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到位、密实、顺直。
(4)把好验收关。在对门窗工程进行验收时,采取淋水试验的方法以检查其抗渗性能及窗下框流水畅通和积水情况。
3.4 外墙面砖造成渗漏的预防控制措施
1)对进入现场的外墙面砖严格按规范抽样进行复试,复试不合格的面砖不得用到工程上。对面砖进行逐块挑选,将有外观缺陷的面砖(如开裂、缺角等)剔除掉。
2)严格按照面砖铺贴程序施工。当使用块材的面积较小时,可使用一底一中一面的方法,即一底为刮底糙,一中为抹中层灰,一面为批灰铺贴面砖;当使用块材的面积较大时,可使用一底两中一面的方法。
3)基层清理。清扫墙面,使砌体灰缝凹进墙面10mm,用1∶3水泥砂浆修补空头缝,以增加与打底灰浆的结合力。 4)在施工前1d,对墙面要均匀浇水,清除灰尘并使墙面吸收一定的水分,然后抹1∶3水泥砂浆,厚度为5mm~7mm,用铁抹子压实划毛。
5)抹中层灰。应先在底糙上抹掺5%防水粉的1∶3水泥砂浆,厚度为5mm~7mm,用木楔压浆打平密实,用刮尺刮平。
6)按有关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对墙面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粘贴面砖。
7)粘贴面砖。先将面砖在清洁水内浸泡2h,然后取出晾干,使用时达到外干内湿,待中层灰达到一定强度后,可粘贴面砖。粘贴面砖所用的粘贴材料,要确定材料配合比,即水泥∶砂子=1∶1,水泥∶胶水∶水=10∶0.5∶2.6;同时要控制使用时间,做到随拌随用,粘贴时要注意砂浆饱满度,保证粘贴牢固,无空鼓。
8)勾缝。清除粘贴在面砖缝内的残浆,洒水润湿,然后用1∶1水泥砂浆勾缝,勾缝要凹进面砖1mm,勾缝砂浆应填嵌密实,接槎处要平整,不留孔隙和接槎缝。
9)清理墙面。使用洁净棉纱,揩擦干净,不留污垢。 10)养护。抹各层灰和贴面砖后,均要注意养护。 3.5 外墙粉饰龟裂引起渗漏的预防控制措施
1)防止外墙分格条引起渗漏。在镶嵌外墙分格条时,要带浆均匀、饱满、镶嵌牢固、密实。
2)防止外墙面龟裂引起渗漏。(1)外墙抹灰前,基体表面的油污、灰尘等应清除干净;对凹凸不平的墙体应用水泥砂浆找平,对光滑的混凝土墙面应凿毛;提前1d~2d浇水润湿,润湿深度为5mm~10mm。(2)外墙抹灰应分层进行,各抹灰层厚度不得大于10mm;待每层抹灰终凝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抹灰。(3)外墙抹灰砂浆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黄砂用中砂或粗砂;石灰应经充分熟化的石灰膏。(4)整个抹灰施工应尽可能避开高温(气温高于30℃)和低温(温度低
于5℃)的季节;每层抹灰终凝后,要洒水养护3d~5d。 3)防止抹灰外掺剂引起渗漏。(1)由于微沫剂性能受掺量、配置方法、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建议在外墙粉刷砂浆中不使用微沫剂。(2)对引起渗漏的各种裂缝及时修补,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展,采取措施:细缝注结构胶,较粗缝用水玻璃拌R42.5水泥挤密缝隙。
4)严格控制施工程序,加强过程的监督和检查。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加强抽查和复查,严禁干砖上墙,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及和易性,保证砂浆的饱满度,水平缝要满铺砂浆,同时以挤砌的方法来保证。竖缝不饱满处应用勾抹子仔细补喂灰浆的方法保证。
找平抹灰施工前,对外墙施工中留下的孔洞、框架填充墙的顶部、空心砖外墙的竖缝,首先进行堵洞和勾缝,并作为一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才予以抹灰。找平抹灰施工时,应分层抹灰,两层找平的操作间隔宜控制在24h以内。面砖施工前,要求墙体基面和面砖均先润湿且阴干。外墙面砖勾缝时,要先清理勾缝内疙瘩并用水润湿,勾缝砂浆宜稠一些,使用专用勾缝聚合物水泥砂浆,保证缝隙内料浆密实饱满、缝面平整光滑、无砂眼及裂缝。勾缝后要及时淋水养护。
