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条件。
(四)完善城市社区服务,推进社区服务多样化
要完善社区服务首先要促进服务主体的多元化,特别是要大力培育社区中介组织等非营利性组织。
第一,转变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观念,由单一的政府主体管理观念向多元化主体管理观念的转变。在社区管理中,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依靠政府、等政府指令的管理观念,充分发挥社区各种主体的优势,协调好社会团体、志愿者服务组织、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居委会等各社区主体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共同参与和参加社区管理,提高社区综合管理能力。
第二,政府要加强非政府组织的能力建设, 加大对民间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提高非政府组织在社区服务方面的能力。因为民间社会组织是社区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一方面要扶持、引导民间社会组织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民间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保证民间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第三,通过制订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使非政府组织获得合法地位和法律支持,要为非政府组织从事社区服务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 财政支持可以体现在资金、项目、场地、税收等方面, 这样能够吸引更多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区服务中。
(五)提高居民参与热情,营造浓厚的社区意识
社区管理离不开居民参与,没有居民参与,社区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提高居民的参与程度“社区居民自觉自愿参与社区活动或事务的程度,是社区开明程度、健全水平和活力厚度的反映,是社区发展的一项综合指标。公民意识体现在社区中就是居民的“社区意识”。有了社区意识, 居民才会真正认识到“社区是我家”的公共意义,才会产生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亲和力。
提高居民参与意识,培育公民意识的途径:
第一,要提高社区居民利益的社区化程度,提高社区管理工作公开透明程度,通过宣传栏、布告栏向居民公告社区工作状况,大力宣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以及“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宗旨。
第二,让居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建设,要建立居民多层面地参与社区各类公共事务管理与建设的制度化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增强自主性。再次,要让参与者分担责任,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顾个人权利而忽视社会责任。
第三,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多形式多渠道地引导居民接触交流,培养居民的社
16
区意识,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六)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打造高素质社区管理队伍
社区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注意社区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实现专业化的社区服务管理。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社区文化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制订完善的制度,坚持社区党政组织对社区文化的领导地位。另外,社区成员的参与度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社区文化建设要取得广大居民的踊跃参与。
现代社会分工愈益细化,客观上就要求打造高素质社区管理队伍,加强社区在岗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丰富其管理知识,提高其管理水平。
第一,依靠社会工作教育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岗的各级社区社会工作人员及管理者进行系统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与水平。
第二,各高校要加强社区管理、社会工作方面的专业设置, 培养优秀的专业化人才并鼓励他们参加社区工作,同时各级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要积极吸收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投身于社区工作事业。
第三,社会力量办学中这方面人才的培训力度也要加大,为在岗人员提供较多的“充电”机会;还应参照发达国家地区的成功做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用适用于我国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制度,促进其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七)切实转变政府的社会职能,解决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问题
在社区建设中,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等都是政府的责任。这样说不等于社区中的社会事务都应由政府包揽。事实上,政府在社区和整个社会领域中的职责和功能都是有限的,与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的分工合作是必然趋势。因此,政府主体管理观念应该由单一的管理观念向多元化主体管理观念转变。政府应该将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社会职能和事务剥离出去,充分发挥社区各种主体的优势,协调好社会团体、志愿者服务组织、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居委会等各社区主体之间的关系。⑦系统地挖掘各种主体整体合力的作用,让他们共同参与和参加社区管理,提高社区综合管理能力。解决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能缺位问题,如缺乏对社区居民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公共财政支持,忽视对居住在本社区的农民工社会权益的保护,以及对受虐儿童乞讨现象的放
⑦
刘祖云:《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探讨》,《武汉大学学报(社分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7
任等等。以法律形式明晰政府、社区内其他组织与基层社区组织各方的权责关系,使各方各司其责、各尽其能,信守自已的权力和职责边界,既不越位,也不缺位。
(八)加大财政对城市社区组织的扶持力度,合理分配财政资源
城市社区管理,需要有稳定的资金保障和物质支撑。政府对社区建设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领导重视、组织建设、责任机制和政策扶持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资金、设施支持和财政预算上,各级政府应将社区管理所需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并应保持逐年增长。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对社区组织有一些投入,但与社区所承担的工作相比,还远不相适应。因此,必须探索一种有利于形成社区组织的稳定财力来源的新的社区财力机制,使社区管理资金的来源多元化、制度化。比如在有条件的经济发达城市,应将政府财政投入所占社区服务资金中的比例逐步提高到百分之五十,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将政府财政投入所占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三十。这不仅是由公共财政的职能所决定的,而且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实需要所决定的。
