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中医护理及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r3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59-01
老年人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住院后环境发生改变等因素会使患者产生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映,护理人员与患者交往过程中,需要使用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老年患者大都患有慢性病,为此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病程漫长,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老年慢性患者常易出现焦虑、内疚、自责,还可出现消极、悲观、自暴自弃,甚至绝望厌世等心态,有时表现为抑郁少言,有时表现为暴躁、怒气冲冲,遇到一些琐碎小事就大发雷霆。对于这种心理变化,家属要给予谅解,要热情关心他们,耐心引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患者的粗暴无理,要给于深切的谅解,切勿与患者争吵,伤害患者的自尊心,要以深切的理解与真诚的善意去感化患者,要多与患者谈心,帮助他们正视现实,鼓励他们振作精神,要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和其他有害的心理因素;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主动配合治疗。
总结我科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不同的心理特征,并运用自己所学的中医护理知识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中医护理及心理特点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