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实习》指导书
一.实习时间与地点
1. 时间: 3周,共15个工作日,计3学分;实习总负责人:任东风 13898550956 2. 地点:校园与塔子沟测量实习基地。
二.实习组织
各教学班分为4~5个实习小组,每组6—7人,设组长1人(全面负责),组员5~6人。
三. 实习人员 指导教师 班级 实习组长及电话 组 员 乔智 任东风 65098 王崇倡 13704982336 地理121 18341893976 李璧君 陈奕帆 郝璨 罗雪 解伟 夏广申 钱大鹏 邵倩妮 黄馨 刘德华 祖琦 李文斌 18341893979 侯丹 张琪 于莎莎 黄首畅 朴芮 赵虎 18341895602 阮露 张玉凤 谢奇芳 吴财 李智程 胡超 马雨佳 于汧卉 李佳玉 李梓阁 18941836552 李富春 18341871865 怡凯66018 张凯选 13904182996 王健 地理122 18941836586 刘忠欢 18341893981 曹长韧 18341895032 张亦翔 18341896432 胡司宇 15841880924 宋翔宇 18941836365 李晓轩 18341892017 刘禹希 雒佳琳 魏阿娟 杨玲 张兆吉 李泽宇 孙柳 程英俊 姜宏宇 谢菲 董华飞 魏元珍 安萌、姚娜、吴畅、杜标、杜阳、曲行 关玺章、李君、高放、曹雪宁、李云杰、蓝歆玫 林琳、邓建、尚夏明、王兵、浦金宏、金建伟 王野、黄露、仪萌萌、朱明远、陈星宇、岳鹏林 任东风65098 遥感卜丽静62486 121 张继超 62390 戴激光 63533 遥感122 卢旺达 18241881015 刘杰18941836518 韩宇飞 15004183465 邱文男13840136967 李瑜 刘悦 杜博群 胡海峰 樊轩呈 孙诗陶 暴帅 郭芷宁 李事昊 赵富强 孙梦齐 王智敏 焦永泉 徐驰 方浩 白帆 孙不群 孙思思 梁岐峰 韩守兵 姜喜文 闫硕 吴海林 王春苗
四.实习进程 (如果天气不宜外业工作,则进行内业工作或依次顺延)
日 期 第1天 地 点 测绘楼207 内 容 ①动员;②领取仪具;③仪器检验与学习。 图根控制测量: ①踏勘选点;②导线测量;③水准测量;④内业计算;⑤补测。 校园1:500地形图测绘 第2~5天 校园基地 (建筑区) 第6~8天 第9~12天 第13天 第14天 第15天 塔子沟基地 塔子沟1:1000地形图测绘,纵横断面测量,土方量计算 (丘陵区) 测绘楼207 校园 测绘楼207 校外专家专题讲座。 实地考核:施工放样测量 ①总结;②交还仪具。 五.仪器设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品名 DJ6经纬仪 S3水准仪 50m钢尺 双面水准尺 尺垫 测钎 斧子 *小铁钉(水泥钉) 导线测量手簿 水准测量手簿 单位 套 套 把 支 个 个 把 个 本 本 数量 序号 1 1 1 2 2 4 1 15 1 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橡皮 文具盒 *小刀 工具袋 木桩 *本夹 全站仪 棱镜 品名 *4H铅笔 单位 数量 支 块 个 把 个 个 个 套 个 2 1 1 1 1 12 1 1 2 注:除标有*号物品由指导教师提供外,其它物品一律到测绘工程实验室的仪器室借取。
六.测量技术规格及限差规定(执行《城市测量规范》1999北京版)
1. 图根点密度:每幅图图根点数=每幅图实地面积 21.5?(最大测距长度) 即:1/500比例尺地形图每幅11~12个;1/1000比例尺地形图每幅16~17个。
2.图根经纬仪钢尺导线: DJ6经纬仪和比长后50m钢尺。
导线相对闭合差 ≤1/2000 水平角测回数 1 导线长度/m ≤500 平均边长/m ≤75 方位角闭合差 ≤±60〞√n(n-测站数) 3.水平角观测: DJ6经纬仪
