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结
从上论述中不难发现,要解决中国发展资源需求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强对内开发,二是要加大对外开放,以求从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中获得发展所需。
(五)保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对内战略分析-潜龙之力 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桎梏
中国西部,包括西藏、新疆、青海等地区是中国自然资源储量相对丰富的区域,从1999年底中国制定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求从内部缓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巨大自然资源需求。但是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是从东部沿海开始的,并且快速取得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对东部地区高速发展的战略性倾斜,难免忽略了其他地区的发展,由此造成了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巨大,乃至于西部地区乃至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建设也相对落后。因此西部大开发战略旨在发展西部地区包括西部省份、东北老工业基地、西南地区、中部地区的经济,并且解决整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资源需求问题。 2.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程
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国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绩,例如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的成功、三峡大坝的成功建设、青藏铁路的通车都是在西气东输与西电东送项目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由于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也十分欠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故而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长期并且艰巨的任务,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西部大开发战略还是输入大于输出的状态,因此对待西部大开发战略应从长远出发,步步为营。 3.云南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特殊位置
云南省是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省份,云南省东与贵州广西相连接,北有四川青海,西接西藏,南邻缅甸和越南,具有十分特殊与重要的地理位置,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首先要完成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自身的发展任务,又要结合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发挥枢纽作用,为西部大开发做出重大贡献,这就决定了云南省的发展要站在一个更高的事业之上,不仅仅要重视自我开发还要兼顾
其他省份。为此云南省在1999年制定的“中国西部大开发云南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把“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与“绿色经济和民族文化的发展”。由此把云南建设成为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初步形成,更加明确了云南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六)保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对外战略分析-蛰伏的潜力 1.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在更大范围内的开放与合作,将资源放在更大的市场中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中国古代的辉煌与中国近代闭关锁国而落后就是血的教训,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线的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腾飞一样,开发带来的巨大经济发展是不可忽视的,相比之下,中国中部、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直来经济发展成果收效甚微,这与其与外界,不仅仅是中国内部更有国外地区的交流不足,也就是开放程度不高是紧密相连的。
2.对外开放的意义与方式
因此要实现西部大开发,更好更深层次的开放是必然的,由此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央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的新要求。从党中央的十七大报告中的这条要求不难知道,中央对中国经济发展中开放的要求有三种,一是沿海地区加强海上贸易,通过海洋与世界密切联系,二是中国内陆与国外不相邻的地区加快与国内其他地区的联系,三是中国沿边与其他国家相邻的地区发挥其区位优势,提升开放程度,加大开放力度。这三种情况是根据中国不同地区其所在的不同地理位置分别提出的,具有不同的对象、目标、内容、形式,就沿边开放而言其基本的方针是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基本的态度是睦邻友好、务实合作,基本的方式是开展区域合作,基本的目标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周边和平环境。
(七)中国对外开放下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分析-直击云南 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现状及调整
中国要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均衡发展,当
前,东部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主要阵地,已经实现其经济的腾飞,并且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东西部经济的均衡发展,西部地区因为其地理位置在改革开放中没有很好的得到发展,经济水平总体上比较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因此当前应加大对西部的开发力度,西部的开发离不开对外开放,西部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还要从加大西部地区开放力度、程度以及广度上着手。 2.西部开发的资源与区位优势
中国西部地区拥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正是因为这特殊的区位导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没有被顾及到,并且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但是事物是有其两面性的,我们不难看到中国西部地区虽然不临海,但是其有广阔的陆上邻国,西林中亚,南邻南亚、东南亚。而中亚地区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南亚、东南亚因为本身处于印度洋沿岸,是从中东地区、非洲地区通往亚洲的重要海上通道,因此借助这条重要的印度洋海上航线,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地位也是与日俱增。
3.云南在西部开发中的咽喉作用
我们不难看到,西部地区也是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从而拥有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云南正是处于西部地区的咽喉位置,故而把云南建设成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所在,借此西部地区也将成为中国实现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新动力,并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支柱,与东部的海上优势遥相呼应,成为中国经济的两条生命线。
三、全球经济的新形势与区域合作的必然性
(一)全球经济的变化 1.疲软的发达国家经济
自2008年以来,以美国首当其冲的华尔街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使整个发达国家经济进入低迷状态,2010年的欧洲债务危机更是给原本就不堪重负的发达国家经济以沉重一击,使萎靡不振的发达国家经济更加疲软,这无疑是给整个发达国家经济以雪上加霜的打击。
2.充满活力的发展中国家经济
与之相对应的是以中国、俄罗斯、印度等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势不可挡,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额逐年增长,相互合作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密切,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3.复杂多变的全球局势
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乏力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高速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发达国家对中东非洲等国的资源掠夺不断加深,从2010年开始的“阿拉伯之春”还在继续,叙利亚等国家动荡不安,受债务危机缠身的欧洲社会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尚在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还未走出,经济增长依然乏力,各个发展中国家积极寻求新的贸易伙伴开展新的贸易活动,从上述现状不难看出,在这世纪之交,国际形势是复杂多变的,这是一个全球化动荡的年代,当然也是全球经济重新布局的时代,其中有危险也有机遇,能否抓住机遇,大力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个艰巨的任务。 (二)战争的消逝 1.对战争的深恶痛绝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之后,特别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大量热武器的投入,人们对战争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大规模破坏已经深恶痛绝,战争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创伤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虽然自古以来对资源的掠夺似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战争,但是随着热武器的发展及投入使用,战争带来的负面效应远大于其所带来的利益,人们已经不愿意用战争的方式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且随着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战争所带来的灾难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
2.对战争的新认识
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洗礼之后,人们已经意识到,当今社会已经不能用战争这种残暴的手段来维护与争取自己的利益,并且世界上如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已经拥有了核武器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战争似乎已经悄悄离我们远去,热武器所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威慑,人们迫于其所带来的巨大灾难,除非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是不会启用战争这种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 3小结
因此,在很长是短时间内,各国家会采取更加和平的手段争取自己的利益,也就是会大力发展国家经济建设,故而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我们不必要担心战争的威胁。 (三)个体力量的消亡 1.新的贸易形式产生的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程度不断加深,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不断扩大,各个国家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各种区域性贸易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各组织内的贸易创造也不断增加。随着以全球为背景的世界经济市场初步确立,单个国家的力量已经被削弱,各个国家为了能够在新的世界经济秩序中得到更高的话语权与地位,积极联合其他国家成立区域性贸易组织,如最早的欧盟、新型的东盟等区域性贸易组织或者经济联盟。 2.新的贸易形式带来的变化
各个国家也积极的参与到世界贸易中去,不断寻找新的贸易伙伴以求发展本国经济,如中国与巴西的铁矿石贸易、中国与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贸易等。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的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这也使得单个国家的力量不足以支撑其发展,因此各种区域性贸易合作组织不断成立,积极寻求新的贸易伙伴和贸易渠道,大力推动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沟通与交流。 3.联系更加紧密的世界
以上几点不难看出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一个巨大的世界经济市场已经把各个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国家要发展也不能脱离这个市场,因此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潮流中去,以区域性经济组织为单位,扩大自身贸易范围,发展本国经济。
四、云南省作为西南开放桥头堡的优势
(一)云南省的区位优势
云南省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据闻汉武帝时期南方有七彩祥云出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对云南作为西南开放桥头堡的优势的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