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BSI)目标监测数据收集与审核 一、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基本概念
(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LBSI )
1.定义:
中心导管或脐带导管(儿童)留置2天以后(开始留置日为第一天)出现的实验室确诊的血流感染,且导管在感染日当天或前一天仍在使用。 2.诊断标准:
2.1疑似诊断标准:中心导管或脐带导管(儿童)留置2天以上后,且至少满足以下一类诊断标准:
1)疑似诊断标准1:以下条件必须均满足:
① 患者出现下列症状至少一种:发烧(>38℃),寒战,低血压,或少尿
② 未做血培养或血培养阴性 ③ 医生使用抗生素治疗相关感染症状 2)疑似诊断标准2:以下条件必须均满足
① ≤1岁的患者出现下列症状至少一种:发烧(中心体温>38℃),中心体温过低(<36℃),窒息,或心动过缓 ② 未做血培养或血培养阴性 ③ 医生使用抗生素治疗相关感染症状 2.2实验室诊断CLBSI:
中心导管或脐带导管(儿童)留置2天以上后,且至少满足以下一类诊断标准:
1)实验室诊断标准1:1个或多个血培养检出确认的病原菌,且与其他部位的感染无关。
注意:“1个或多个血培养”:指1次抽血所做的1瓶或多瓶血培养中,至少有1瓶血液标本实验室培养出病原体。确认的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假单胞菌属、克雷伯菌属、假丝酵母菌属、不动杆菌等
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CLBSI目标监测
1 2014-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BSI)目标监测数据收集与审核 2)实验室诊断标准2:以下条件必须均满足
① 患者出现下列症状至少一种:发烧(>38℃),寒战,低血压; ② 实验室阳性结果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无关;
③ 从在不同时刻采集的两个或多个血培养中检出常见共生菌(如:白喉,杆菌属、丙酸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气球菌、微球菌等)
④ 所有要素出现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日历日 3)实验室诊断标准3:以下条件必须均满足
≤1岁的患者出现下列症状至少一种:发烧(中心体温>38℃),中心体温过低(<36℃),寒战,窒息,或心动过缓; ① 实验室阳性结果与身体其他部位感染无关。
② 从在不同时段采集的2个或多个血培养检出常见共生菌(如:白喉,杆菌属、丙酸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气球菌、微球菌等)
③ 所有要素出现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日历日
注意:“不同时刻采集的两个或多个血培养”指的是所收集的血液,至少有2次抽血是在2日内进行。比如两次抽血分别在星期一和星期二,或星期二和星期三是允许的。但是2次抽血分别在星期一和星期四,就超过了间隔时间,不符合诊断标准。并且每次抽血至少各有1瓶血培养出相同的皮肤常见共生菌。
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CLBSI目标监测
2 2014-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BSI)目标监测数据收集与审核 二、ICU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BSI)
数据收集与审核流程
1. 数据收集
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BSI)监测是以了解重症监护病区所有中心导管插管患者血流感染的风险强度与控制效果为目标的前瞻性监测。
请各医院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并根据此方案收集数据。
(1)每日登记《北京市ICU-CLBSI病人目标监测日常记录》 见(附件1);
(2)每个怀疑感染患者登记《ICU病人使用中心导管置管登记表》(2014)(附件2) 2. 数据收集人员及职责 (1) ICU医生
每日根据患者病情,评估患者插中心导管、拔中心导管的指征。开立统一的插拔中心导管医嘱,以便于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在信息系统中获取患者插拔中心导管的信息。若怀疑患者发生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则按照要求抽血送培养,根据临床情况决定是否拔除中心导管并进行导管尖端培养。若诊断患者为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则应于24小时内填写《ICU病人使用中心导管置管登记表》(2014版)中感染诊断、实验室证据相关信息。 (2) ICU临床护士
