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光学竞赛题(附答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菁优网

www.jyeoo.com

光学竞赛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细心的小明同学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而且,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玻璃上不同部位对视线的阻挡情况不同 玻璃各部分的透光度不均匀 B. 玻璃各部分的厚度不均匀 C. 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一样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根据光的折射现象,从玻璃上不同部位因厚度不同对光的折射情况不同这一角度入手,然后再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 解:A、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折射程度不同,而不是玻璃上不同部位对视线的阻挡情况不同,故本选项错误; B、因玻璃上不同部位透过光的颜色是相同的,都是透过白色光,故本选项错误; C、因玻璃上不同部位因厚度不同对光的折射情况不同,所以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当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故本选项正确; D、因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折射情况不同,而不是反射情况不同.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而且此题的中现象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要从光的折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尤其是“因玻璃上不同部位因厚度不同对光的折射情况不同”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平时的练习题目,只是简单地折射定律,因此,此题属于难题. 2.(3分)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的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 )

20° 15° 10° 5° A.B. C. D. 考点: 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明确下面两点: (1)做出光的反射光路图,根据光路图可以确定每次入射时入射角两个平面镜夹角θ的关系. (2)光线原路返回的含义:必须是经过多次反射后,最后的一次入射是垂直于其中的一个平面镜,即入射角等于零. 解答: 解:画光的反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图知:光线第一次反射的入射角为:90°﹣θ; ?2010-2014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第二次入射时的入射角为:90°﹣2θ; 第三次的入射角为:90°﹣3θ; 第N次的入射角为:90°﹣Nθ. 要想延原来光路返回需要光线某次反射的入射角为零 所以有 90°﹣Nθ=0, 解得:N=故选A. 由于N为自然数,所以θ不能等于20°. 点评: (1)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并结合了几何方面的知识. (2)明确此题中每一次反射,入射角与两平面镜之间夹角θ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一个难点,它利用了几何中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内角和的知识. 3.(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像距v和物距u是一一对应的,在如图 所示的四个图线中,能正确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该是( )

A.图线A B. 图线B C. 图线C D. 图线D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 图析法. 分析: ①首先看清图象中的横轴表示物距,纵轴表示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u=2f时,物距v=2f,求出其焦距. ②凸透镜成像时,像距、物距和焦距三者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若用一个公式表示,就是:+=(其中u表示物距,v表示像距,f表示焦距), ③将ABCD4个图线中的物距、像距数值,分别代入+=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A、因为A图线中,物距和像距始终相等,不符合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故本选项不能正确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 B、B图线中,随着物距的不断增大,像距在不断减小,不符合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故本选项不能正确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 C、图线C,当物距为15cm时,像距为15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2f,v=2f,此时f=7.5cm,当物距为35cm时,像距为5cm,代入+≠,故本选项不能正确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 D、图线D,当物距为10cm时,像距为10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2f,v=2f,此时f=5cm,当物距 ?2010-2014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为30cm时,像距为6cm,代入+=,故本选项能正确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 故选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此题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第一,要求学生看懂图象,第二要求学生根据图象求出各自的焦距,第三,要求学生知道凸透镜成像时,像距、物距和焦距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总之,此题难度较大,属于难题. 4.(3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 (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B、N两点都在主光轴上,AB与MN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

A.两个实像,一个虚像 B. 一个实像,两个虚像 只有一个虚像 C.D. 只有一个实像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虚像、物体和像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体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解答: 解:①按题意,AB在凸透镜右侧距离透镜2f处成一个倒立的等大的实像. ②由于成像后的光线是射向右下方的,所以不能在平面镜上成像(平面镜只在主光轴的上方),所以只能成一个实像. ③如果平面镜足够大,则“AB在凸透镜右侧距离透镜2f处成一个倒立的等大的实像”又会在平面镜上成一个等大的虚像,平面像反射后的光线又会经凸透镜成一个缩小的倒立的实像(成在凸透镜左侧f与2f之间.此时相当于物距为4f.当然,也要满足凸透镜是足够大了才有此种情况). 故选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此题的突破点是,AB只有在主光轴上的那点折射后入MN,其它均没有,故只有一个实像. 5.(3分)如图所示,P是一个光屏,屏上有直径为5厘米的圆孔.Q是一块平面镜,与屏平行放置且相距10厘米.O1、O2是过圆孔中心O垂直于Q的直线,已知P和Q都足够大,现在直线O1O2上光屏P左侧5厘米处放置一点光源S,则平面镜上的反射光在屏上形成的亮斑面积为( )

