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
一、
单选题
1 使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时仪器在100%处经常漂移的原因是( )。 A 保险丝断了 B 电流表动线圈不通电 C 稳压电源输出导线断了 D 电源不稳定 2 可见-紫外分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 )。
A 400-760nm B 200-400nm C 200-760nm D 200-1000nm
3 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2cm吸收池测得其吸光度为0.750,若改用0.5cm和3cm吸收池,则吸光度各为( )。
A 0.188/1.125 B 0.108/1.105 C 0.088/1.025 D 0.180/1.120 4 在分光光度法中,应用光的吸收定律进行定量分析,应采用的入射光为()。 A 白光 B 单色光 C 可见光 D 复合光 5 入射光波长选择的原则是( )。
A 吸收最大 B 干扰最小 C 吸收最大干扰最小 D 吸光系数最大
6 如果样品比较复杂,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保留值难以准确测量时,可采用( )。 A 相对保留值进行定性 B 加入已知物以增加峰高的方法定性 C 利用文献保留值定性 D 利用检测器定性
7 洗涤被染色的吸收池,比色管,吸量管等一般使用( )。 A 肥皂 B 铬酸洗液 C 盐酸-乙醇洗液 D 合成洗涤剂 8 下列分子中能产生紫外吸收的是( )。 A NaO B C2H2 C CH4 D K2O
9 在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 )。 A 0~0.2 B 0.1~∞ C 1~2 D 0.2~0.8 10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结构组成为( )。
A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 B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 C 单色器-----吸收池------光源 ------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 D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
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的成套吸收池其透光率之差应为( )。
A <0.5% B <0.1% C 0.1%-0.2% D <5% 12 检查气瓶是否漏气,可采用( )的方法。
A 用手试 B 用鼻子闻 C 用肥皂水涂抹 D 听是否有漏气声音 1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核心部分是 ( )。 A 光源 B 原子化器 C 分光系统 D 检测系统 14 氧气通常灌装在( )颜色的钢瓶中 A 白色 B 黑色 C 深绿色 D 天蓝色
15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 )干扰。 A 硫酸 B 钠 C 磷酸 D 镁 16 原子吸收光谱是( )。
A 带状光谱 B 线状光谱 C 宽带光谱 D 分子光谱
17 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 应选用的光源为( )。 A 钨灯 B 能斯特灯 C 空心阴极灯 D 氘灯 18 原子吸收光度法的背景干扰,主要表现为( )形式。 A 火焰中被测元素发射的谱线 B 火焰中干扰元素发射的谱线 C 光源产生的非共振线 D 火焰中产生的分子吸收 19 仪器分析中标准储备溶液的浓度应不小于( )。 A 1μg/mL B 1mg/mL C 1g/mL D 1mg/L
20 使原子吸收谱线变宽的因素较多,其中( )是最主要的。 A 压力变宽 B 温度变宽 C 多普勒变宽 D 光谱变宽
21 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中,适合于高含量组分的分析的方法是( )。 A 工作曲线法 B 标准加入法 C 稀释法 D 内标法 22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若灯不发光可( )。
A 将正负极反接半小时以上 B 用较高电压(600V以上)起辉 C 串接2~10千欧电阻 D 在50mA下放电
2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下述( )的方法消除。
A 扣除背景 B 加释放剂 C 配制与待测试样组成相似的溶液 D 加保护剂 24 装在高压气瓶的出口,用来将高压气体调节到较小压力的是( )。 A 减压阀 B 稳压阀 C 针形阀 D 稳流阀 25 选择不同的火焰类型主要是根据( )。
A 分析线波长 B 灯电流大小 C 狭缝宽度 D 待测元素性质
26 原子吸收仪器中溶液提升喷口与撞击球距离太近,会造成下面( )。 A 仪器吸收值偏大 B 火焰中原子去密度增大,吸收值很高 C 雾化效果不好、噪声太大且吸收不稳定 D 溶液用量减少 27 空心阴极灯的操作参数是( )。
A 阴极材料的纯度 B 阳极材料的纯度 C 正负电极之间的电压 D 灯电流 28 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
A 自然变度 B 赫鲁兹马克变宽 C 劳伦茨变宽 D 多普勒变宽 29 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