每日根据ICU医生开立的插拔中心导管的医嘱,执行导管相关护理常规。每日观察插拔中心导管患者的导管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渗出等现象,主动发现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征象。及时填写插中心导管患者的《ICU病人使用中心导管置管登记表》(2014版)。 (3) ICU医院感染监测护士
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CLBSI目标监测
3 2014-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BSI)目标监测数据收集与审核 每日9:00统计前一日“新入病房人数”、“午夜12点病人总数”、“带中心导管人数”,填写《北京市ICU-CLBSI病人目标监测日常记录》表。每月第一天填写上月最后一天上述三项内容后,汇总上月1日—最后一日“新入病房人数”、“午夜12点病人总数”、“带中心导管人数”。若不在班(夜班、倒休、请假等),则由ICU主班护士负责统计并填写《北京市ICU-CLBSI病人目标监测日常记录》表,详细记录发生的各种情况,以便与ICU医院感染监测护士交班。 (4)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
每日上午根据ICU医生开立的医嘱,可通过信息系统(HIS、医院感染管理软件等)或到病区巡视,查询或搜索前一日ICU插拔管患者记录,并记录前一日“带中心导管人数”。当日下午,去ICU病房与ICU医院感染监测护士核对“新入病房人数”、“午夜12点病人总数”、“带中心导管人数”。检查插中心导管患者的《ICU病人使用中央置管登记表》(2014版),核查被诊断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例信息,与ICU医生沟通以核实诊断。 3. 数据收集
3.1 插管/带管病例监测 (1)插管/带管人数统计
每日9:00由ICU医院感染监测护士填写《北京市ICU-CLBSI病人目标监测日常记录》表(附件1),每日填写前一日“新入病房人数”、“午夜12点病人总数”、“带中心导管人数”。每月第一天填写上月最后一天上述三项内容后,汇总上月1日—最后1日“新入病房人数”、“午夜12点病人总数”、“带中心导管人数”。 (2)插管/带管病例信息收集
①带管入ICU/入ICU时插管
每日填写《北京市ICU-CLBSI病人目标监测日常记录》表时,如果“带中心导管人数”不为“0”且有新带管/插管病例,则将插管/带管病例信息填写到《ICU病人使用中心导管置管登记表》(2014版)
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CLBSI目标监测
4 2014-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BSI)目标监测数据收集与审核 中。填写表中“基本信息”、“设备使用情况”、“实验室证据”各项信息。出ICU时完善《ICU病人使用中心导管置管登记表》(2014版)“拔管日期”、“转出ICU日期”等病人转归信息。
②入ICU后插管
同“带管入ICU/入ICU时插管” ③出ICU前拔管
在ICU拔管后48小时填写《ICU病人使用中心导管置管登记表》(2014版) “拔管日期”,若有感染症状或怀疑感染则完善“实验室证据”。
出ICU时完善《ICU病人使用中心导管置管登记表》(2014版)“转出ICU日期”等病人转归信息。
④出ICU时/后拔管
出ICU时完善《ICU病人使用中心导管置管登记表》(2014版)“拔管日期”、“转出ICU日期”。
在出ICU后48小时填写《ICU病人使用中心导管置管登记表》(2014版)完善“实验室证据”、“转出至”和“转出ICU后48小时内状态”信息。 ⑶说明
①带管入ICU病例插管及相关基础信息获得方式
通过病历信息或询问转出病区/科室主管医师获得信息后,填写《ICU病人使用中心导管置管登记表》(2014版)中各项内容。
②出ICU后拔管病例拔管信息及感染相关信息获得方式 出ICU48小时后通过患者转入的新病区/科室病历信息或询问转入的新病区/科室主管医师获得信息后,填写《ICU病人使用中心导管置管登记表》(2014版)中“拔管日期”、“实验室证据”和“转出ICU后48小时内状态”信息。 3.2录入形式 ⑴纸质表格
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CLBSI目标监测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ICU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4-3-10终版)刘3.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