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财政学习题及答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3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6.对于1978--1995年问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有: A.导致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加大 B.导致了预算外及制度外资金迅速缩小

C.导致中央财政降低了预算内资金的调控能力 D.使得部分财政职能被银行取代 二、判断

1.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分类可分为税收、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通货膨胀收入、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

2.预算外收入不体现在财政预算报告中。 3.预算外收入的形式都是收费。

4.如果一项收入可以采取税收形式也可以采取收费形式,一般应采用税收形式。 5.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收入的发展变化趋势和财政支出一样,都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

6.1996年以来,我国预算外资金相当于预算内财政收入的比例处于持续增长中。 7.由于存在通货膨胀税效应,通货膨胀必然使财政收入实际上升。 8.农业部门以间接形式上缴的收入比直接上缴的收入多得多。

9.自从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以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作用增强了,其中商业部门提供的财政收入迅速增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已逐渐超过工业部门。 10.我国企业收入曾经是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 三、名词解释

1.GDP平减价格指数 2.实际财政收入 3.政府收费 4.预算外资金 四、简答题

1.简答收费与征税的区别。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变化有那些特点。 3.简述新的收入分类改革的特点。 五、论述题

1.如何看待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 2.谈谈如何完善现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第七章 税收原理

一、 单项选择题

1.税收的“三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包括税收的( )。

A.强制性、有偿性和固定性 B.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C.强制性、无偿性和浮动性 D.自愿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税收能力是指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它包括两种能力( )。 A.纳税能力和治税能力 B.报税能力和征税能力 C.纳税能力和征税能力 D.报税能力和治税能力

11

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划分,税收可分为( )。 A.直接税和间接税 B.从价税和从量税 C.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 D.价内税和价外税 4.在下列税种中,属于直接税范畴的税种是( )。

A.关税 B.营业税 C.个人所得税 D.消费税 5.在下列税种中,可以转嫁税负的税种是( )。

A.财产税 B.企业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 D.消费税 6.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有( )。

A.前转和后转 B.前转和混转 C.混转和后转 D.消转和税收资本化

7.一般来说,税收努力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 A.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税制的完善程度

B.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和税务部门的征收管理水平 C.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税务部门的征收管理水平

D.税制的完善程度和税务部门的征收管理水平 8.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将各税种分为( )。 A.直接税和间接税 B.从价税和从量税 C.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 D.价内税和价外税 9.税收公平包括( )。

A.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B.起点公平和规则公平 C.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 D.普遍征税和平等征税 10.下列商品课税中,税负最容易转嫁的是( )。 A.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B.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C.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D.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11.纳税人通过压低进货的价格以转嫁税负的方式,为( )。 A.顺转 B.逆转 C.消转 D.混转 12.现代经济学将税收原则归结为( )。

A.公正类税收原则和效率类税收原则 B.受益类税收原则和效率类税收原则 C.公平类税收原则和效率类税收原则 D.能力类税收原则和受益类税收原则

13.下列原则属于税收效率类原则的是( )。

A.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 B.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和征税费用最小化及确实简化原则

C.普遍原则和能力原则 D.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和征税费用最小化原则 14.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表现为税收的( )。

A.收入效应和转嫁效应 B.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和外部效应 D.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二、判断题

1.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 ) 2.国家运用税收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意味着政治权力凌驾于所有权之上。( )

3.从财政活动的整体来考察,税收的无偿性与财政支出的无偿性是并存的,这里又反映出有偿性的一面。( )

4.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两种,全额累进税

12

率和超额累进税率都是按照受益原则设计的。( )

5.起征点和免征额的不同点在于,当课税对象大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采用免征额制度的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采用起征点制度的仅对课税对象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6.现代社会,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方法随着税收理论的发展而进一步完善,并最终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

7.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即通常所说的负税人。( )

8.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后的增值税是一项完全的价外税。( )

9.公平类税收原则包括受益原则、能力原则以及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

10.税负转嫁的前转方式是指向生产的前一环节转嫁,即通过压低进价等方式转嫁给上游厂家。( )

11.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

12.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税负的再分配,它不会导致国家税收收入的增加或者减少。( )

13.在税率级次和比例相同时,全额累进税率的负担轻于超额累进税率的负担。( ) 14.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税负较易转嫁,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税负难以转嫁。( ) 三、名词解释