A 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要的能量 B 产生紫外光 C 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 产生足够浓度的散射光 30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下列( )内中火焰组成的温度最高。 A 空气-煤气 B 空气-乙炔 C 氧气-氢气 D 笑气-乙炔 31 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原因是( )。 A 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 B 转动能级跃迁 C 振动能级跃迁 D 原子最外层电子跃迁 32 调节燃烧器高度目的是为了得到( )。
A 吸光度最大 B 透光度最大 C 入射光强最大 D 火焰温度最高 33 火焰原子吸光光度法的测定工作原理是( )。 A 比尔定律 B 波兹曼方程式 C 罗马金公式 D光的色散原理 34 使用空心阴极灯不正确的是( )。
A 预热时间随灯元素的不同而不同,一般20-30分钟以上 B 低熔点元素灯要等冷却后才能移动
C 长期不用,应每隔半年在工作电流下1小时点燃处理 D 测量过程不要打开灯室盖
35 钢瓶使用后,剩余的残压一般为( )。
A 1大气压 B 不小于1大气压 C 10大气压 D 不小于10大气压 36 下列几种物质对原子吸光光度法的光谱干扰最大的是( )。 A 盐酸 B 硝酸 C 高氯酸 D 硫酸
37 原子吸收光度法中,当吸收线附近无干扰线存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应放宽狭缝,以减少光谱通带 B 应放宽狭缝,以增加光谱通带 C 应调窄狭缝,以减少光谱通带 D 应调窄狭缝,以增加光谱通带 38 关闭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先后顺序是( )。
A 关闭排风装置、关闭乙炔钢瓶总阀、关闭助燃气开关、关闭气路电源总开关、关闭空气压缩机并释放剩余气体
B 关闭空气压缩机并释放剩余气体、关闭乙炔钢瓶总阀、关闭助燃气开关、关闭气路电源总开关、关闭排风装置
C 关闭乙炔钢瓶总阀、关闭助燃气开关、关闭气路电源总开关、关闭空气压缩机并释放剩余气体、关闭排风装置
D 关闭乙炔钢瓶总阀、关闭排风装置、关闭助燃气开关、关闭气路电源总开关、关闭空气压缩机并释放剩余气体
39 把反应 Zn +Cu2+ == Zn2+ +Cu 设计成原电池,电池符号为( )。 A (—)Zn | Zn2+|| Cu2+ | Cu(+) B (—)Zn2+| Zn || Cu2+ | Cu(+) C (—)Cu2+| Cu || Zn2+| Zn(+) D (—)Cu | Cu2+ || Zn2+ | Zn(+) 40 测定pH的指示电极为( )。
A 标准氢电极 B 玻璃电极 C 甘汞电极 D 银氯化银电极 41 测定水中微量氟,最为合适的方法( )。
A 沉淀滴定法 B 离子选择电极法 C 火焰光度法 D 发射光谱法
42 电导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所引起的溶液( )来确定滴定终点的。 A 电导 B 电导率 C 电导突变 D 电导率变化
43 在25℃时,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的pH变化一个单位,电池电动势的变化为( )。 A 0.058V B 58V C 0.059V D 59V
44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目的在于( )。 A 清洗电极 B 活化电极 C 校正电极 D 检查电极好坏 45 pH计在测定溶液的pH时,选用温度为( )。 A 25℃ B 30℃ C 任何温度 D 被测溶液的温度
46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溶液中氟离子含量时,主要干扰离子是( )。 A 其他卤素离子 B NO3-离子 C Na+离子 D OH -离子
47 Kij称为电极的选择性系数,通常Kij越小,说明 ( )。 A 电极的选择性越高 B 电极的选择性越低
C 与电极选择性无关 D 分情况而定
48 电位滴定法测定卤素时,滴定剂为AgNO3,指示电极用( )。 A 铂电极 B 玻璃电极 C 银电极 D 甘汞电极 49 玻璃电极的内参比电极是( )。
A 银电极 B 氯化银电极 C 铂电极 D 银-氯化银电极 50 在一定条件下,电极电位恒定的电极称为( )。 A 指示电极 B 参比电极 C 膜电极 D 惰性电极
51 离子选择性电极在一段时间内不用或新电极在使用前必须进行( )。 A 活化处理 B 用被测浓溶液浸泡 C 在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 D 在NaF溶液中浸泡 52 下列关于离子选择性电极描述错误的是( )。
A 是一种电化学传感器 B 由敏感膜和其他辅助部分组成 C 在敏感膜上发生了电子转移 D 敏感膜是关键部件,决定了选择性 53 在气相色谱法中,可用作定量的参数是( )。 A 保留时间 B 相对保留值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54 气相色谱仪除了载气系统、柱分离系统、进样系统外,其另外一个主要系统是( )A 恒温系统 B 检测系统 C 记录系统 D 样品制备系统 55 影响氢焰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是( )。
A 检测器温度 B 载气流速 C 三种气的配比 D 极化电压 56 气-液色谱、液-液色谱皆属于( )。
A 吸附色谱 B 凝胶色谱 C 分配色谱 D 离子色谱 57 氢火焰检测器的检测依据是( )。
A 不同溶液折射率不同 B 被测组分对紫外光的选择性吸收 C 有机分子在氢火焰中发生电离 D 不同气体热导系数不同 58 气液色谱法中,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优于热导检测器。 A 装置简单化 B 灵敏度 C 适用范围 D 分离效果 59 不能评价气相色谱检测器的性能好坏的指标有( )。 A 基线噪声与漂移 B 灵敏度与检测限 C 检测器的线性范围 D 检测器体积的大小 60 气相色谱标准试剂主要用于( )。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