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复习题(04)(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63.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明显降支的主要原因是 A.心肌不容易疲劳 B.心肌细胞间有闰盘连接 C.心肌具有抵抗过度牵拉的特性 D.心肌细胞贮能较多 64.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A.心房舒张期末的充盈压 B.心室舒张期末的室内压 C.上腔静脉血压 D.大动脉的血压 65.心室后负荷增大对心脏泵血的直接影响是 A.使每搏输出量暂时增加 B.使心率暂时加快 C.使每搏输出量暂时减少 D.使心率暂时减慢

66.在心脏的异长调节和等长调节的作用下,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增高,每搏 输出量的变化为 A.持续增加 B.持续减少

C.先增加再恢复至正常 D.先减少再恢复至正常 67.健康成年人在安静状态时的心率为 A.40~80次/分钟 B.60~100次/分钟 C.80~120次/分钟 D.100~140次/分钟

68.进行强体力活动时,人体主要通过动用哪些心力贮备来增加心输出量 A.心率贮备和收缩期贮备 B.心率贮备和舒张期贮备 C.心率贮备和传导贮备 D.收缩期贮备和舒张期贮备 69.弹性贮器血管是指

A.主动脉、肺动脉主干等 B.小动脉和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大静脉和腔静脉 70.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是 A.微动脉 B.微静脉 C.中等大小的静脉 D.腔静脉和大静脉 71.人体血管中,容纳循环血量最多的是 A.动脉系统 B.毛细血管 C.静脉系统 D.肺循环血管

72.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血流阻力与血管半径的 A.1次方成反比 B.平方成反比 C.立方成反比 D.四次方成反比

73.血流阻力减小可发生在下列哪一种情况? A.血管半径变小 B.血液的粘滞度下降 C.血管的长度增加 D.血液的pH值下降 74.下列哪一种情况时,血液的粘滞度增大 A.红细胞比容增大 B.血流的切率增大 C.血管口径变小 D.温度升高

75.血流量(Q)、血压(P)与血流阻力(R)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A.P=Q/R B.Q=P/R C.R=Q/P D.P=R/Q

76.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的高低取决于

A.血量和循环系统容量之间的相对关系 B.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之间的相对关系

C.静脉回心血量和心室射血量之间的相对关系 D.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之间的相对关系

77.血流的外周阻力主要是指下列哪组血管形成的血流阻力

A.主动脉和大动脉 B.小动脉和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小静脉和微静脉

78.主动脉和大动脉能缓冲一个心动周期内动脉血压的波动是由于其 A.口径大 B.管壁具有较大的顺应性 C.血流速度快 D.对血流的摩擦阻力小 79.我国健康青年人安静时收缩压的正常值为

A.60~80mmHg(8.0~10.6kPa) B.80~100mmHg(10.6~13.3kPa) C.100~120mmHg(13.3~16.0kPa) D.120~150mmHg(16.0~20.0kPa) 80.我国健康青年人安静时舒张压的正常值为

A.60~80mmHg(8.0~10.6kPa) B.80~100mmHg(10.6~13.3kPa) C.100~120mmHg(13.3~16.0kPa) D.120~150mmHg(16.0~20.0kPa) 81.我国健康青年人安静时脉(搏)压的正常值为 A.30~40mmHg(4.0~5.3kPa) B.50~60mmHg(6.7~8.0kPa) C.60~80mmHg(8.0~10.6kPa) D.80~100mmHg(10.6~13.3kPa) 82.平均动脉压大约等于

A.收缩压-1/2脉压 B.(收缩压+舒张压)÷2 C.舒张压+1/3脉压 D.若干次脉搏压的平均值 83.在体循环的各段血管中,微动脉段的

A.血流阻力最大,血压降落最显著 B.横截面积最大 C.血流速度最快 D.血流量最大

84.下列关于动脉血压生理变动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动脉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 B.女性在更年期前的动脉血压比同龄男性的低

C.女性在更年期后动脉血压下降,与同龄男性的血压相差更大 D.人体活动时动脉血压升高

85.当每搏输出量增大而其它条件不变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为

A.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升高不多 B.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下降 C.收缩压下降,舒张压明显升高 D.收缩压有所升高,舒张压明显升高 86.当心率在180次/分范围内加快而其它条件不变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为 A.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升高不多 B.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下降 C.收缩压下降,舒张压明显升高 D.收缩压有所升高,舒张压明显升高 87.当外周阻力增大而其它条件不变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为

A.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升高不多 B.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下降 C.收缩压下降,舒张压明显升高 D.收缩压有所升高,舒张压明显升高 88.当大动脉弹性下降而其它条件不变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为

A.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脉压不变 B.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脉压不变 C.波动幅度变小,脉压减小 D.波动幅度增大,脉压增大 89.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动脉血压下降

A.循环血量增多而血管系统容量不变 B.循环血量不变而血管系统容量增大 C.循环血量不变而血管系统容量减小 D.循环血量不变而外周血管收缩

90.影响收缩压的主要因素是

A.每搏输出量 B.心率 C.外周阻力 D.大动脉弹性 91.影响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

A.每搏输出量 B.循环血量 C.外周阻力 D.大动脉弹性 92.下列关于动脉脉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动脉脉搏是动脉内压力的周期性变化引起动脉血管的搏动 B.当动脉管壁的顺应性减小时,脉搏波的传播速度增快

C.动脉脉搏的传播速度比血流速度快

D.主动脉和大动脉脉搏波的传播速度比小动脉快 93.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正常值为4~12cmH2O(0.4~1.2kPa)

