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光学竞赛题(附答案)(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菁优网

www.jyeoo.com 故选D. 点评: 凸透镜成实像时,无论遮住凸透镜的上部、下部、中间,都不能改变像的大小,但是像变暗,凸透镜遮住的越多,像越暗. 9.(3分)如图所示,水池的宽度为L,在水池右侧距离池底高度H处有一激光束,水池内无水时恰好在水池的左下角产生一个光斑.已知L=H,现向水池内注水,水面匀速上升,则光斑( )

A.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B. 减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C. D.加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 图析法. 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入射角大小不变,折射角大小不变. (2)根据L=H,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光斑移动的速度和水面上升的速度. 解答: 解:(1)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光斑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当水面上升时,折射光路的变化如图:可见,水面上升,折射点右移,光斑右移. 水面上升的距离h与光斑移动的距离s成正比:s=h(1﹣tana)(其中a为折射角)所以当水面匀速上升,光斑必然匀速移动,而不是变速运动. (2)因为L=H,所以激光与水面成45度角入射,所以由图可知,光斑再怎么移也不可能和法线重合,所以速度比水面上升的速度小.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两个问题: 一是光斑的形成原因,激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光线要发生偏折; 二是光斑的移动原因,水面上升或下降,入射角不会发生变化折射角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折射点要发生移动,折射光线要发生平行移动,所以根据水面升降的关系变化规律,即可找到光斑移动方向. ?2010-2014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10.(3分)如图所示,两平面镜OA、OB夹角为θ,位于镜前P点的某人分别在OA、OB镜内看到自己像的个数为( )

A.1;1 B. 2;1 C. 2;0 D. 1;0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图析法. 分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作出人在P点时,人在两个平面镜中成的像,当眼睛和像之间没有遮挡时(成像的该平面镜除外),眼睛能看到物体像,否则看不到像. 解答: 解:由P向平面镜A作垂线并延长,在距离平面镜等距离的位置作出像点D,眼睛和像点D之间除A平面镜以外没有其他物体遮挡,所以眼睛能看到在平面镜A中成的像. 由P向平面镜B作垂线并延长,在距离平面镜等距离的位置作出像点C,眼睛和像点C之间被A平面镜遮挡,所以眼睛不能看到在平面镜B中成的像. 故选D. 点评: 物体在两个平面镜中都能成像,只是眼睛看到像是有一定范围的,当眼睛和物体的像之间没有物体遮挡时(成像的平面镜除外),是可以看到物体的像的. 11.(3分)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直径为D,且f<D<2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 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分析点S在不同位置时,像点的位置及与凸透镜两倍焦距处的距离分析. 解答: 解:将点光源S运动的轨迹看成一个物体,在物体上找出四个点:上、下、左、右各一个,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作出像点,可以发现,四个点正好围成一个不规则的圆,且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所以像点运动图象是选项D的形状. 故选D. ?2010-2014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点评: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时的物距与像距的关系.要仔细对照物与像的对应关系才能正确解答. 12.(3分)(2011?西宁)在皮鞋擦过鞋油,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 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 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B. 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 C. 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考点: 镜面反射;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皮鞋擦油后看起来很亮,说明光经过鞋表面反射后比较集中,向着同一个方向;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向着各个方向,光线比较分散,所以表面看起来应该更暗. 解答: 解:因为皮鞋的表明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拭,使鞋油涂抹的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镜面反射,并且将镜面反射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13.(3分)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竖直放置一个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两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凸透镜的焦距为f,此时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为L.在凹透镜的左侧有一水平平行光束通过两个透镜后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恰能沿原来的光路返回,据此可判断凹透镜的焦距为( )

