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定性和定量的标准 B 定性 C 定量 D 确定保留值 61 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使用的上限温度取决于( )。 A 试样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 试样中沸点最低的组分的沸点 C 固定液的沸点 D 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62 在气液色谱固定相中担体的作用是( )。
A 提供大的表面涂上固定液 B 吸附样品 C 分离样品 D 脱附样品 63 对气相色谱柱分离度影响最大的是( )。
A 色谱柱柱温 B 载气的流速 C 柱子的长度 D 填料粒度的大小 64 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A 保留值 B 峰面积 C 分离度 D 半峰宽
65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一般以分离度( )作为相邻两峰已完全分开的标志。 A 1 B 0 C 1.2 D 1.5
66 用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当两峰的分离达98%时,要求分离度至少为( )。 A 0.7 B 0.85 C 1 D 1.5
67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为提高检测器灵敏度常用载气是( )。 A 氢气 B 氩气 C 氮气 D 氧气
68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一个特定分离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的选择。 A 检测器 B 色谱柱 C 皂膜流量计 D 记录仪
69 在气相色谱分析流程中,载气种类的选择,主要考虑与( )相适宜。 A 检测器 B 汽化室 C 转子流量计 D 记录仪 70 气相色谱分析的仪器中,载气的作用是( )。
A 载气的作用是携带样品,流经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以便完成对样品的分离和分析。 B 载气的作用是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流经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以便完成对样品的分离和分析
C 载气的作用是溶解样品,流经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以便完成对样品的分离和分析 D 载气的作用是吸附样品,流经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以便完成对样品的分离和分析 二、多选题
1 检验可见及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正确性时,应分别绘制的吸收曲线是 ( )。 A 甲苯蒸汽 B 苯蒸汽 C 镨钕滤光片 D 重铬酸钾溶液
2 分光光度法中判断出测得的吸光度有问题,可能的原因包括( )。
A 比色皿没有放正位置 B 比色皿配套性不好 C 比色皿毛面放于透光位置 D 比色皿润洗不到位 3 参比溶液的种类有( )。
A 溶剂参比 B 试剂参比 C 试液参比 D 褪色参比 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是( )。 A 单色器 B 检测器 C 高压泵 D 光源 5 下列关于空心阴极灯使用描述正确的是( )。
A 空心阴极灯发光强度与工作电流有关 B 增大工作电流可增加发光强度 C 工作电流越大越好 D 工作电流过小,会导致稳定性下降 6 下列哪种光源不能作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源( )。 A 钨灯 B 氘灯 C 直流电弧 D 空心阴极灯 7 在下列措施中,( )不能消除物理干扰。
A 配制与试液具有相同物理性质的标准溶液 B 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 C 适当降低火焰温度 D 利用多通道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8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条件的选择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在保证稳定和合适光强输出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较低的灯电流 B 使用较宽的狭缝宽度 C 尽量提高原子化温度
D 调整燃烧器的高度,使测量光束从基态原子浓度最大的火焰区通过 9 用相关电对的电位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情况,它可以判断( )。 A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B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C 氧化还原反应突跃的大小 D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10 膜电位的建立是由于( )。
A 溶液中离子与电极膜上离子之间发生交换作用的结果 B 溶液中离子与内参比溶液离子之间发生交换作用的结果
C 内参比溶液中离子与电极膜上离子之间发生交换作用的结果 D 溶液中离子与电极膜水化层中离子之间发生交换作用的结果 11 电位滴定确定终点的方法( )。
A E-V曲线法 B △E/△V-V曲线法 C 标准曲线法 D 二级微商法 12 气相色谱法中一般选择汽化室温度( )。
A 比柱温高30~70℃ B 比样品组分中最高沸点高30~50℃ C 比柱温高30~50℃ D 比样品组分中最高沸点高30~70℃
13 气相色谱仪器的色谱检测系统是由检测器及其控制组件组成。常用检测器有( )。 A 氢焰检测器 B 热导池检测器 C 火焰光度检测器 D 电子捕获检测器 14 使用相对保留值定性分析依据时,选择参照物(S)应注意( )。 A 参照物峰位置与待测物相近 B 参照物与样品各组分完全分离 C 参照物应当是容易得到的纯品 D 参照物保留时间越小越好 15 气相色谱分析中使用归一化法定量的前提是( )。 A 所有的组分都要被分离开 B 所有的组分都要能流出色谱柱 C 组分必须是有机物 D 检测器必须对所有组分产生响应
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 D;2 C;3 A;4 B;5 C;6 B;7 C;8 B;9 D;10 B;11 A;12 C;13 B;14 D;15 C;16 B;17 C;18 D;19 B;20 C;21 C;22 B;23 C;24 A;25 D;
26 C;27 D;28 D;29 C;30 D;31 D;32 A;33 A;34 C;35 D;36 D;37 B;38 C;39 A;40 B;41 B;42 C;43 C;44 B;45 D;46 D;47 A;48 C;49 D;50 B;51 A;52 C;53 D;54 B;55 C;56 C;57 C;58 B;59 D;60 A;61 D;62 A;63 A;64 A;65 D;66 C;67 A;68 B;69 A;70 A (二)多选题
1 BC;2 ABCD;3 ABCD;4 ABD;5 ABD;6 ABC;7 CD;8 AD;9 ABC;10 AD; 11 ABD;12 AB;13 ABCD;14 BC;15 ABD
第二套
一、选择题
1.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 )
(1)200~400nm (2)400~800nm (3)1000nm (4)10~200nm 2.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VIS吸收波长的位置(λ
max
)( )
(1) a>b>c (2) c>b>a (3)b>a>c (4)c>a>b 3.可见光的能量应( )
(1) 1.24×10~ 1.24×10eV (2) 1.43×10~ 71 eV
(3) 6.2 ~ 3.1 eV (4) 3.1 ~ 1.65 eV 4.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 )
(1)能量越大 (2)波长越长 (3)波数越大 (4)频率越高 5.荧光分析法和磷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灵敏度 ( ) (1) 高 (2) 低 (3) 相当 (4) 不一定谁高谁低
6. 三种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分析法在应用方面的主要共同点( ) (1)精密度高,检出限低 (2)用于测定无机元素 (3)线性范围宽 (4)多元素同时测定 7.当弹簧的力常数增加一倍时,其振动频率 ( )
4
6
2
(1) 增加倍 (2) 减少倍 (3) 增加0.41倍 (4) 增加1倍
8. 请回答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吸收峰的频率最高? ( )
9.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 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 ) (1) CH3-OOC-CH2CH3 (2) (CH3)2CH-O-CH(CH3)2 (3) CH3-OOC-CH2-COO-CH3 (4) CH3CH2-OOC-CH2CH2-COO-CH2CH3
10. 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羰基,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 )
(1) C4H8O (2) C3H4O2 (3) C3H6NO (4) (1)或(2) 11.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 (1) 分子的振动 (2) 分子的转动
(3)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 (4) 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 12. 磁各向异性效应是通过下列哪一个因素起作用的( )
(1) 空间感应磁场 (2) 成键电子的传递 (3) 自旋偶合 (4) 氢键 13.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 ) (1) 变大 (2) 变小 (3) 逐渐变小 (4) 不变化
14. 某化合物在一个具有固定狭峰位置和恒定磁场强度B的质谱仪中分析, 当加速电压V慢慢地增加时, 则首先通过狭峰的是: ( )
(1) 质量最小的正离子 (2) 质量最大的负离子(3) 质荷比最低的正离子 (4) 质荷比最高的正离子
15.某化合物Cl-CH2-CH2-CH2-Cl的1HNMR谱图上为 (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