1.纳税人和负税人 2.课税对象 3.课税标准 4.比例税率 5.累进税率 6.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 7.起征点和免征额 8.课税基础 9.商品课税 10.所得课税 11.财产课税 12.直接税与间接税 13.税负转嫁和税收归属 14.税收的经济效应 15.税收中性 四、简答题

1.简述税收的“三性”。

2.简述起征点与免征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简述税收公平和税收效率的含义。

4.税收公平类原则和税收效率类原则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5.简述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 6.简述税负转嫁的方式。 五、论述题

1.什么是税负转嫁?试分析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2.试从商品购买的角度分析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第八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收的经济效应表现为( )。

A.收入效应与支出效应 B.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与调控效应 D.替代效应与调控效应

2.以无税或轻税商品代替征税和重税商品是税收的( )。 A.收入效应 B.支出效应

13

C.替代效应 D.调控效应 3.下列属于供给学派代表人物的是( )。 A.拉弗 B.费里德曼 C.图洛克 D.科斯

4.如果征税对劳动供给主要是激励作用,并促使人们增加工作,则表明( )。 A.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B.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C.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等于替代效应 D.税收对劳动供给只有替代效应 5.用来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 A.拉姆斯法则 B.瓦格纳法则 C.拉弗曲线 D.菲利普斯曲线

6.马斯顿经验分析的基本结论是:对提高本国的经济增长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是( )。

A.较高的宏观税率 B.较低的宏观税率 C.较高的边际税率 D.较低的边际税率

7.税收对储蓄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 )。 A.边际税率高低 B.平均税率高低 C.实际税率高低 D.法定税率高低 8.供给学派认为,使纳税人心安理得的纳税,从而增加税收收入的做法是降低( )。 A.法定税率 B.平均税率 C.实际税率 D.边际税率 二、判断

1.税收对劳动的替代效应表明政府征税会使闲暇与劳动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闲暇价格相对降低了,引起个人以闲暇代替劳动,即劳动供给的减少。

2.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高低。

3.所得税指数化是消除通货膨胀以及累进税率机制产生的扭曲的收入分配效应的有力措施。

4.拉弗曲线体现的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了供给学派的观点。 5.凯恩斯学派的减税主张是从供给效应出发。 6、减税政策是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一种选择。 三、名词解释

1.税收的经济效应 2.税收的收入效应 3.税收的替代效应 4.“拉弗曲线” 五、简答题

1.什么是税收的收入效应? 2.什么是税收的替代效应? 3.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4.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5.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6.简述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 7.简述“拉弗曲线”的经济含义。

第九章 税收制度

14

一、单项选择

1.发展中国家税制结构的明显特点是以( )为主,一般在税收总额中占60%~90%。:

A. 直接税 B.间接税 C.所得税 D.财产税

2.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价值的增值税,为:

A.生产型 B.收入型 C.发展型 D.消费型 3.所得课税的优点不包括:

A.税负相对公平 B.课税有弹性

C.计征简便 D.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4. 以下增值税类型中最有利于激励投资的是:

A.生产型 B.收入型 C.消费型 D.发展型

5.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后在商品课税中对销售不动产征税的是:

A.关税 B.增值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6.我国增值税2009年起全面推行的是:

A.收入型 B.消费型 C. 生产型 D.投资型

7.关于税收制度的组成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论主张:一是单一税制论,二是: A. 简化税制论 B. 复合税制论 C.总合税制论 D.都不对 8.从价税关系看,我国消费税为:

A.价内税 B.价外税 C.价内价外税 D.超额累进税 9.我国的土地增值税实行( )超额累进税率。 A.三级 B.四级 C.五级 D.六级 10.营业税不属于:

A.直接税 B.间接税 C.商品课税 D.流转课税

11.增值税中所说的增值额是指企业生产商品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即:

A.C+V+M B.V+M C.C+M D.M

12.我国消费税是在对商品普遍征收( )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费税。

A.增值税 B.营业税 C.关税 D.都不对 13.我国个人所得税采取:

A.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 B.比例税率和累退税率 C.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D.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14.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属于所得课税的税种有:

A.增值税 B.营业税 C.关税 D.土地增值税 15.我国消费税未采用: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固定税额 16.我国增值税采取( )计算。

A.加法 B.减法 C.扣税法 D.基数法

17.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后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 A. 33% B. 27% C.25% D.18% 18.所得课税的缺陷不包括:

A.会存在重复征税问题,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B.开征及其财源受企业利润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制约

C.累进课税方法会一定程度压抑纳税人生产和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财政学习题及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财政学习题及答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2377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