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9月,作为企业培养季,第三学期又以每年的10月--12月,作为学校培养季,第四学期以每年的3月--9月,作为企业培养季,第五学期以每年的10月--12月,作为学校培养季),第六学期以每年的3月--6月,作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季。 在学校的三个培养季,需要完成以下任务:一是素质教育,并贯穿全学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体育、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二是分学期进行校内实境教学,对学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第一学期主要完成基础理论教学任务;第三学期在完成课程教学实验实训的同时,对在第二学期企业培养季中出现的相关专业内容进行理论上的深化,并通过校内实训延展提升专业技能;第五学期重点放在职业综合技能培训上,为学生从学校踏入社会做好职场铺垫。要求学生在这一学期要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在企业的两个培养季,即第二、四学期,则根据茶叶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开展实训。每年的3-10月是制茶黄金时段,学生就集中到茶研所、云岭茶叶公司和“厂中校”培养平台进行全真实境教学,在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带领下,进行茶叶采摘、制茶、检测等工种的协岗实作。

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季,按照学校、学生与企业签订的实习(就业)协议,组织学生以见习员工身份进入企业顶岗

实习,开展茶叶生产、加工、审评、检验、营销等工作。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现场指导,教学管理人员轮回巡导监督,企业技师全程指导。

(二)“工学一体,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建构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茶树栽培与管理、茶叶加工、茶叶审评与检验3个核心职业岗位群,根据职业岗位群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要求,依托茶叶协会、茶叶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与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一起,按照工学一体的原则,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1、构建“工学一体,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在“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内,以适应茶树栽培与管理、茶叶加工、茶叶审评与检验核心工作岗位需要为目标,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对不同类型茶叶生产工艺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采取整合、分解、改造、补充、引入等方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适应不同地域茶叶加工企业的人才需求。具体方法是把传统的茶叶加工技术、茶叶审评与检验课程进行整合、分解,形成《绿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红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青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黄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白茶加工、审评与检验》和《黑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等核心课程;把茶树选种和良种繁育、新茶园建设、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茶园灌溉、茶树修剪、茶叶采摘、茶树病虫害防治、低产茶园等课程内容,

改造整合为《茶树栽培技术》;补充《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茶叶经营与贸易》、《茶叶机械》、《茶叶包装与储运》等相关内容;引入茶业行业的操作规程、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并与茶业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2、打造优质核心课程实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使学生适应不同地域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需求,我们着力突破茶叶生产与加工的传统地域性,密切与茶产业的融合,重点打造适应不同区域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的核心课程。具体方法是在原有茶树栽培、生产加工、茶艺表演等教学内容基础上,通过整合、补充、引入茶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改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校企合作方式,开发建设《绿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红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黄茶加工、审评与检验》3门优质专业核心精品课程,教材在公开出版的同时进行教学包研发并上网运行,实行优质教学资源在同类学校中的共享。

(三)探索“三融合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

“三融合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是指班级人数小额化,教学场地功能化,教学过程项目化,教学形式师徒化,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融合,教学情境与工作场景融合,学生与企业员工融合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每班的学生不超过25人,学生学习安排在功能教室和企业车间进行,学习过程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教学采取师傅带徒弟的

方式,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融合。如对《茶树栽培技术》的教学,就根据茶树物候期特点,依据栽培的工作过程来确定;《绿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红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黄茶加工、审评与检验》课程的教学,则按绿茶、红茶、黄茶等不同类型茶叶生产工艺流程和审评检验的工作过程来确定。在学校培养季,教学实践环节在校内理实一体化功能教室完成,以真实的场景进行教学,教学情境与工作场景融合,学生边学边练,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企业培养季,一方面学校派出“双师型”教师与企业茶叶生产师傅和茶叶审评检验技师按照师徒制方式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实作,接受企业的管理,使学生与企业员工融合。

(四)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建设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为保障新模式的有效运行,我们按照“设备生产性、过程真实性、管理开放性”的建设思路,以职业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以教学模式实现为主线,突破制茶的传统地域特点,依据茶叶加工工艺流程,新增红茶发酵室、茶叶萎凋室等实训室,建设融学生实训、技能鉴定、职业培训于一体的教学实践基地,不但满足了打造品牌专业的需要,还满足了绿茶、红茶、青茶、白茶等不同种类茶叶加工评审的实训要求。

(五)构建“双主体考核,多元评价”评价模式 学业评价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要实现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模式。主要作法是变传统的由学校单纯的终结性理论考试评价为学校、企业双主体考核,教师、家长、学校、企业、行业、社会多主体进行评价。对专业课程,减少理论考试比例,加大实践技能考试;以项目考核逐步替代课程考核;按照茶叶生产与加工的季节性特征,分别举行采茶、制茶和茶艺技能大赛,通过技能竞赛考核学生专业技能;以学生校内技能竞赛促进全国性技能竞赛获奖率的提升,并扩大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学生技能的考核鉴定,在企业培养季主要由企业根据职业标准和学生工作能力考核确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在线全文阅读。

“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9427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