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中考二模数学图形操作型问题汇编 1.(海淀)阅读下面材料:
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绕着某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 (0? <360?) 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重合,则称此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 如等边三角形就是一个旋转角为120?的旋转对称图形. 如图1,点O是等边三角形△ABC的中心, D、E、F分别为AB、BC、 CA的中点, 请你将△ABC分割并拼补成一个与△ABC面积相等的新的旋转对称图形.
BDOECBFADOECAF 图1 图2
小明利用旋转解决了这个问题,图2中阴影部分所示的图形即是与△ABC面积相等的新的旋转对称图形. 请你参考小明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图形变换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3,在等边△ABC中, E1、E2、E3分别为AB、 BC、CA 的中点,P 1、P2, M 1、M2, N1、N2分别为 AB、BC、CA的三等分点.
(1)在图3中画出一个和△ABC面积相等的新的旋转 对称图形,并用阴影表示(保留画图痕迹);
(2)若△ABC的面积为a,则图3中△FGH的面积为 .
2. (西城)阅读下列材料
小华在学习中发现如下结论:
如图1,点A,A1,A2在直线l上,当直线l∥BC时,
B P2 P1 E1 A N2 E3 H N1
C
F G M1 M2 E2
图3
S?ABC?S?A1BC?S?A2BC.
请你参考小华的学习经验画图(保留画图痕迹):
(1)如图2,已知△ABC,画出一个等腰△DBC,使其面积与△ABC面积相等; ..
图1 (2)如图3,已知△ABC,画出两个); ..Rt△DBC,使其面积与△ABC面积相等(要求:所画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3)如图4,已知等腰△ABC中,AB=AC,画出一个四边形ABDE,使其面积与△ABC面积相等,且一组对边DE=AB,..
另一组对边BD≠AE,对角∠E=∠B.
图2 图3 图4
3.(石景山)阅读下面材料:
小阳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O为等边△ABC内部一点,且OA:OB:OC?1:2:3,求?AOB的度数. B(C)B D O'OO AC B
AACC
图⑴ 图⑵ 图⑶
小阳是这样思考的:图(1)中有一个等边三角形,若将图形中一部分绕着等边三角形的某个顶点旋转60°,会得到新的等边三角形,且能达到转移线段的目的.他的作法是:如图(2),把△ACO绕点A逆时针旋转60°,使点C与点B重合,得到△ABO?,连结OO?. 则△AOO?是等边三角形,故OO??OA,至此,通过旋转将线段OA、OB、OC转移到同一个三角形OO?B中. (1)请你回答:?AOB??. (2)参考小阳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已知:如图(3),四边形ABCD中,AB=AD,∠DAB=60°,∠DCB=30°,AC=5,CD=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
4.(昌平)类比学习:
有这样一个命题:设x、y、z都是小于1的正数,求证:x(1-y)+ y(1-z)+ z(1-x)<1.
小明同学是这样证明的:如图,作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ABC,并分别在其边上截取AD=x,BE=z,CF=y,设△
ADF、△CEF和△BDE的面积分别为S1、S2、S3, 则 S1?1(x1-y)sin60o, 21S2?(y1-z)sin60o,
21S3?(z1-x)sin60o.
2xA由 S1+S2+S3<S?ABC,
HS11-yDF1-xS3S2yCBzE1-z得
1113(x1-y)sin60o+(y1-z)sin60o+(z1-x)sin60o<. 2224所以 x(1-y)+ y(1-z)+ z(1-x)<1. 类比实践:
已知正数a、b、c、d,x、y、z、t满足a?x=b?y=c?z=d?t=k. 求证:ay+bz+ct+dx<2k.
2
6.(怀柔)阅读下面材料:
在数学课上,李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两个问题:
①“谁能将下面的任意三角形分割后,再拼成一个矩形”;
②“谁能将下面的任意四边形分割后,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经过小组同学动手合作,第3组的小亮同学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组的分割方法与拼接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
请你参考小亮同学的做法,解决下列问题: (1)“请你将图3再设计一种分割方法,沿分割线剪开后所得的几块图形恰好也能拼成一个矩形”; (2)“请你设计一种方法,将图4分割后,再拼成一个矩形”.
图3 图4 7.(门头沟) 数学课上,同学们探究发现:如图1,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具有一种特性,即经过它某一顶点的一条直线可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 并且对其进行了证明. (1)证明后,小乔又发现:下面两个等腰三角形如图2、图3也具有这种特性.请你在 图2、图3中分别画出一条直线,把它们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并在图中标出所画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的度数; A 36?45?45?图 236?图 336? 图 1C(2)接着,小乔又发现:直角三角形和一些非等腰三角形也具有这样的特性,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请你画出一个具有这种特性的三角形的示意图,并在图中标出此三角形的各内角的度数.(说明:要求画出的既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
8.(密云)定义:到凸四边形一组对边距离相等,到另一组对边距离也相等的点叫凸四边形的准内点.如图1,...
PH?PJ,PI?PG,则点P就是四边形ABCD的准内点.
(1)如图2,?AFD与?DEC的角平分线FP,EP相交于点P. 求证:点P是四边形ABCD的准内点.
(2)分别画出图3平行四边形和图4梯形的准内点(作图工具不限,不写作法,但要有必要的说明).
9.(平谷)如图,在方格纸(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中,我们称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图形称为格点图形.如图中的△ABC称为格点△ABC.
,D两点的坐标分别是(11),和(0,?1),请你在方格纸中建立平面直角坐 (1)如果A标系,并直接写出点B,点C的坐标;
(2))把“格点△ABC图案”向右平移10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以点
P(11,4)为旋转中心旋转180?,请你在方格纸中画出变换后的图案.
10.(顺义)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如图1,P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PA∶PB∶PC=1∶2∶3,求∠APB的度数.
小娜同学的想法是:不妨设PA=1, PB=2,PC=3,设法把PA、PB、PC相对集中,于是他将△BCP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BAE(如图2),然后连结PE,问题得以解决.
请你回答:图2中∠APB的度数为 . 请你参考小娜同学的思路,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3,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已知∠APB=115°,∠BPC=125°.
(1)在图3中画出并指明以PA、PB、PC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一个三角形(保留画图痕迹); (2)求出以PA、PB、PC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的各内角的度数分别等于 .
ADPADPAECBCBBPC
图1 图2 图3
11. (延庆)阅读下面材料:
阅读下面材料:
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其中∠BAC是一个可以变化的角)中,AB=2,AC=4,以BC为边在BC的下方作等边△PBC,求AP的最大值。
ABCA'BACP图1P图2小伟是这样思考的:利用变换和等边三角形将边的位置重新组合.他的方法是以点B为旋转中心将△ABP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BC,连接AA,当点A落在AC上时,此题可解(如图2).
'请你回答:AP的最大值是 . 参考小伟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3,等腰Rt△ABC.边AB=4,P为△ABC内部一点, 则AP+BP+CP的最小值是 .(结果可以不化简)
APB图3C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2年北京中考二模数学图形操作型问题汇编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