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款业务
(1)商业银行受理客户张玮代保管有价单证,票面金额为50万元,已按规定办理各种手续.登记代保管有价单证表外科目账的会计分录为:
收入:代保管有价值品—张玮户 500 000 到期提取时,销记表外科目账的会计分录为: 付出:代保管有价值品—张玮户 500 000
(2)红星商店将今日销货收入的现金100 000元,填写现金缴款单存入银行. 借:库存现金 100 000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红星商店(本金)↑
(3)B单位签发转账支票一张,金额500 000元,要求办理1年期的定期存款.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B单位 500 000 贷:吸收存款—单位定期存款—B单位 500 000 (4)结息日,应付甲公司利息3 500元,于次日办理转账 借:利息支出 3500 (若不平吸收存款—利息调整) 贷:应付利息 3500
借:应付利息 3500 (—活期存款利息户)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甲单位(本金)3500
(5)C单位200 000元的定期存款到期,该开户行凭单办理转账手续,并按规定计算应付利息3 500元. 借:吸收存款—单位定期存款—C单位 200 000 应付利息—单位定期存款应付利息户 3 500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C单位 203 500 (6)单位定期存款部分支取
借:吸收存款—定期存款—×户(本金)(全部本金)
应付利息 (提前支取部分利息)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户(本金)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户(本金)(未支取本金) 贷:吸收存款—定期存款—×户(本金)(未支取本金) (7)李某持40 000元现金来行办理3年期储蓄存款. 借:库存现金 40 000
贷:吸收存款—个人定期存款—李某 40 000
(8)张某持存折来行办理30 000元的2年期储蓄存款. 借:吸收存款—个人活期存款—张某 30 000 贷:吸收存款—个人定期存款—张某 30 000 (9)零存整取:
月积数计息法:应付利息=∑(每月存款余额×实存月数)×月利率 固定基数法:应利息=每月固定存入金额x6.5x年利率
(10)储户马某持到期存单来银行提款,该储户元存入本金30 000元,年利率为1.98%,存期为1年,银行根据该储户的要求,将本金转入其活期存款户,剩余利息以现金支付。 借:吸收存款—个人定期存款—马某 30000 应付利息—个人定期存款应付利息户 594 贷:吸收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马某 30000 库存现金 594
2、积数计息法
结息期利息=5 466 576.68×0.6‰÷30=109.33(元) 9月21日,利息转账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利息—活期存款利息户 109.33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甲公司户) 109.33 3、信用贷款业务 ①发放贷款
借:贷款—××户 (本金) (贷款的合同本金) 借或贷:贷款—××户(利息调整) (借、贷方差额)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户(实际支付的金额) ②利息核算
借:应收利息 (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 贷:利息收入 (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 借或贷:贷款—利息调整 (借贷方差额) ③收回贷款
借:吸收存款(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客户归还的金额) 贷:应收利息—×户 (收回的应收利息金额) 贷款—信用贷款—×户(本金)(客户归还的本金) 利息收入—发放贷款及垫款户 (借贷方差额) ④贷款逾期
借:贷款——逾期贷款(××户) 贷:贷款——信用贷款(××户) 4、抵押贷款业务 ①发放贷款
借:贷款—抵押贷款—×户 (本金)(贷款的合同本金) 借或贷:贷款—抵押贷款—×户 (利息调整)
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户(实际支付的金额) 收入:待处理抵押品——××户 ②收回贷款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户 (客户归还的金额) 贷:贷款—抵押贷款—×户(本金)(客户归还的本金)
应收利息—×户 (收回的应收利息金额) 利息收入—发放贷款及垫款户 (借贷方差额)
付出:待处理抵押品——××户
[例]工商银行青浦支行因大林工厂抵押贷款150000元已逾期一个月,结欠贷款利息2000元,今将其抵押的旧厂房一幢出售,收入现金为155000元,作分录: 借:库存现金 155000
贷:贷款—逾期贷款(大林工厂)150000 应收利息——大林工厂 2000 吸收存款——大林工厂 3000 付出:待处理抵押品 1 5、票据贴现业务
(1)2月10日,收到开户单位星海工厂交来贴现凭证和商业承兑汇票各一份,商业承兑汇票由在工商银行宁波支行开户的西湖公司签发,金额为108 000元,到期日为5月20日,月贴现率为3‰.经审查无误后,予以贴现.5月20日,填制委托收款凭证与汇票一并寄给工商银行宁波支行;工商银行宁波支行收到委托收款凭证与汇票,经审查西湖公司账户无款支付,随即将凭证退回.将星海工厂贴现的票款从其账户中扣回100 000元,不足部分转入逾期贷款. ①2.10 办理贴现:
贴现息=108000×3‰÷30×100 = 1080 实付贴现金额=108000 -1080 = 106 920
借:贴现资产——星海工厂贴现户(面值) 108 000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星海工厂) 106 920 贴现资产—星海工厂贴现户(利息调整) 1080 ②月末计息:
2月末 应计利息=216
借:贴现资产——星海工厂贴现户(利息调整) 216 贷:利息收入 216
3月末、4月末 应计利息=324
借:贴现资产——星海工厂贴现户(利息调整) 324 贷:利息收入 324 ③5月20日 票据到期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星海工厂) 100 000
贷款——逾期贷款(星海工厂) 8000 贷:贴现资产——星海工厂贴现户(面值) 108 000 借:贴现资产——星海工厂贴现户(利息调整) 216 贷:利息收入 216
