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港口发展及战略分析
程伟军2009234704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南京 210044
摘要: 香港港(Hong Kong)中国天然良港,远东的航运中心。,借助SWOT分析理论,对香港港口地理位置、硬件设施,产业布局,政府政策等进行分析得出香港港口物流发展的机遇、威胁、优势和劣势,并为香港港口物流发展制定中心战略目标。
一.香港港简介
香港港(Hong Kong)位于北纬22°30′,东经114°20′,在珠江口外东侧,香港岛和九龙半岛
之间 。香港港在采用系船浮筒进行船舶过驳倒载作业,集装箱装卸和客运方面都有较高水平,港口管理先进,港口费率在世界上属于最低的,是东南亚地区发展迅速的港口之一。香港港是自由港。有海上航线20多条,通往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000个港口。每年进出港旅客达1000万人次。香港港有15个港区:香港仔、青山(屯门)、长洲、吉澳、流浮山、西贡、沙头角、深井、银矿湾、赤柱(东)、赤柱(西)、大澳、大埔、塔门和维多利亚。其中维多利亚港区最大,掩护条件良好。港宽1.6~9.6千米,面积5200公顷,可停泊长305米的大型船舶。香港港有72个远洋船系船浮筒。其中44个可系泊137~183米长的船舶,28个可系泊长137米以下的船舶。57个为台风时系船浮筒。此外,还有香港当局和私人的系船浮筒2000多个。这些浮筒可系泊待靠码头船舶,也可进行海上过驳倒载作业。浮筒作业周转期仅2.7天。葵涌集装箱码头位于维多利亚港区西北部,面积85公顷,有6个泊位,岸线总长 2378米,水深12 米。其中一个泊位设有可停靠滚装船的装卸设施。自1970年建成集装箱码头以来,集装箱装卸作业量平均每年增加11%。集装箱船的装卸时间平均13.2小时。葵涌溪的填筑工程完成后,集装箱堆场面积将扩大57%。港口设置航标290个,许多航标都装有雷达反射器。甚高频电话昼夜开放。
二.香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作为香港四大经济支柱之一的物流业,在香港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
数据显示,香港物流业约占GDP的24.8%,从业人口超过20万,以香港为基础的航空公司70多家,航运公司80多家,陆地运输公司有2800多家。而作为香港物流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港口物流业,在香港物流也重占据着重中之重的核心地位。据资料显示,2008年卸下货物中,港口物流占总物流量的88.3%,装上货物中,港口物流业占总物流
[3]
量的87.3%,见表3-1。
表3-1 香港各运输工具卸下/装上货物
卸下货物部分(单位:千公吨)
年份 空运
2003 1035
2007 1352
2008 1326
水运(占总比重) 128554(85.4%) 141324(86.6%) 148600(88.3%)
道路运输 铁路运输 总计
20751 253 150594
20372 121 163170
18232 90 168249
装上货物部分(单位:千公吨)
空运 水运 道路运输 铁路运输 总计
2003 1607
2007 2390
2008 2301
79058(79.1%) 104109(85.1%) 115700(87.2%)
19192 76 99933
15767 20 122286
14628 19 132649
资料来源:香港统计处
凭借着港口优越的条件和地理位置以及广阔的经济腹地,足够的国际和转口贸易,经过了几
十年的发展,具有世界级的港口设施,各种金融、保险、第三方物流、船舶登记、船只买卖及租赁、航运服务融资、中介以及纠纷仲裁等物流服务业务成熟,为香港港口物流业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硬件基础。
1997年香港回归后,香港港口物流业依托中国大陆经济实力不断攀升的机遇,得到了快速
稳步的发展,物流业务遍布世界各地,并且与中国内地的交易份额越来越大,截止2008年,大陆内地离港货物量占香港年总离港货物量的28%,抵港货物量占香港总抵港货物量的45%,见图3-1。
图3-1 2008年主要国家/地区的离港/抵港货物分布
数据来源:根据香港统计局资料整理得到
同时,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也创历史新高。截止2008年,香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59402
千公吨,平均增长率达4.3%,其中装上货物149517千公吨,卸下货物113425千公吨,见图3-2。
600 000 500 000吞吐 400 000量( 300 000千公吨 200 000) 100 000 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年份卸下货物装上货物总货物 图3-2 香港港口货物吞吐量 数据来源:经香港统计局资料整理得到
海运方面,货物吞吐量由1997年的133301千公吨增加至2008年的179974千公吨,平均增
长率为3.2%;河运货物吞吐量则由1997年的35928千公吨增加至2008年的79428千公吨,平均增长率为8.2%,见图3-3。
300 000 250 000吞吐 200 000量( 150 000千公吨 100 000) 50 000 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年份海运货物河运货物
图3-3 香港港口海运/河运货物吞吐量 数据来源:香港统计局资料整理得到
香港港口近年来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是,2008年一场由美国刮起的金融飓风席卷全球,