由于填充墙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墙体与梁底和柱边等不同建筑材料接触界面由于温度应变不同易造成裂缝,所
以在抹灰前应按规范要求加上钢丝网片,再用水泥砂浆分层压,并且注意养护,然后再进行面层施工,可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达到减少墙体渗漏的目的。
5)在施工时要求内窗台要高于外窗台1.5cm左右,外窗台向外坡度应≥20%;窗框周边应提位勾缝打胶,窗塞口要紧密,使用优质的发泡胶和密封胶,在打胶时要对固定窗框的木塞或垫块清除;窗洞上方须做滴水线槽(深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10mm)或鹰嘴。
3.6 由于外墙保温引起渗漏的预防控制措施 对于外墙有保温要求的外墙在做保温前,除严格按照外墙防水粉刷要求外,一定要做外墙淋水实验,严格把关,对淋水实验发现的渗漏部位彻底处理完毕后要再次做外墙淋水实验直到没有渗漏点为止。
4 二次装修造成渗漏的预防控制措施
1)房屋工程在设计时,可以考虑在外墙预留孔洞(如空调管孔、排烟孔、太阳能热水器管孔等),减少用户在装修时对外墙的损坏。
2)房屋工程交付使用后,建设单位应加强与用户的联系,若住房有物业管理的,物业管理部门要对住房的装饰装修进行管理,要引导住户委托有资质的建筑装饰单位进行合理设计和精心施工。
5 温度造成渗漏的预防控制措施
房屋顶层外墙裂缝一般产生在顶层两端外纵墙窗边,为八字缝,大多数只裂一个端开间,少数裂两个开间;屋面圈梁下一至二皮砖有水平缝,外墙转角处有包角缝,少数下一层外墙的圈梁上下有水平缝。造成外墙温度裂缝是屋面、圈梁和檐沟的混凝土与砖墙的不同线膨胀系数,前者为后者的两倍。只有在采取有效的隔热、保温和设反射层的前提下,才能有效的减小、分散和消除温度裂缝,应采取的措施:
1)采用有效的保温隔热层,设置反射层。采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并根据当地情况确定保温层的厚度。平屋面及檐沟黑色防水层表面采用粘贴铝箔,涂刷银粉涂料等反射层。 2)两端第一开间的室内平面布置,应有良好的穿堂风。 3)对温度裂缝经常发生的地方,在墙身两侧布钢丝网或塑料网,然后用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打底,再抹面层。 6 从设计着手预防外墙渗漏
1)重视细部大样设计,如窗台坡度、鹰嘴、滴水槽、穿墙管、外墙预埋管件、门窗与墙体间的接缝等。在设计中重视外墙立面的防水要求及功能设定。加强细部构造处理的质量控制,内窗台要高于外窗台1.5cm左右;外窗台向外坡度应≥20%;窗檐、鹰嘴坡度≥20%;滴水槽宽、深应≥1cm;外挑构件与外墙阴角处应做R=100mm圆弧角。
2)在房屋工程设计时,充分考虑在外墙预留孔洞(如空调管孔、排烟孔、太阳能热水器管孔等),减少业主在装修时
对外墙的损坏;交付业主使用后,物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住房的装修管理,告知住户不要在外墙部位随意打洞。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防和控制外墙渗漏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其渗漏往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涉及到设计、工艺、材料、管理等各个方面。因此,必须首先查明原因,搞清楚引起渗漏的原因,对症下药,方可预防和控制渗漏。实践证明,采用以上方法进行外墙渗漏的处理是行之有效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育生,建筑外墙渗漏水问题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建筑科技与管理,2009.09
[2] 陈晓毅, 房屋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福建建材,2011.0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浅析房屋建筑外墙渗漏原因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