(2)开户单位医疗器械厂5月1日向开户行提交银行承兑汇票及贴现凭证,申请贴现,汇票面额400 000元,汇票4月15日签发并经省外某行承兑,7月18日到期.经审查同意,办理贴现,贴现率为3.9%(为异地承兑汇票,加收3天贴现利息).7月15日贴现银行填制委托收款凭证与汇票寄承兑银行;7月18日承兑银行向承兑申请人交通医院收取汇票款,7月20日收到贴现银行委托收款凭证与汇票,当日将款项划出,贴现银行7月23日收到划回的汇票款,处理转账. ①5.1办理贴现:
贴现息=400000×3.9‰÷30×81=4212 实付贴现金额=400000–4212 = 395 788
借:贴现资产——医疗器械厂贴现户(面值)400 000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医疗器械厂)395 788 贴现资产—医疗器械厂贴现户(利息调整) 4212 ②月末计提利息:
5月末 应计利息=400000×3.9‰÷30×31=1612 借:贴现资产——医疗器械厂贴现户(利息调整)1612 贷:利息收入 1612
6月末应计利息=400000×3.9‰÷30×30=1560 借:贴现资产——医疗器械厂贴现户(利息调整)1560 贷:利息收入 1560 ③7.23 收到划回票款
借:清算资金往来 400 000
贷:贴现资产——医疗器械厂贴现户(面值)400 000 借:贴现资产——医疗器械厂贴现户(利息调整)1040 贷:利息收入 1040 6、贷款减值业务 (1)甲银行年初“贷款损失准备”账户余额为980 000元;1月份报经批准核销服装厂的呆账贷款750 000元;1月末该行进行贷款减值测试,测试结果为贷款的账面价值高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870 000元;5月又收回原已核销的服装厂的呆账贷款200 000元 ①借:贷款损失准备 750 000
贷:贷款——××贷款—服装厂(已减值) 750 000 ②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款损失准备金户 640 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客户贷款户 640 000 ③借:贷款——××贷款—服装厂(已减值) 750 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 750 000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服装厂 200 000 贷款损失准备 750 000
贷:贷款——××贷款—服装厂(已减值) 750 000 资产减值损失 200 000
(2)工商银行于2008年1月1日向本行开户单位天极公司发放贷款100万元,当日转入该公司存款账户,期限2年,到期一次还本,利息按年收取,合同利率为年利率10%,假设实际利率为年利率10%.银行将本金大于或等于10万元的贷款作为单项金额重大的贷款.2008年12月31日,银行对该笔贷款进行减值测试,预计现金流量现值为85万元;银行收到利息1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贷款到期,银行收回本息共110万元(假设每年年末计息) ①2008.1.1,发放贷款
借:贷款——天极公司(本金) 1 000 000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天极公司) 1 000 000 ②2008.12.31,结息 借:应收利息 100 000 贷:利息收入 100 000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天极公司) 100 000 贷:应收利息 100 000 ③2008.12.31,贷款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0 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 150 000
借:贷款——天极公司(已减值) 1 000 000 贷:贷款——天极公司(本金) 1 000 000 ④2009.12.31,
贷款利息确认850 000×10%=85 000(元) 借:贷款损失准备 85 000 贷:利息收入 85 000 收入:应收未收利息 100 000 ⑤2009.12.31,收回贷款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天极公司) 1 100 000 贷款损失准备 65 000 贷:贷款——天极公司(已减值) 1 000 000 资产减值损失 165 000 7、102页
2015年1月1日,某银行通江支行以“折价”方式向茂盛公司发放一笔5年期贷款5 000万(实际发放给茂盛公司的款项为4 900万),合同年利率为10%,贷款每年收取利息500万.该银行将其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初始及确认此笔贷款时的实际利率为10.53%.
2017年12月31日,有客观证据表明茂盛公司发生严重财务困难,通江支行据此认定对茂盛公司的贷款发生了减值,并预期2018年12月31日将收到利息500万元,但2019年12月31日仅收到本金2 500万元.
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2017年12月31日,通江支行对茂盛公司应确认的减值损失按该日确认减值损失前的摊余成本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定 ①20*5年1月1日,贷款发放:
借:贷款—××贷款—茂盛公司(本金) 5 000万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茂盛公司)4 900万
贷款—××贷款—茂盛公司(利息调整)100万 ②20*5年12月31日,计提、收取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 500万
贷款—××贷款—茂盛公司(利息调整) 15.97万 贷:利息收入 515.97万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茂盛公司) 500万 贷:应收利息 500万
利息收入=4900万×10.53%=515.97(万)
期末摊余成本=4900+515.97-500=4915.979(万) ③20*6年12月31日,计提、收取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 500万
贷款—××贷款—茂盛公司(利息调整) 17.65万 贷:利息收入 517.65万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茂盛公司) 500万 贷:应收利息 500万
利息收入=4915.97×10.53%=517.65(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金融企业会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