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诗歌鉴赏之炼字_公开课教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高考专题复习系列之诗歌鉴赏

炼字艺术与析字方法

自贡市外国语学校 唐昭霞

导语:

古人作诗是非常讲究炼字的,字炼得好,不仅能准确地传达事物的特征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还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并体会其弦外之音,味外之旨。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炼字炼句的铮铮誓言;“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是卢延让锤炼语言时的真实写照;“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贾岛的感动。苏东坡曾说“诗赋以一字见

工拙”,我国古代诗论中所说的“诗眼”、“句眼”、“一字眼”等,就是对诗歌创作中的炼字所作的理论概括,也流传下“推敲”和“一字师”的佳话。既然诗人创作注重“诗眼” ,那么,我们分析也要从“诗眼”这个关键环节入手。

一、怎样问

1、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个字。

该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简析该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2、该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该字用得极为传神,试作简要说明) 2、比较哪个字更为恰当为什么?

二、怎样答

1、题型不同答法不同 简答题:问什么答什么。

综述题:通过什么方法写了什么事或物有什么作用,表达(蕴含)了什么情感。

2、答题术语积累 ①、常见的表达效果

准确生动/生动形象/凝练传神/准确传神

动静皆宜(动态美和静态美)/移情(比拟手法)/画面感(声色美)/音乐美(叠词、拟声词)/联想性与想象性/虚实结合

②、常表现的主旨情感

- 1 -

建功报国/忧国伤时/怀才不遇/借古讽今/羁旅愁思/思乡怀人/闲适宁静 (1)动静谐宜(动态美和静态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2)移情(比拟手法)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3)画面感(声色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绿”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这个“绿”字,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醒目的视觉形象,传达出江南早春的信息,显示出春风的行踪,也唤起人们对春到江南的感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 甫《绝句》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4)音乐美(叠词、拟声词)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5)联想性与想象性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

怜惜之情尽在“绿”中。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伤别离的情愫尽在“醉红”中。 (6)虚实结合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

“看”“想”二字,一实一虚:池边花草丛生,蜜蜂飞舞,作者静静看去——从蜜蜂勤劳勇敢中得到启示;“鹤仪形”也就是君子的仪形。这两句抓住蜂的勤劳勇敢和鹤的志趣高尚的属性来自比,表明自己的态度。

- 2 -

三、高考链接1、2004年辽宁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问:“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3分)

答: 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或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问: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答:“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四、练习

1、2005年湖南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 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 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牡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

- 3 -

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两诗都着一“望”字。柳诗之“望”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作为援手的急切期待。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

(2)两诗都写到了“山”。柳诗曰“尖山似剑”,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涌而出的强烈感情。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问: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2分)

答: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案:“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缺”字不仅写出了梧桐之叶遮掩明月的朦胧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失落遗憾

- 4 -

的心情。三四句景中融情,以景传情,不言愁而句句载愁。

- 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诗歌鉴赏之炼字_公开课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诗歌鉴赏之炼字_公开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9771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