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了历史思维科学性
在历史学习中,必须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只有运用这一历史学科的认识指南,才能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思维能力,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有了科学的历史观,才能使思维有正确的方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中要运用科学的态度和全面、客观、辩证的方法去分析历史、认识历史。比如《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中,对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原因的分析,使学生领悟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科学观点。又如,对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阶段的划分以及阶段特征的总结,使学生认识到:近代变迁带有半殖民地色彩,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仅限于少数富人;现代变迁呈现跨越式,城乡差距缩小,物质生活与新风尚变化深刻,主动与世界接轨。通过这些分析,学生不仅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还认识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认同感。 (二)增强了关注社会、思考现实的意识
历史的教学,无论是远离现实的,还是接近现实的,它都是永远针对现实,为现实服务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以自我为主体,联系现实,认识到当今中国的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推动力,它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比如最后一个以史为鉴的发散性问题,学生通过讨论,提出了很多优秀的建议,如:中国的发展要与世界接轨;两个文明要一起抓;在接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弘扬继承;要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表率等等。学生在这样的合作与交流中,锻炼和升华了历史思维,而且懂得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我们的教育目的很好的达到了。
“教学贵在引导,妙在开窍。”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
6
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历史自身的内在美、欣赏历史知识的内在美,创造历史意识的内在美,让学生通过参与、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敏捷性。学生从历史学习中汲取智慧,使情感、价值观得到升华,从而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浅谈学生主体角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体现(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