测回数 1 测角中误差 ≤±20〞 半测回较差 ≤±40〞 固定角不符值 ≤±40〞 4. 钢尺量边:检定后50m钢尺往、返丈量,往返长度较差的相对误差≤1/3000。 5. 五等水准测量: DS3水准仪配木质水准尺中丝读数双面尺法单程观测。 视距长度/m ≤100 黑红面读数差 ≤±4mm 黑红高差之差 ≤±6mm 高差闭合差/mm ≤±40√L(L-路线长,km) 6. 图根三角高程测量:DJ6经纬仪中丝法或全站仪对向观测皆1测回。
高差较差 (m) ≤0.4×S 各方向推算的高程较差(m) ≤0.2H 路线闭合差(m) 经纬仪 备注 测回数 竖角或指标差的较差 1 ≤25″ ≤H√n 光电测距 S-边长(km);H-基本等高距(m);n-边数;D-测距边长(km)。 ≤40√[D] 7. 视距法测定碎部点最大测距
视距长度(m) 地物点 1:500 1:1000 15 30 60 100 地形点 100 150 测图比例尺 地形点间距(m) 8. 增补测站点:
⑴视距支点法:(图解法测图)
边长≤最大视距的2/3;往返视距较差≤边长的1/150;
高程J6经纬仪1测回,往返高程较差≤等高距的1/5(平地)或1/3(山地)。 ⑵解析支点法:(光电或全站仪测图) 设3~4条边的支导线。 9.地物点点位中误差:
地区分类 建筑区、平地及丘陵区 山地及旧街坊内部 10.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
地形分类 高程中误差(等高距)
平地 1/3 丘陵地 1/2 山地 2/3 高山地 1 点位中误差(图上mm) 0.5 0.75 七. 任务要求
1. 各组完成:
(1)图幅区域的图根平面与高程控制测量;
(2)建筑区1/500比例尺和丘陵区1/1000比例尺地形图各一幅; (3)施工放样
2. 各人完成:(轮流担任观测员、记录员、绘图员或司尺员等岗位工作) ⑴水平角观测≮半天;水准测量≮5站; ⑵测图≮半天; ⑶各种成果计算一份; ⑷实习报告一份。
八. 起始数据与参考资料
1. 塔子沟实习基地沟北测区控制导线成果表(见附录1); 2. 塔子沟实习基地沟北测区控制导线略图(见附录2); 3. 校园导线网成果表(见附录3); 4. 校园平面控制网略图(见附录4);
5. GJJ-99《城市测量规范》和《测绘学基础》(教材);
6. GB/T7929-1995《地形图图式》(每组必备,到我院资料室借用)。
九.《实习报告》主要内容
1. 实习目的和要求;
2. 实习基本概况与个人工作概述(含图表); 3. 数据分析与处理过程(含图表); 4. 导线和水准测量成果表;
7. 内、外业的关键技术与成果分析的结论; 8. 实习的体会、建议与创新见解。
十. 实习最后成绩评定办法(本次实习计3学分)
本次实习成绩由3项组成:
1. 实习期间个人和全组的实际表现情况(纪律,团结,作风,态度,成果)(25%); 2. 实习实际考核成绩(测角,水准,记录)(25%); 3. 实习报告成绩(50%);
十一. 实习考核内容(各组同时每人轮流依次进行)
1. J6经纬仪测回法一个测站观测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成果精度与时间; 2. S3水准仪双面尺法一个测站的观测成果精度与时间; 3. 记录格式、整洁度、正确性与时间。
十二. 总结与奖励
1. 实习结束后进行总结,指导教师对各组各人表现和成绩给出综合评价; 2. 根据各组实际表现和成果优劣情况,总计评选出一个“优秀实习小组”; 3. 根据组内各人的综合表现情况,每组评选出一名“优秀实习个人”;
4. “优秀实习小组”与“优秀实习个人”由指导教师与各组长、课代表商讨与评议产生。
十三. 注意事项
1. 做到安全第一,包括人身、仪器和资料的万无一失;
2. 各组设专人保管仪具,每次外业结束后及时维护和擦拭仪器与设备;
3. 加强组织性与纪律性,保证出勤率,超过一天的病、事假由学院教学院长批准; 4. 各组长合理安排各道工序和组员轮流的岗位工作,做到团结一致紧密配合; 5. 注意保持测区的环境卫生,每天外业结束时,将测区内所有塑料袋、废纸等物品收集
起来处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数字测图实习实习指导书new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