六、结束语
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社区的稳定决定了社会的稳定,社区的和谐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社区的基层民主建设更是带动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本文的分析和探讨,影响城市社区管理的好坏有着许许多多的因素,本文只是提到重点几个,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的发育程度还不高,社区成员的参与能力也有待提高,社区自治的客观条件尚不充分等等。而现有的学者们对社区管理问题研究的理论大多集中于政治学和社会学方面,一定程度上造成社区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难以从现有的理论中找到解释。再有就是学科研究范围狭窄,社区管理研究是一个涉及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社会学、政治学和管理学上,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明显不足。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不论是政府加强法制建设、变革管理方式、培育居民的社区意识,还是发展社区非营利组织都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走社区自治化、开放化、多元化,法治化、民主化、信息化道路,使社区管理健康发展。
18
参考文献
[1] 汪大海:《社区管理》(第二版)(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张立荣李莉:《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模式分析与改革探索》,《新华文摘》。 [3] 费孝通:《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一些思考》,《群言》,2000第8期 。
[4] 郭伟和:《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2001年7月。
[5] 张惠东:《城市社区建设的创新与发展》,《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第24期。 [6] 周建国:《转型时期城市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功能》,《重庆社会科学》2001第3期。 [7] 康之国:《构建城市和谐社区与社区治理创新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
[8] 丁茂战、蒋伟涛、曹朝晖:《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9] 陆云飞:《城市社区管理及其问题与对策》,《唯实》2003年第8期。
[10] 刘冬枝:《我国城市社区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科技信息2009第14期。 [11] 张俊芳:《中国城市社区的组织与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09月。 [12] 王英伟:《浅析学习型社区的学习功能》,《广西社会科学》2003第5期。 [13] 卢汉龙:《中国城市社区的治理模式》,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14] 杨鸿台:《城市社区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 黄燕:《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研究.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08月。
[16] 谢守红、谢双喜:《国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社会科学家,2004 。 [17] 杨贵华:《社区建设与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整合机制的创新》,科学社会主义,2006。 [18] 魏娜:《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9] 刘祖云:《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探讨》,《武汉大学学报(社分科学版)》2001
年第3期。
[20] 吴德隆、谷迎春:《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知识出版社.2005年06月。 [21] 赵妍霞:《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2] 邹晓燕:《济南市城市社区类型划分与管理模式研究》,中国优秀硕博论文网。 [23] 任远:《城市社区服务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现代城市研究》。
[24] 马军涛、周剑:《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5] 刘勇:《对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若干思考》,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26] 陈新颜:《社区服务:现代社会的“安全阀”》,《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第1期。
[27] 吴刚:《现代社会组织结构与城市社区建设》,《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8] 李亚雄:《我国城市社区性质与社区建设的取向》,《社会主义研究》。
[29] 张昱:《构建多层次组织化的社会体系》,《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第1期。
19
致 谢
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写稿到反复修改,期间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我要感谢,非常感谢我的导师贺娜老师。本论文是在贺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为人随和热情,治学严谨细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时光如梭,转眼毕业在即。回想在大学求学的时光,心中充满无限感激和留恋之情。感谢母校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我们能够在此专心学习,陶冶情操。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老师们在课堂上的激情洋溢,课堂下的谆谆教导,同学们在学习中的认真热情,生活上的热心主动,所有这些都让我的大学时光充满感动。在学业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对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开启新的征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的辛苦却收获满满,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谢含辛茹苦养育我长大的爸爸妈妈,这份恩情,无以回报,谢谢你们对我学习的默默支持和付出,祝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十多年的学校生活就要结束了,在这座城堡的保护教育下,我已经长大成人,应该担负起属于我的那份责任。社会是个更大的课堂,在形形色色的社会里带着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教导和帮助,相信我会闯出一片开阔的天地。
最后再次谢谢我大学四年学习和生活中所有的人,谢谢你们!
宗廷培 2013年5月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浅谈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