物残留,焙后就会有灰色。
——你烧的温度高了。你可以在400度烧,时间可以长点。我这里有人遇到和你一样的情况的。
——升温速率慢些或者通含氧气氛在管式炉里烧。 ——升温速度慢点,在300度停留一段时间。
——设一段停留时间比较好,300度保温2小时左右应该就差不多了!
——你烧的温度高了些,我们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钛溶胶,在马弗炉中500摄氏烧2小时,XRD表征效果很好啊!
——除了上面说的C没完全燃烧完全之外,更有可能的原因应该是所得的样品纯度不够。凝胶经热处理后,可能有少量其它的无机离子存在,或者生成碳化物之类的,导致样品不白。 ——我们以前也遇到过,延长煅烧时间就可以了。
——粉体是灰色是没有煅烧彻底,我觉得最低也应该再550。
——300度烧肯定是锐钛矿,但是表面的有机官能团不能完全除去,所以呈现棕褐色。要想得到白色的二氧化钛,需要大约500度烧。
——我们做过实验,把凝胶烘干后直接用马弗炉升温至500℃,保温两小时,样品基本都是黑的,温度升太快,碳不及挥发;后来烘干后先磨碎,在慢慢加热,从300度开始,每上升50度,停留半小时,直到500度,(我们学校实验室马弗炉升温很快,不好控制),在保温两小时,这样制备过几批样品,都没出现过变黑的情况;我们试过这样缓慢加温到450度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还是有很多黑的东西,可能在保温的过程中碳才慢慢挥发掉的。 ——煅烧的时候要经常通通气,烧成黑色了是因为表面活性剂没有去处干净。 ——还是烧的时间短,我之前做的也是黑色的,再烧一烧就白了。 ——没烧好,继续烧吧,过程中翻一下!
——楼主这种情况主要是在煅烧过程中产生了炭的缘故,以前在我们实验室也有这种情况,后来改为程序升温,且升温速度较慢的情况下,产品中有炭的情况得以消除。产生这个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使用了模板剂的缘故,所以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在煅烧前想办法去除模板。 ——这与你炉子有关,就是有机物没有烧完全,炉内的氧气不够。
——我也遇到过,变黑的不是二氧化钛,是前驱体里面在加热过程中焦化的有机物,黑色的就是碳了,楼主可以把做好的溶胶晾干后研磨或者打碎以后再烧,或者换在管式炉里通空气或者在氧气气氛里烧,保证你烧出来的二氧化钛白白净净的。另外,另一个办法,把烧黑的二氧化钛重新再烧一遍,或者研磨碎了再烧一遍,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以前我遇到过的。 ——我同样遇到过,干燥的时候不研磨直接焙烧,焙烧速率过大,容易造成以上的结果。最后产品拿到以后做XRD也没有杂峰。
——煅烧升温速率的问题,保持一分钟升一度最佳。
——我是在80度下2.5h烘干,研磨成粉,再进行焙烧,300摄氏度下焙烧已经得到比较完整的锐钛矿晶型,但粉末颜色是褐色,也就是楼上所说的土的颜色。但是 ,我制备出来的TiO2并非纳米级,团聚情况很严重,不知道哪里出问题了,下图是在200摄氏度下焙烧1h得到的SEM图,大家可以看看
——用微波干燥,这样加热时更均匀一些,对后面锻烧结晶的完整性有利。 ——升温速度小于5度每分钟,保温2h没有问题。特别是在你溶剂燃烧的温度段放慢速度。 ——我觉得你这个是水解不完全的原因,煅烧过程有残留的碳。 3. 二氧化钛的团聚问题
(1)有提到:SDS模板合成 350度煅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关于溶胶凝胶实验制备TiO2的各种问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