与世界经济密切联系的香港港口物流业业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港口物流发展速度渐渐地放缓并出现较大的波动,第四季度开始出现了负增长的趋势,见图3-4。香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正遭遇到瓶颈,对此,香港港口物流应该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寻找减少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港口物流的发展制定更加实际可行的发展战略,使港口物流尽快的走出“寒冬”。
+20.0+15.0+10.0+5.00.0-5.0-10.0-15.0-20.0变动幅度百分率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1季2008年2季2008年3季2008年4季2009年1季2009年2 季港口货物总吞吐量
图3-4 香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变动幅度百分率
资料来源:香港统计局
香港成為貨櫃港已將近40年,在2011年處 理了2,440萬個20尺标准箱货柜 ,再次證明它
是全球最高效率的貨櫃港之一 。
三.香港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势分析
1)自由港的发展体制,政策性优势突出
香港发展港口物流业的重大政策性优势是其自由贸易港的体制。在贸易上,自由港政策体现
为完全的自由贸易政策,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在企业经营上,企业主拥有完全的自主权,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和发展方向,政府不进行任何程度的扶助与干预,完全由企业主自行决定。在金融上,政府完全开放金融与外汇市场,金融企业的开办与经营完全自由,港币与外币可以自由汇兑,自由进出境外。再者,由
于香港政府一直重视物流业的发展,提出要把香港建成国际及地区首选的运输及物流枢纽中心,香港成立了物流发展督导委员会和香港物流发展局,强化与港口物流相匹配的服务功能,健全法律制度,提供金融与保险等一系列物流援助或服务、快捷高效的海关通关服务等。为香港港口物流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软环境。 2)港口区位优势明显
从自然地理位置上看,香港三面环海,海岸线绵长曲折,多港湾岛屿,为发展海上交通提供
了良好的港湾条件。从港口本身条件来看,港湾深阔,屏蔽条件好,港内风平浪静,是世界上三个最优良的深水港之一。从区位地理位置上看,香港背靠中国大陆,地处远东贸易航线的枢纽,是沟通日本、韩国、东南亚、大洋洲以及欧洲与美洲各国的重要商埠,也是中国内地对外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门户。香港还是东亚与东亚南、南亚、欧洲、非洲之间航运的要道和中转站,也是北美、欧洲和日本的经济贸易界进入中国南部经济特区和广大腹地的大门。
3)密集的国际航运网络,海运服务产业发达
香港是世界物流的中心之一,其国际航运网络四通八达,形成美洲和环球航线、欧洲航线、
澳洲和印度以及非洲航线、近海航线、沿海航线为主要线路的网络体系。并且第三方物流、船舶登记、航海服务融资等物流服务业发达。 4)良好的港口设施、一流的运作和管理水平
香港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其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起点高,先进的港口设
备堪称世界一流,其物流运作的速度和管理水平也是首屈一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航运交易市场、运输市场、租船市场、金融保险市场和航运信息市场都发育成熟,机构运作效率高。拥有优良的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对于基础设施建没投人大、起点高; 5)高素质物流从业人员
香港还通过与大学和教育机构合作,培养一流的港口物流操作管理人才,同时通过建立全球
公认的公务员廉洁制度,提高港口物流从业人员全员素质,从而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这也将是香港港口参与市场竞争的一大优势。通过建立全球公认的公务员廉洁制度,培养一流的港口物流操作管理人才,提高港15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从而提供优良的人员服务。这也是促使香港港口物流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6)香港政府的大力扶持。
香港政府一直重视物流业的发展,提出要把香港建成国际及地区首选的运输及物流枢纽中
心。为此,香港成立了物流发展督导委员会,并于去年底成立了香港物 流发展局; 7)强化和高效的与港口物流相匹配的服务功能。
依靠健全的法律制度,凭着香港国际金融中山的地位.香港政府及相关机构,为客户提供金
融、保险等一系列物流援助或服务。其中最令客户满意的是香港快捷高效的海关通关服务。这些软环境建设为香港港口物流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保证。
五.香港港口物流发展的劣势分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香港港口发展及战略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