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都成了西游景点。这就叫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从而又赋予自然景观以神奇的文化内涵。
孔望山和锦屏山与云台山不同,它本来就是陆上的山,却淀积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1980年发现了1800年前的孔望山摩崖造像,因山就势,雕刻了100多尊大小不一的人像,专家们称之“九州第一窟”。
孔望山南面的锦屏山将军崖原始社会岩画,刻有人面、农作物、兽面及多种符号。石刻线条是用石器敲凿和磨制出来的。这一重大发现是我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岩画,被誉为“东方天书”。
东海名山
11 / 41
普陀山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中一座花岗岩构成的岛山,面积12.5 平方公里,在海浪作用下形成了丰富的海蚀地貌,为优美的自然景观奠定了基础。山上植被繁茂,古木参天,更增添了海上仙山的意境。相传五代时日本僧人从五台山奉观音像归国,在普陀山遇风受阻,遂将观音像供奉于潮音洞附近的居民茅屋,取名“不肯去观音院”。此后香火旺盛,明清时曾达到“五百丛林,三千僧众”之规模,成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的道场,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海天佛国”。
这个佛国,经历了千余年的曲折历史,创造了丰富的佛教文化。现在全山仍以三大寺为中心,通过主次香道联系着50余座庵堂及10多座茅蓬,构成很有特色的庙宇体系。普济寺,位于梅岭山东麓,三面环山,东通大海,规模宏大,始建于宋,有殿、阁、堂庑200多间,为山中供奉观音大士之主刹。法雨寺(图22)坐落在雄伟的光熙峰下,掩映在古樟林中,全寺有200多间殿、宇、楼、阁,为明代所建。慧济寺,又名佛顶山寺,建于山顶凹地之中,藏于古木异卉之间,大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其他寺庵、茅舍则洒落在山山岭岭之间,茂林古木之中,构筑自然,有如天造地设之妙。
12 / 41
普陀山法雨寺
普陀山海拔285米,虽不高,但起伏跌宕,海岸曲折,花岗岩造型丰富,构成许多耐人寻味的景观。如“黄如金屑软如苔”的千步沙、百步沙海滩,观海上日出佳境——“朝阳涌日”的朝阳洞,听潮水音韵的“潮音洞”,石峰插海的南天门,以及盘陀石、师石等奇特景观。
舟山群岛
13 / 41
舟山群岛是中国沿海最大的群岛。位于长江口以南、杭州湾以东的浙江省北部海域。古称海中洲,呈东北至西南排列,东北部以小岛为主,大岛大多集中在西南部。2011年7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嵊泗列岛
舟山群岛北部的嵊泗列岛,位于长江口,离上海70多公里。
嵊泗列岛是天台山脉东北延伸沉陷入海形成的。在9000 余平方公里的浩翰海域,洒落着160多座岛屿和200多个礁岩,有“海上仙山”之称。在碧海蓝天中,奇特壮丽的礁石、
14 / 41
翠绿的岛屿、陡岸的绝壁与广阔洁净的海滩,加上海帆巨轮竞发,一派山海美景!
嵊泗列岛多为花岗岩体,风化浪蚀,岛屿形态各异,奇峰、怪石、佳礁众多。这里有陡岸绝壁,如嵊山岛的东面有千余米的岸线,为临海拔起的绝壁悬崖,高度在60—70米,最高有80多米,急浪拍岸,涛声如雷,极为壮观。这里还有宽广的海滩,宽300米以上的优质沙滩计近20处,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其中,以泗礁岛的基湖、南长涂沙滩为最,沙细宽,坡度平缓,是理想的海滨浴场。
嵊泗是舟山群岛的中心渔场,渔港景色与渔村风貌交织成一幅如诗的海岛风情画面。
太姥山
太姥山三面临海,传说东海诸仙每岁在此聚会,故有“海上仙都”之称。它崛起于福建福鼎县东海之滨,主峰摩霄峰海拔1080 米,巍峨壮观。太姥山为花岗岩山体,垂直节理与构造断裂非常发育,经重力崩塌、球状风化和海蚀作用,形成极为丰富的造型地貌。罕见的花岗岩峰林景观,“峰峰插霄汉,面面青芙蓉”,令人惊叹。有大量神奇的高品位造型石,真所谓“太姥无俗石,个个皆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如“仙人锯板”、“和尚讲经”、“金猫扑鼠”、“夫妻峰”等等,惟妙惟肖,令人目不暇接。峰峦中一系列“走廊式裂隙岩洞”,
15 / 4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名山大川之7 海上名山(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