?2010-2014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A.2米 B. 米 2C. 米 2D. 米 2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设出圆孔的半径与光斑的半径,通过画图找出二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再运用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设圆孔的半径为d,亮斑的半径为r. 作出光的传播路线图,由三角形的知识可得:r:d=25:5=5:1 而亮斑的面积: S=πr﹣πd 22=π(r﹣d) 22=π[(5d)﹣d] 2=π24d 2=π24×(2.5cm) 2=π150cm 2=0.015πm =m. 222故选C. 点评: 此题虽然是一道光学题,但难不在光学知识,却是数学知识,画出图形,通过三角形的关系找出两个圆的半径关系是解决问题最关键的一步. 6.(3分)如图(a)所示,平面镜OM与ON夹角为θ,光线AB经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为CD.现将平面镜OM与ON同时绕垂直纸面过0点的轴转过一个较小的角度β,而入射光线不变,如图(b)所示.此时经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将( )

A.与原先的出射光线CD平行 与原先的出射光线CD重合 B. 与原先的出射光线CD之间的夹角为2β C.

?2010-2014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D.与原先的出射光线CD之间的夹角为β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 图析法. 分析: 若将平面镜OM与ON同时绕垂直纸面过0点的轴转过一个较小的角度β,可知入射角增大或减小的度数,进而可知反射角增大或减小的度数,从而可知第一次反射的光线偏转的角度,因平面镜M1和M2一起以B为轴沿纸面转动时,保持α角不变,所以第二次反射的光线方向不变. 解答: 解:因为保持θ角不变,将平面镜OM与ON同时绕垂直纸面过0点的轴转过一个较小的角度β,则入射角增大或减小β,反射角也增大或减小β,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2β,即反射的光线偏转2β角,因为平面镜OM与ON同时绕垂直纸面过0点的轴转过一个较小的角度β时,两平面镜OM与ON互成θ角的角度没变,所以第二次反射的光线方向不变.又因为入射光线不变,所以此时经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将与原先的出射光线CD重合.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同时要掌握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知道这些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7.(3分)小明坐在前排听讲座时,用照相机把由投影仪投影在银幕上的彩色图象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 A.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 与不用闪光灯的效果一样 B. 看不清投影到屏幕上的图象 C. D.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 考点: 镜面反射.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闪光灯的光比投影仪的光强,白光盖过了投影仪的光.就像白天看星星一样,看不到的.银幕反射彩色的光本来就是漫反射,光很弱.如果用闪光灯,银幕反射白光强度大,只拍出白色银幕或者上面的污点.彩色图片被冲淡,拍不出了. 解答: 解:闪光灯的光照射到物体上,可以使物体表面的亮度增大,但闪光灯照射到银幕上以后,只能增加银幕的亮度,而不能增加图象的亮度,相反,图象的亮度和清晰度明显减弱,所以反而看不清银幕上的图象,而银幕上的污渍更加清晰了,银幕上的黑色的字和纸条实际上就是投影片上不透明物体的影子,即黑暗区域.因此不用闪光灯拍摄的效果好.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C正确. 故选C. 点评: 此题不仅仅是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而主要考查光的反射和漫反射,有一定的拔高难度,属于难题. 8.(3分)如果不慎在照相机的镜头上沾上了一个小墨点,则照出的相片上( ) A.有一个放大的墨点像 B. 有一个缩小的墨点像 一片漆黑 C.D. 没有墨点的像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 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照相机镜头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 当照相机的镜头上沾上一个墨点,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 解答: 解:当照相机的镜头上沾上一个墨点,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2010-2014 菁优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光学竞赛题(附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光学竞赛题(附答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2840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