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砂轮粒度为40~60目,中等硬度,直径为φ150~200mm。磨削时施加压力以20~60N为宜,轻压看合金元素,重压看含碳量。
火花鉴别的要点是:详细观察火花的火束粗细、长短、花次层叠程度和它的色泽变化情况。注意观察组成火束的流线形态,火花束根部、中部及尾部的特殊情况和它的运动规律,同时还要观察火花爆裂形态、花粉大小和多少。
(一)火花组成
(1)火花束 火花束是指被测材料在砂轮上磨削时产生的全部火花,常由根部、中部、尾部组成,见图1-1。
图1-1 火花束
(2)流线 从砂轮上直接射出的好像直线的火流称为流线。每条流线都由节点、爆花和尾花组成,见图1-2。
图1-2 火花束的构成
(3)节点 节点就是流线上火花爆裂的原点,呈明亮点。
图1-3 节花的形成
(4)爆花 爆花就是节点处爆裂的火花。钢的化学成分不同,尾花的形状也不同。通常,尾花可分为狐尾尾花、枪尖尾花、菊花状尾花、羽状尾花等。
(二)常用钢铁材料的火花特征
碳是钢铁材料火花的基本元素,也是火花鉴别法测定的主要成分。由于含碳量的不同,其火花形状不同。
1.碳素钢火花的特征
① 通常低碳钢火花束较长,流线少,芒线稍粗,多为一次花,发光一般,带暗红色,无花粉。图1-4为20钢的火花特征。
图1-4 20钢的火花特征
② 中碳钢火花束稍短,流线较细长而多,爆花分叉较多,开始出现二次、三次花,花粉较多,发光较强,颜色橙。图1-5为45钢的火花特征。
图1-5 45钢的火花特征
③ 高碳钢火花束较短而粗,流线多而细,碎花、花粉多,又分叉多且多为三次花,发光较亮。图1-6为T12钢的火花特征。
图1-6 T12钢的火花特征
2.铸铁的火花特征
铸铁的火花束很粗,流线较多,一般为二次花,花粉多,爆花多,尾部渐粗
下垂成弧形,颜色多为橙红。火花试验时,手感较软。图1-7为HT200的火花特行征。
图1-7 HT200的火花特征。
3.合金钢的火花特征
合金钢的火花特征与其含有的合金元素有关。一般情况下,镍、硅、钼、钨等元素抑制火花爆裂,而锰、钒铬等元素却可助长火花爆裂。所以对合金钢的鉴别难掌握。
一般铬钢的火花束白亮,流线稍粗而长,爆裂多为一次花、花型较大,呈大星形,分叉多而细,附有碎花粉,爆裂的火花心较明亮。
镍铬不锈钢的火花束细,发光较暗,爆裂为一次花,五、六根分叉,呈星形,尖端微有爆裂。
高速钢火花束细长,流线数量少,无火花爆裂,色泽呈暗红色,根部和中部为断续流线,尾花呈弧状。
1.3.2 色标鉴别法
生产中为了表明金属材料的牌号、规格等,常做一定的标记,如涂色、打印、挂牌等。金属材料的涂色标志是表示钢号、钢种的,涂在材料一端的端面或端部。具体的涂色方法在有关标准中做了详细规定,现举例如下:
碳素结构钢Q235钢为红色;
优质碳素结构钢20钢为棕色加绿色,45钢为白色加棕色; 合金结构钢20CrMnTi钢为黄色加黑色,40CrMo钢为绿色加紫色; 铬轴承钢GCr15钢为蓝色; 高速钢W18Cr4V钢为棕色加蓝色; 不锈钢1Cr18Ni9Ti钢为绿色国蓝色; 热作模具钢5CrMnMo钢为紫色加白色。
1.3.3 断口宏观鉴别法
材料或零部件因受某些物理、化学或机械作用的影响而导致破断,此时所形成的自然表面称为断口。生产现场根据断口的自然形态判定材料的韧脆性,从而推断材料含碳量的高低。若断口呈纤维状,无金属光泽,,颜色发暗,无结晶颗粒,且断口边缘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特征,则表明钢材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含碳量较低。若断口齐平,呈银灰色,且具有明显的金属光泽和结晶颗粒,则表明属脆性材料。而过共析钢或合金经淬火后,断口呈亮灰色,具有绸缎光泽,类似于细瓷器断口特征。常用钢铁材料的断口特点大致如下:
低碳钢不易敲断,断口边缘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特征,有微量颗粒; 中碳钢的断口边缘的塑性变形特征没有低碳钢明显,断口颗粒较细、较多; 高碳钢的断口边缘无明显塑性变形特征,断口颗粒很细密; 铸铁极易敲断,断口无塑性变形,晶粒粗大,呈暗灰色。 1.3.4 音色鉴别法
根据钢铁敲击时发出的声音不同,以区别钢和铸铁的方法称为音色鉴别法。 敲击时,发出比较清脆声音的材料为钢,发出较低沉声音的材料为铸铁。 为了准确地鉴别材料,在以上几种现场鉴别的基础上,一般还可采用化学分析、金相检验以及硬度试验等手段进行鉴别。
1.4 钢的常用热处理
热处理就是通过对固态金属的加热、保温和冷却,来改变金属的显微组织及其形态,从而提高或改善金属的机械性能的一种方法。铸造、锻压、焊接和机加工的目的是使零件成形或改变其形状,而热处理的目的是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而不要求改变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各种机械零件中,大多数或绝大多数都要经过热处理才投入使用。钢的热处理对提高和改善零件的机械性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热处理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热处理等。热处理既可以作为预先热处理以消除上一道工序所遗留的某些缺陷,为下一道工序准备好条件;也可作为最终热处理进一步改善材料的性能,从而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达到零件的使用要求。因此,不同的热处理工序常穿插在零件制造过程的各个热、冷加工工序中进行。
任何一种热处理的工艺过程,都包括下列三个步骤:
(1)以一定速度把零件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这个温度范围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不同的热处理要求而定。
(2)在此温度下保温,使工件全部或局部热透。 (3)以某种速度把工件冷却下来。
钢的热处理工艺规范如图1-8所示。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可以在很大范围内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
图1-8 钢的热处理工艺曲线
1.4.1 退火
退火是把工件加热到适当的温度(对碳钢一般加热至780~900℃),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子降温而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工具钢和某些重要结构零件的合金钢有时硬度较高,铸、锻、焊后的毛坯有时硬度不均匀,存在着内应力。为了便于切削加工,并保持加工后的精度,常对工件施以退火处理。
退火后的工件硬度较低,消除了内应力,同时还可以使材料的内部组织均匀细化,为进行下一步热处理(淬火等)做好准备。
加热时温度控制应准确。温度过低达不到退火目的,温度过高又会造成过热、过烧、氧化、脱碳等缺陷。操作时还应注意零件的放置方法,当退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内应力时更应注意。如对于细长工件的稳定尺寸退火,一定要在井式炉中垂直吊置,以防止工件由于自身重力所引起的变形。
操作时还应注意不要触碰电阻丝,以免短路。为保证安全,应安装炉门开启断电装置,装炉和取出工件时能自行断电。
2.正火
将工件放到炉中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后出炉空冷的热处理方法叫正火。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机械工程材料基本知识(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