f L f+L A.B. C. D. f﹣L 考点: 透镜的光路图;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由题知,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能沿着原来的光束返回,而平面镜又竖直放置,说明透过凸透镜的光线为平行光;所以,透过凹透镜后的光线必过凸透镜的焦点(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据此画图帮助回答. 解答: 解: 当凸透镜的焦点位于凸透镜与凹透镜之间时,因为从凹透镜出来的光线为发散光线,所以不可能经过凸透镜焦点; 当凸透镜焦点位于凹透镜左边时,则可能从凹透镜出来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凸透镜的焦点;而射入凹透镜的光线为平行光线,故从凹透镜出来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也经过凹透镜的焦点,因而凹透镜的焦点与凸透镜的焦点重合,如图,所以凹透镜的焦距f′=f﹣L.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会画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010-2014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14.(3分)用转动八面镜法可以测光速,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T为望远镜,平面镜O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M距反射系统的距离AB为L(L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以及S和T到八面镜的距离.调整八面镜的位置直到通过望远镜能看到发光点S,然后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1秒内转过的圈数),当转速达到n0时,恰能在望远镜中再一次看见发光点S,由此得到光速c的表达式是( )

A.C. D. c=4Lno c=16Lno c=32Lno 考点: 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速度的计算.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首先计算出光从A点开始经一系列的反射再到达望远镜所通过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 B. c=8Lno v=计算即可. 解答: 解:从A点开始经一系列的反射再到达望远镜所通过的距离s=2L, ∵八面镜M从现在位置到下次再出现如图形状的状态时需要转八分之一圈.则当转速达到n0时,恰能在望远镜中再一次看见发光点S, ∴光A点开始经一系列的反射再到达望远镜所用的时间为t=∴c===16Lno. s,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光速的一种测量方法,关键是判断出光A点开始经一系列的反射再到达望远镜所用的时间为t=s. 16.(3分)照相时,通过选择不同的“光圈”可以控制镜头的进光面积;选择不同的快门速度,可以控制镜头的进光时间.两者结合的目的是使底片受到的光照能量保持一定而得到好照片,下表中列出了照相机光圈与快门的几种正确组合.在“快门”一行中,“25”表示快门打开的时间是镜头焦距的

秒.在“光圈”一行中,“15”表示镜头透光部分的直径等于

.那么快门“50”对应的“光圈”应该是( )

6 3 2 光圈 20 15 12 快门 9 16 25 50 100 400 900 7 7.5 8 A.B. C.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 (1)先求出快门由25变为50 时,曝光时间间的关系; (2)求出修改快门改变后,相应光圈的透光面积与原来透光面积之比; 8.5 D. ?2010-2014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3)最后求出改变后的光圈值. 解答: 解:(1)快门由25变为50时,曝光时间比==; (2)曝光时间变为原来的两倍,则相应的光圈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即=; (3)由面积由S=πr得:2==,解得:r≈8.5,即快门50对应的光圈为8.5. 故选D. 点评: 本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考查了光圈与快门的搭配问题;充分理解题意,根据题意提供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7.(3分)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 )

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 B. 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 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 C.D. 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 凸透镜如果成像在同一侧的话应该是成虚像,并且像距大于物距;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与像在异侧,且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解答: 解:如果凸透镜放在C点右侧,那么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A点左侧,而不是右侧的B,所以不可能; 当光源在A点时,像在透镜另一侧,说明成实像,那么像距应在一倍焦距外,这样当点光源在B点时就也会在相对于B的另一侧成实像,(也就是A的一侧)而不是成像在C点.所以透镜不可能在AB和BC之间. 如果凸透镜放在A点左侧,那么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B点,当点光源放在B点时,成像在C点,成像都是虚像.故此时凸透镜只能放在A点的左侧;所以该情况下有如下几种可能,即若C点在透镜的1倍焦距以外,像应成在透镜左侧的1倍焦距以外;另一种可能是,若C点还在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即此时所成的像应在C点的右侧.故分析四个选项,只有D是正确的. 故选D. 点评: 本题需要学生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动态规律: ①“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②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像同侧,并且像距大于物距.此题有一定难度,是一道竞赛题. 18.(3分)如图所示,光线AB经过某凸透镜的一个焦点,B点在薄透镜上.已知F是该透镜的另一个焦点.若使用圆规和刻度尺来确定透镜的位置,则还需知道的条件是( )

A.光线AB经过的焦点位置 光线AB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C.

B. 透镜光心的位置 D. 不需要任何条件 ?2010-2014 菁优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光学竞赛题(附答案)(4)在线全文阅读。

光学竞赛题(附答案)(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2840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