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海陆的变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象能力、推理能力。 2.运用板块运动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海陆的变迁,使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重点与难点】

1.海陆变迁的原因; 2.大陆漂移学说内容;

3.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温故知新:在图中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提问:它们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固定不变的吗?各大洲、大洋的轮廓是怎样形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海陆的变迁史,相信同学们很快就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新课讲解

(一)沧海桑田

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沧海桑田”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其实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和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2.活动:海陆变迁的实例分析,图2.13~2.15实例举证,解释原因。(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

(讲解):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后来地壳隆起形成高山。

(导学):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

(讲解):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曾经是陆地,海平面上升成为海洋。

(导学):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讲解):人类活动造成海陆变化。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读图2.16关于地球上海陆轮廓的争论和图2.17 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导学):地球上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

(讲解):南美洲大陆凸出部分与非洲大陆凸出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阅读材料: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2.读图2.18 大陆的漂移

(导学):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讲解): 大陆的漂移: 2亿年前只有一块大陆——分裂,漂移——6500万年前分裂成若干块,——继续分裂,漂移——七大洲、四大洋——仍在继续变化着。

(导学):大西洋是怎样形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讲解):大西洋是原始大陆分裂后,缓慢的漂移分离,非洲大陆、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逐渐分离造成的。太平洋逐渐变小。

3.活动:读图2.19和2.20运用大陆漂移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都有古老地层相似性和相似的动物,说明什么问题? (讲解):说明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曾是相连的。 (三)板块的运动

1.板块构造学说:由岩石组成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

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2.读图2.22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 (导学):读图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

(讲解):六大板块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导学):读图指出六大板块的范围

(讲解):太平洋板块以海洋为主,亚欧板块以亚欧大陆为主,非洲板块以非洲大陆为主,美洲板块主要包括南北美洲,南极洲板块以南极大陆为主,印度洋板块主要包括印度洋、澳大利亚大陆。

3.读图2.23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 (导学):读图指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

(讲解):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太平洋板块和亚欧、美洲、印度洋、南极洲板块之间);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亚欧板块和非洲、印度洋板块之间)。

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4.板块运动方式: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时,地表会形成山脉;两个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形成裂谷或海洋。

5.活动:读图2.24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读图,运用板块学说解释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的变化原因。

(讲解):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导致红海不断扩张。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板块碰撞挤压,使地中海不断缩小。

喜马拉雅山脉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拓展延伸:海陆变迁的证据

⊙ 澳大利亚发现了美洲大陆才有的三趾鸵鸟化石; ⊙ 峨眉山山顶大量的贝壳;

⊙ 台湾海峡的变迁。考古学者在台湾西部地区发现了许多远古时期生活在大陆的剑齿象、四不象等大型哺乳类动物化石。这些本不会游泳的动物,无疑是在台湾海峡突起成陆地时,从大陆走到台湾的。

三、课堂练习

1.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板块名称:

A是 亚欧 板块,B是 太平洋 板块,C是 非洲 板块 D是 美洲 板块,E是 印度洋 板块,F是 南极洲 板块 (2)写出两大火山地震带名称:

B板块与E、A、D板块之间的火山地震带是 环太平洋地带. A板块与C、E板块之间的火山地震带是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2.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太平洋 板块. (2)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 火山、地震. (3)板块不断运动着,亚洲和非洲之间红海在不断 扩张 . (4)世界最长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撞挤压形成. (5)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主要原因

是 亚欧 板块和 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引起. 四、课堂小结 海陆的变迁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教材活动P40和P43-44。 2. 知道海陆变迁的原因。 3.了解大陆漂移学说。 4. 记住板块构造学说内容。

【板书设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9346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