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绩 评卷人 研究生姓名 刘钰林 学 号 201202110191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对云南作为西南开放桥头堡的优势的
思考》
专 业: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任课教师: 开课时间:
世界经济 科研方法论 选修 陆亚琴
2013年3月2日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对云南作为西南开放桥头堡的优势的思考
刘钰林
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 昆明 650221
【摘 要】 把云南建设成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云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文章分三个部分论述云南省作为西南开放桥头堡的优势所在,分别从中国要保持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对西南开放的要求、中国经济发展结合当今世界形势下区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云南作为西南开放桥头堡本身的优势所在分析论述云南省作为西南开放桥头堡的优势。
【关键词】 西南开放;桥头堡;区域合作;国际形势
Thinking of advantages of Yunnan opening as bridgehead of the southwest Abstract Making Yunnan bridgehead of the southwest opening is the main direc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Yunnan province. The discussion of Yunnan province as the bridgehead of the southwest opening i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Respectively, the requirements of keeping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the importance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combined with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behind today's world situation, the advantage of Yunnan province as the bridgehead of the southwest opening itself.
Key Words southwest opening; bridgehead; regional cooperation; world situation
一、引言
(一)桥头堡战略提出的背景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以来,中国以东部为发展中心,先后以深圳,天津等为对外贸易中心,大力推动了东部的经济发展,乃至推动中国的经济
发展。而后针对西部制订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针对东北制订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重要发展思路。
(二)桥头堡战略的提出及要求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云南时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思路。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以及东南亚、南亚、西亚在国际上日趋重要的地位,对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日益增加,对此,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云南为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思路,要求云南要统筹对内外开放,一方面要加强同国内其他地区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积极引进省外资金、技术、人才,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要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企业“走出去”,上水平,尤其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二、中国要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动力
(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世界经济的变化 1.中国经济的崛起-实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一直保持以一个让世界惊叹的速度高速发展,平均每年经济增长率约10%,即使经历了几次严重的自然灾害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也依然保持经济高增长的势头。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以GDP6.0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GDP为5.47万亿美元,美国GDP为14.6万亿美元。
2.发达国家经济的疲软-滞后
自此中国进入了一个经济全面崛起的时代,并且中国经济还在持续保持高增长势态发展,按经济发展一般规律,一个国家在保持高速经济增长至一定经济水平是会转入经济增长的低迷期,例如,日本在经历了从1955到1973年18年的高速增长后,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而后经济增长进入了低迷时期。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老牌西方发达国家在高速经济增长之后,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后,经
济增长持续低迷,并且伴随着高失业率。2008年的华尔街经济危机与2010年的欧债危机更是加剧了西方国家的经济萎缩。相比于中国目前的高速经济发展速度,不得不说中国的经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 (二)中国经济崛起给世界带来的初步变化 1.影响的主要方面-人口
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现实,中国的短时间内快速崛起必然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变化,使世界局势更加错综复杂。而这一系列变换中最突出的便是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过的崛起必然会对原本由发达国价的少数人口占有的多数资源的状况变为由发达国家与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人口分享有限的资源。这一变化所带来的结果是残酷的,越来越多的人口参与到对有限的资源的瓜分中去,必然使世界经济的竞争更加激烈,进一步恶化世界经济形势。
2.变化带来的结果-竞争
世界经济格局再度发生变化,由原来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变成西方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中国家共同主导。随着中国、印度、东盟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东南亚越来越突显的重要战略地位,亚洲再度成为世界的焦点,同时受债务危机困扰的欧洲经济持续低迷,在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阴影下一直难以走出的美国经济疲软,这些都使得世界的经济战略中心转移,使得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亚洲,使得美国不得不高调宣布其战略中心重返亚太。 (三)中国经济崛起给世界带来的深度变化-暗流涌动 1.资源需求与市场的影响
中国经济快速崛起所带来的巨大的资源需求与市场需求是无法忽视的,显然仅靠中国国内的资源与市场是无法保持现有的经济增长速度,作为更高范畴的世界经济市场当仁不让的肩负起这个责任,而这个由中国迅速崛起带来的巨大需求是原来世界经济市场所不能提供的,因此必须要由新的经济元素产生。 2.世界经济的新活力
新兴市场的兴起与拓展无疑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所引领的发展中国家崛起,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新活力,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巴西拥有大量的铁矿石矿藏。东南亚东盟十国作为一个新的经济联合体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并且伴随着东南亚在世界经济中特殊的必不可缺的战略位置的突显,东盟十国的崛起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中国的石油资源需求每年以7.3%的速度增长,而国内产量仅有1.93%,这导致了每年中国对进口石油的需求以11%的速度增长,至2010年中国的石油对进口依存度以达到53%,而中国的石油进口大部分来自中东地区,无论是管道运输还是海洋运输,都无法绕过东南亚。又如中国作为世界第一钢材产量大国,如2008年的钢产量达到5.85亿吨,在其背后必然需要大量的铁矿石,中国不是一个铁矿石蕴藏丰富的国家,这就要大量的依赖进口铁矿石。
(四)中国在全球化战略下的资源需求-暗渡陈仓 1.对资源的产地需求
在日益完善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背景下,以全球为市场的资源配置深入每个国家。中国在资源的需求上,与中东、非洲、俄罗斯、拉美等资源丰富提取联系越来越紧密,从而加大了对从这些地区运输资源毕竟通道的依赖,以中东的石油为例,中国年均两亿多吨的石油进口需求有大约70%是由中东与非洲输送,而从中东与非洲输送石油必然要经过印度洋运输通道,而后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南海从而进入中国东部港口。即使是通过石油管道运输也要通过东南亚地区从中缅石油管道进入国内。 2.对资源的运输需求
因此,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离不仅是加大对国内的投资与开发更离不开国外的市场与资源支持,继而也离不开运输这些资源的通道与其所在的市场,在对国外资源依存度提高的同时,与运输这些资源的毕竟地区的合作也更加重要。故中国对印度洋地区包括南亚、东南亚、西亚的战略合作应更加重视,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对云南作为西南开放桥头堡的优势的思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