B.中心静脉压偏低或有下降趋势,常提示输液量过多 C.中心静脉压高于正常并有进行性升高趋势,提示输液过快

D.中心静脉压高于正常并有进行性升高趋势,提示心脏射血功能不全 94.下列因素中能使中心静脉压下降的是

A.心脏射血能力增强 B.回心血量增多 C.全身外周静脉收缩 D.静脉回流速度加快 95.皮肤微循环中动-静脉短路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A.在血浆与组织液间进行物质交换 B.使部分血液较快流回静脉 C.调节回心血量 D.参与体温调节

96.下列关于微循环直捷通路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是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 B.血液经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C.经常处于关闭状态

D.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使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进入静脉

97.调节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血管舒缩活动的主要因素为 A.交感神经 B.全身性体液因素的调节 C.局部组织的代谢产物和局部PO2 D.副交感神经 98.毛细血管血压升高可发生在下列哪种情况

A.微动脉和微静脉均相应收缩 B.微动脉和微静脉均相应舒张 C.微动脉收缩而微静脉舒张 D.微动脉舒张而微静脉收缩 99.下列关于组织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为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B.组织液绝大部分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 C.组织液中各种离子成分与血浆相同 D.组织液中蛋白质的浓度与血浆相同

100.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等于滤过系数( Kf )与下列哪组数值的乘积 A.(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B.(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C.(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血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

101.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ACh) B.多巴胺(DA) C.去甲肾上腺素(NE) D.5-羟色胺(5-HT)

102.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哪种受体结合 A.α受体 B.β1受体 C.β2受体 D.M受体

103.心交感神经兴奋可提高心肌细胞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

A.K+ B.Na+

C.Ca2+. D.Cl

104.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为

A.心率↑,传导↑,收缩能力↓ B.心率↑,传导↑,收缩能力↑ C.心率↓,传导↓,收缩能力↑ D.心率↓,传导↓,收缩能力↓ 105.心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增快的主要原因是 A.使窦房结细胞的4期自动除极速率加快 B.窦房结细胞的阈电位水平下移

C.房室交界处的细胞兴奋传导的速度增快 D.房室交界处细胞的0期去极加速

106.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5-羟色胺

107.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兴奋心肌细胞膜上的 A.M受体 B.N受体 C.α受体 D.β1受体

108.心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为

A.心率↑,传导↑,收缩能力↓ B.心率↑,传导↓,收缩能力↑ C.心率↓,传导↓,收缩能力↑ D.心率↓,传导↓,收缩能力↓ 109.心迷走神经兴奋使心率减慢的主要原因是 A.使窦房结细胞的3期复极速率变慢 B.使窦房结细胞的阈电位水平上移

C.使窦房结细胞K+外流增加,最大复极电位变得更负 D.使房室交界处细胞的0期去极速度变慢 110.交感缩血管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为 A.乙酰胆碱(ACh) B.多巴胺(DA) C.去甲肾上腺素(NE) D.5-羟色胺(5-HT) 111.下列关于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支配全身几乎所有血管(除毛细血管外)的平滑肌

B.其末梢释放的递质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α受体结合,导致血管收缩 C.分布密度(由大到小):冠状血管和脑血管>骨骼肌和内脏血管>皮肤血管 D.其末梢释放的递质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β受体结合,导致血管舒张 112.人体内多数血管只接受下列哪一种神经的单一支配

A.交感缩血管纤维 B.交感舒血管纤维 C.副交感缩血管纤维 D.副交感舒血管纤维 113.人体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位于

A.脊髓 B.延髓 C.下丘脑 D.大脑

114.下列关于延髓心血管中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的起源部位为缩血管区 B.心迷走神经的细胞体位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

C.孤束核为传入神经接替站,接受颈动脉窦、主动脉弓等处的传入信息 D.心血管中枢的神经元平时都处于静息状态而不发出冲动 115.在下列哪种情况下,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会增加

A.动脉血中氧分压升高 B.动脉血压升高 C.循环血量下降 D.血中二氧化碳分压降低 116.动脉血压突然下降可引起 A.心率↓ B.心交感神经传出冲动↓ C.交感缩血管神经传出冲动↓ D.窦神经传入冲动↓

117.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加时,将导致下列哪组变化 A.心率减慢和外周阻力增加 B.心率减慢和外周阻力下降 C.心率减慢和心肌收缩力加强 D.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力加强 118.动物实验中,阻断一侧颈总动脉可使 A.心迷走紧张加强 B.缩血管紧张减弱 C.窦神经传入冲动增多 D.心交感紧张增强

119.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为

A.维持细胞外液量 B.维持血液的氧分压 C.维持动脉血压的长期稳定

D.参与动脉血压的快速调节,使之不致发生过分波动 120.下列关于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当血容量增多时,心肺感受器受刺激发生兴奋

B.前列腺素、缓激肽等化学物质能刺激心肺感受器使之兴奋 C.反射效应为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

D.反射的传出途径仅通过神经调节途径,没有体液调节因素的参与 121.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装置的适宜刺激为

A.动脉血压的变化 B.血糖浓度的变化 C.血中PO2、PCO2、H+浓度的变化 D.体温的变化 122.催化血管紧张素Ⅰ水解成为血管紧张素Ⅱ的物质是

A.肾素 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C.氨基肽酶A D.碳酸酐酶

123.正常情况下,循环中低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可能与下列哪项生理活动的维持有关

A.心交感紧张 B.心迷走紧张 C.交感缩血管紧张 D.血中二氧化碳分压

124.下列哪项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作用的主要区别 A.导致的血压变化 B.对心肌细胞β1受体的作用 C.生理浓度时对外周阻力的影响 D.增强心脏收缩力的作用 125.整体时,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导致 A.血压↑,心率↑ B.血压↓,心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复习题(04)(2)在线全文阅读。

复习题(04)(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4654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