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于散热量。
[解析] 时间0~t1,散热量基本不变,即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此时体温相对恒定,故A正确;时间t1~t2,温差增加,导致散热量增加,体表温度降低,下丘脑存在体温调节中枢,体温的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产生冷觉,故B错误;寒冷环境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汗腺分泌减少,使得散热量减少,故C正确;时间t3以后,散热量基本不变,则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使得体温维持相对稳定,低温时维持体温相对恒定,需要消耗更多的有机物,甲状腺激素分泌量比t1之前多,故D正确。
[答案] B
(1)t2时刻以后,哪些途径可以减少散热?
提示: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
(2)在上述体温调节过程中,参与产热调节的主要激素除甲状腺激素外,还有哪种激素?
提示:肾上腺素。 [活学活用]
1.如图曲线表示某人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 ℃突然升至40 ℃;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然降至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62672066】
A.在时刻A,感受室内温度变化的是传入神经末梢 B.在时刻B,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舒张 C.在AB段时间内,人汗液分泌量较BC段时间内多
D.在BC段时间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较AB段时间内多
B [感受室内温度变化的是感受器,为传入神经末梢,A正确。在时刻B,温度由40 ℃突然降至15 ℃,皮肤血管收缩,B错误。在AB段时间内,人处于较高温度下,在BC段时间内,人处于较低温度下,所以在AB段时间内人汗液分泌量较多,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较少,C、D正确。]
2.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__。当人体处在40 ℃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__。
(3)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传入神经兴奋时,细胞膜外的__________大量内流而形成__________电位。
[解析] (1)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故A为下丘脑;调节体温的方式除图中标明的外,还有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和肾上腺素的分泌,故B为骨骼肌,C为肾上腺。(2)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当人体处于炎热环境中,主要的散热方式是汗液的蒸发。(3)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尤其是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4)当传入神经兴奋时,细胞膜外的Na+大量内流,形成动作电位。
[答案] (1)下丘脑 骨骼肌 肾上腺 (2)皮肤 汗液的蒸发 (3)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4)Na+ 动作
易错提醒: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案:第2章 第3节 神经调节(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