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山头,也因秦始皇两度登临而出名。它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亦称成三角。秦始皇到此,以为到了天尽头,命丞相李斯刻“天尽头”碑,如今只留下碑座,而成为疑案。成山头南面海上,有一组峭拔峥嵘的礁石,相传是秦始皇求仙时,因触怒海神而未建成的“桥墩”,人称“秦桥遗迹”。在观赏礁石海涛之余,让人领略求仙的荒唐。
崂山
6 / 41
位于青岛以东的崂山,海拔1133 米,是山东半岛的最高峰。崂山是一座造型非常丰富的花岗岩山岳,是素以山、海、林、泉兼美著称的“仙山”,又是著名的道教名山。道观遍布全山,其中以太平宫、太清宫和上清宫规模较大。太清宫北靠崂山顶,南向大海,周围有七峰环卫,环境优美,小气候优越,冬阻寒流,夏迎凉风,树常青,花常开,人常宜。因而,这里开发最早。现在有140间明清时建的宫观殿宇。太清宫的历史见证,还是那些有生命的文物——古树名木。三官殿前两株耐冬(即山茶花)一红一白,树龄已达700多年。相传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香玉》即取材于此花。
太平宫,西托重峦,东临大海,环境幽奇。宫殿深藏于奇峰巨石、松竹茂林之中。造型各异的巨大花岗石块,是构成该区景观的最大特色。宫前松石夹道,四周大于房屋的巨大石块错落布列,“疑是幻境”的摩崖石刻,正是此境此情的点化。
7 / 41
崂山道士
北九水是崂山奇观叠出的自然山水景区。因溪水九个曲折而得名,又分内外九水两支。九水,水水有景,其中以鱼鳞峡和潮音瀑为精。
8 / 41
对探求自然美者来说,崂顶和崂山头,都是很有魅力的。崂顶危峰耸峙,超然霄汉,十分雄伟,登顶一览,山海奇观尽收眼底。崂山东延支脉跌宕起伏,直奔沧海,入海处峭然一峰,传说八仙过海就是自此出海的。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9 / 41
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连云港市郊,主峰玉女峰海拔625米,为江苏最高峰。云台山在淮海大平原上,绵延40 多公里,山断而脉连,此起彼伏,如龙似蛟,奔向大海,气势壮观。
云台山古称郁山、苍梧山,是海上岛屿,素有“海上仙山”之称。苏东坡有诗赞曰:“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据史籍记载,清康熙四十年至五十年间,“海涨沙淤”使云台山遂与陆地相接。沧海桑田,云台山由海岛变成陆地,是因黄河决口夺淮河入海,所带来的大量泥沙淤海成陆的。
云台山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动植物具有过渡性和多样性特点,植被良好,郁郁葱葱,使云台山充满生机与灵气。
云台山是我国著名的灵山,隋唐以来,山上修庙、建宫,香火盛旺。文人墨客渡海登山者不绝,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迹。现经重修的寺庙有三元宫、灵官殿、玉皇阁、阿育王塔、老君堂等。庙宇内的千年古银杏、八百年玉兰王等古树名木都是追踪庙宇历史的活文物。在唐宋明清众多的摩崖碑刻中,最为珍贵的是郁林观狮子崖上的唐隶和宋篆,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中的瑰宝。
值得指出的是明文学家吴承恩,曾多次登云台山。云台山胜景,山海奇观触发了他的灵感,借景构思,为《西游记》的创作,孙猴子的出世,提供了不少神奇的场景。《西游记》问世以来,花果山(即南云台山)的名气大有胜过云台山之势。《西游记》中的人物、场景在花果山中因景而生,如“水帘洞”、“看门猴”、“唐僧崖”、“沙僧石”以及大大小小72 洞
10 / 4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名山大川之7 海上名山(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