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尽可能地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外出进修和鼓励、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提升学位层次、提高外语水平和利用计算机及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培训等,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人才使用方面,按照学校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为重点,不断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讲贡献、论实绩,建立向优秀人才倾斜的院内津贴分配激励机制。 总之,要经过几年的建设,使本专业的师资队伍成为省内一流的,全国有影响的教学科研团队。 3.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基本原则,积极贯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有特色”的主导思想,坚持“以科研促教学,以实践促创新,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学思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政治功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优势,以保障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全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及时跟进学科发展,更新陈旧内容,充分反映学科前沿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遵照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本专业对学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质优秀,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并了解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宣传、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和评判社会问题,识别各种社会思潮。掌握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教育组织与管理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与军事合格标准,英语和计算机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4.管理机制建设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教师是教学的第一资源的理念,强化教学管理的“管理与服务并重的责任意识”,建立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形成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的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与激励措施,为学生参加教学实践与科技创新活动、教师进行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条件保障。完善就业与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的搜集整理机制,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加强专业建设中教学管理信息化支撑平台和窗口的建设工作,不断提升专业建设的效率和效果。 6
五、建设方案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1号)文件精神,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围绕总体建设目标和学科发展思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具体方案是: 一、继续强化特色优势,完善学科层次和体系建设 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秉承“发挥优势,强化本科专业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路,在学科建设方面紧紧围绕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基础教育的思想,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导向,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 1. 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相结合,专业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才就业为主要目标的专业特色。 作为师范教育专业,在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内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把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相结合,努力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是进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假期社会实践、课余志愿者活动等。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技能和感性知识。 教育见习,是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大二学生分别到实习基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如教学观摩、自习辅导、班主任工作、组织考试等活动。教育实习,是在学生毕业前,到实习基地直接从事集中的中学教育教学活动。结合教育实习,按照学校“顶岗支教”教学计划的安排,本专业每届都有25%以上的学生积极参加“顶岗支教”。通过教育实习,培养学生掌握教育规律和教学技能,使学生认识做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时,本专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坚持进行上课前三分钟的演讲训练,通过对上节课所讲内容的概述,以提高自己的概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些教学实践形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的成才和就业。 与此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在严格课堂教学制度建设和质量控制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还十分重视通过课外“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开展社会实践,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课题研究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科研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水平。如本专业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创办了“青年政治协会”、“青年马克思主义协会”、“马克思主义研读社”等社团组织;开办了“青年时讯”内部杂志,形成了学理论、树正气、讲政治的良好风气。本专业学生在学院团委组织的各种知识竞赛、“挑战杯”等科技成果大赛、建党纪念知识竞赛活动中,积极宣讲党的方针政策,讲
7
述国内外时事,多次获得上级奖励。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和青年志愿者宣教活动等,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通过上述两个结合,实现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成才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现了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双赢的效果。 2.教学研究与社会实际问题紧密联系,教学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互相衔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实践性和政治理论的“务实”性、可操作性。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务实”性特色,有力地加强了学科体系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办学层次。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多年的发展中,非常重视教学研究与社会实际问题紧密联系,教学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互相衔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实践性和政治理论的“务实”性、可操作性。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自身规律的基础上,围绕专业发展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为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实务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实际问题、在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教学与研究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在相关社会领域的实务操作方面发挥推动作用。简单说,就是突出“专业”与“务实”两个层面。 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务实”特色,积极构建以理论基础课、方法课和实务课等三大课程群为主干的课程体系。理论类课程除继续开设教育部规定的本专业的骨干课程外,新增了一些与本专业关联度较高的一些学科,如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当代西方政治学理论、社会与政治运动、青少年政治社会化与公民教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社会变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问题等;方法类课程除开设社会调查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论等课程外,新增了定性研究方法、社会统计软件应用、定性资料分析等应用课程;实务类课程主要开设与学生成才就业有关的实训课和咨询课等。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努力把本科生培养成熟悉本专业及主要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对社会实际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把研究生培养成熟悉社会发展规律,能用科学发展观辨别思考问题,具有一定社会鉴别能力的具有较强理论创新和实践操作水平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从选修课的开设,到教师的科研选题、学生的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再到科研成果的推出,真正体现本专业的理论“务实”特色。各位教师除开设独具特色的选修课程以外,还推出一大批科研项目和特色成果。 如吕世辰教授的国家社科项目:农民流动与中国社会的变迁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下的农民社会保障研究;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农民工教育培训研究、山西农村剩余 8
劳动力转移与培训研究、山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加强山西省外出务工人员劳 动保障研究、山西省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劳动保障研究等。郭学旺教授的国家教育部课题: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意识形态宣传机制研究;山西哲学社会课课题:山西新农村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调研报告;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山西省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发展研究等。卫建国教授的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可持续发展伦理与山西地方经济发展。高会宗教授的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樊增强教授的国家软科学项目:山西省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白平则副教授的山西省软科学项目: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及对和谐山西作用的研究。吉志强讲师的山西高校社科项目:高师教育发展与山西新农村建设。贾绘泽讲师的政治和谐理论与山西基层政权建设的路径选择等。 以上各项特色课题,共有3项获得国家社科项目,1项获得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余项获得省级项目,其中有4项获得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获得二等奖,4项获得三等奖。 在各位教师的特色选修课与特色项目及成果的影响带动下,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具有理论“务实”特色。 具有特色的本科生学士学位论文有: 目前农村社会中存在的若干矛盾对构建和谐农村的影响及对策 “民工荒”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对社会的影响 论人口老龄化形势下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 左权县农民问题的调查 透过农村青少年犯罪现象浅析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利益表达的实现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镇南王片调查分析 非省会城市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调查分析——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 中学政治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对平遥、闻喜、临汾三地的调查分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状况浅议 闻喜县七里坡中学德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村民素质培养探究 当代农村青年就业问题的分析 9
论农村文化载体建设——以阳城县为例 山西泽州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家庭教育对初中生成长的影响——以闻喜县城区中学为例 关于农村中学生德育问题现状及对策的分析——以高平市永录中学为例 山区中学德育教育现状探究——以柳林县成家庄中学为例 具有特色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有: 构建和谐社区现状研究——以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为例 构建和谐企业中的职工合法权益问题研究——以大同云冈啤酒集团公司为例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与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问题 关于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考——以山西灵石县为例 毛泽东医疗卫生思想与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生态意识的培育 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资源问题研究 关于培养农民工法律意识的思考 论当前我国农民的生态道德教育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价值观念转变研究 农业信息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国初期毛泽东关于农村社会设置思想的研究 上述专业特色的发展与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本专业的学科建设。目前共获得八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理论、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为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为龙头,从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层次和涵盖教育学、法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在内的专业学科体系。在今后的建设中,要继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的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学科层次和建设体系。在继续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任务书(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